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莪术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以榄香烯为目标物,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原料粒度和CO2流量对莪术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建立了获得莪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莪术粉粒度40目,萃取压力18MPa,温度50℃,萃取时间120min,流量20—30kg/h条件下,挥发油中榄香烯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2.8%,为以后精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波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波萃取技术提取温莪术挥发油的方法并分析了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对萃取功率、萃取时间和投料比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根据考察结果选择粉碎度、萃取时间和萃取功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出微波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出油率为指标与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进行比较,并且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比较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的最佳工艺为小于38μm的莪术细粉加8倍量石油醚在700W的功率下萃取550s,其出油率为4.70%,挥发油中含姜黄醇、大根香叶酮和β-榄香烯,含量分别为0.82%、3.80%和1.94%。该方法提取速率快,出油率高,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且挥发油质量较好,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文华 《化工科技》2005,13(6):18-20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丁香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02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40kg/h和萃取时间80min,得率为20.62%。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_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瞿万云  余爱农  王世豪  向家桂  彭旭华 《精细化工》2003,20(11):689-690,699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苕叶细辛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苕叶细辛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20MPa,温度40℃,CO2流量35kg/h和萃取时间80min,得率为1 72%。水蒸气蒸馏提取得率为0 24%。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红花药渣中挥发油和红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5 L半连续装置上,考察了温度、压力、CO2流量及物料粒径等工艺条件对超临界CO2分级萃取红花水煮醇提药渣的影响,得到了红花挥发油和红花红色素,对红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同红花分级萃取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及CO2流量对分级萃取影响明显. 在考察范围内最佳工艺条件为:一级萃取温度35℃、压力9 MPa、CO2流量3.74 kg/h;二级萃取温度35℃、压力30 MPa、CO2流量3.74 kg/h. 在此条件下红花挥发油萃取率达2.74%,红色素相对收率达69.88%.  相似文献   

6.
瞿万云  余爱农  杨小洪 《精细化工》2004,21(Z1):127-129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毛叶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毛叶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用50g原料,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CO2流量35kg/h,萃取时间90min,萃取得率为5 85%。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南瓜籽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继亮  钟宏 《安徽化工》2002,28(4):21-23
以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对南瓜籽中的油脂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不同物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CO2流量对南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塔  庄桂东  王宝维  韩荣伟  张军  迟玉森 《精细化工》2007,24(10):979-983,104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3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3%提高到0.47%;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1S)-α-蒎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α-石竹烯、γ-榄香烯等烯类,精油质量标准达到FCC(2006)。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PVB塑料中提取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中萃取了增塑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条件(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种类、增塑剂含量)对增塑剂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180 min、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5℃、CO2流量为25 L/h、夹带剂为200 mL石油醚,增塑剂收率达到78.26%,萃取后树脂和增甥剂的结构组成均未发牛改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牛至药材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产品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总和为考察指标,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及夹带剂流量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2.5 h、75%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量为0.02mL/min、CO2流量为1 L/min,在此实验条件下,产品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总和平均为0.141 24 g。优选得到的萃取工艺可靠、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