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901、1906年,上海<汇报>先后刊载了<支那教案论提要书后>、<驳严又陵先生教案论>和<天演论驳义>三篇文章,对严复的相关著译作了详细的回应.首篇,对严译<支那教案论>所持观点的评价是“优劣相参“;次篇,对严复<续论教案及耶稣军天主教之历史>一文进行了通篇驳斥,但它却是一篇意气之作;未篇,主要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加以批判.这三篇均是为维护天主教的自身利益而作.  相似文献   

2.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3.
山东大学中文系编注的<杜甫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行的陈美林、金启华编的<杜甫诗选析>,还有<唐诗鉴赏词典>,对<兵车行>“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似乎都作了不恰当的解释.虽然有的说是车马,有的说是兵士和送别的亲人行路扬起的尘埃,但都认为@杜甫写行军时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的咸阳桥都不见了.   ……  相似文献   

4.
考察创造社“转向“之前的文学现场即其创办的<创造周报>的兴衰历史,是揭示其“转向“之内在原因的一个新突破口.<创造周报>的出版是前期创造社的辉煌顶点,同人刊物的兴衰是创新社“转向“的根由,栏目设置的变更导致读者的衰减成为<创造周报>停刊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标志着创造社同人创刊理想和文学理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入<文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杨,枚,马之徒,词赋竟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由上言论可知,钟、刘二人都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两汉之作,除了刘勰说<孤竹>一篇的作者是傅毅之外,对于其他作者仅是推测未下断语.……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二十年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系范进军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工作20年的小结;也是他“无涯学海,畅意邀游“的一段真实写照和记录;更是一本“热闹“和“门道“都值得我们品味的书.   ……  相似文献   

7.
把<资本论>看作生命体,可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它.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本论>存有“基因“的缺陷,即商品元素矛盾的逻辑结构尚未健全.它存在8个逻辑问题.这是<资本论>最主要的局限性.从健全后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出发,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不能作为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的矛盾;长期的基本的经济矛盾不是制度因素,而是经济资源配置本身的经济因素,这符合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计划经济的理论根源,就来自于尚未健全的商品逻辑结构“基因“,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出现虽有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片面的理论;<资本论>“基因“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钱惟善参加乡试所考赋名有两说,明人说是<浙江潮赋>,清人说是<罗刹江赋>,应以明人所说为准.钱惟善<竹枝词>中有段家桥之名,被人讥为“创见“,而元时断桥确有段家桥这一别名.  相似文献   

9.
1928年3月在湖南酃县(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中村区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插牌分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的第一次分田运动,其积累的分田经验对后来<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的制订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说文>的注音、谐声系统和反切研究等方面回顾世纪<说文>声韵研究的概况;又从<说文>同义词、同源词、同形词、复音词、方言词和颜色词研究等方面回顾20世纪<说文>词汇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
<宦娘>的本事至少有三个.考察它的本事,就发现<宦娘>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应该是一篇地道的友情小说,或者说它写了爱情又写了友情.<宦娘>中采用了“琴“和“筝“这两个古老物象,一般说,琴代表友情,筝代表爱情.  相似文献   

12.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主题模式、唯美理念、语体风格和情节结构等方面都对白薇的成名作<琳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可以从白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角度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在对<乌鸦>、<能不忆蜀葵>、<泥鳅>和<沧浪之水>等几部长篇小说的点击阅读中,可以见出,在新世纪开初,作家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消费时代中欲望与精神的彼消此长,从而丰富了文学对于当下中国人生存景观和人性世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与情人>有着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圣经>中的主要人物耶酥、玛利亚、夏娃等及伊甸园场景都成了<儿子与情人>人物塑造、场景描绘的原型.  相似文献   

15.
西汉末年,刘向父子通过目录学的“类“、“序“特殊途径,正式确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正统思想学术地位.以<周易>为六经之首所形成的新的排序,不仅是当时经学思潮的影响下各种思想融汇交流的结果,也与孔子及儒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既是“子学余绪“的挽歌,又是“独尊儒术“的新章.通过<周易>在六经中地位的变迁,体现当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思想融合大趋势,并表明了<周易>的形而上学建构才是它的地位在当时产生飞跃的根本原因.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长期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重用典故为<西厢记>语言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西厢记>在用典上贴切自然,非浅则显,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对于<西厢记>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生动丰满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高诱注是现存最早的<淮南子>注本,是研究<淮南子>的重要资料.高诱注的训诂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失误,比如,不通文例,不明词义,不辨通假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部著作,表现了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形成轨迹与其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金元诗数题     
金元诗细节研究中存在一些疑点、缺漏或纰误.比如,金国诗人师拓姓尹,耶律楚材西域诗为正确解释“垅种羊“提供了依据,杨载遭人误批,张雨的生卒年、周霆震的号、郯韶<绝句四首>的标题被人误改,张昱<辇下曲>中“酋长“有误改.  相似文献   

20.
<篆隶万象名义>一书保留了梁顾野王<玉篇>原貌,对于古籍整理、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是该书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人们使用,对书中释义方面存在的点号误用、讹误字、衍字脱字、用例穿插于义项等几个问题进行总结,<篆隶万象名义>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