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嘉  邢晓莹  冯志宏  王如福 《食品科学》2019,40(16):144-151
为选育山西老陈醋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工艺的酒醅中分离筛选到3 株产酯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DNA Dl/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 株菌为乙醇假丝酵母,1 株菌为毕赤酵母。将这3 株酵母应用于山西老陈醋生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醋中的酯类成分,并综合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Pichia manshurica Y14与大曲混合发酵,酿制的山西老陈醋中的总酯含量比对照组提高40.5%,乙酸乙酯含量提高1.3 倍。添加Y14的成品醋中酯类物质更为丰富,香味更浓郁,有望将其开发成为山西老陈醋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2.
传统发酵食品产香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salami香肠肉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食品腊鱼、腊肠以及豆豉中分离筛选到5株产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 DNAD1/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为汉逊德巴利氏酵母,3株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这5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4-1和Y12-3,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亚硝酸盐耐受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的耐盐、耐亚硝酸盐和耐酸性,有望将其开发成为萨拉米香肠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检测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为香肠选育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食品腊鱼、腊肠以及豆豉中分离筛选到5株产香酵母菌,初步鉴定2株菌为汉逊德巴利氏酵母,3株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4-1和Y12-3,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亚硝酸盐耐受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这5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的耐盐、耐亚硝酸盐和耐酸性,有望将其开发成为香肠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纯培养技术从山西老陈醋的酒醪中分离、筛选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环境耐受性进行分析。将该菌株应用于木枣果酒的发酵,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Y14,总酯含量为(38.52±0.19)g/L,经鉴定为毛榛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毛榛毕赤酵母Y14能够耐受乙醇体积分数8%、pH 2.5~4.5、高温39 ℃、糖度35 °Bx及SO2 200 mg/L,其酿制木枣果酒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g∶mL),顺序接种6%的毛榛毕赤酵母Y14和0.5%的酿酒酵母,在28 ℃环境中发酵7 d。成品枣酒的颜色呈琥珀色,酒精度为(10.5±0.12)%vol,总酯含量为(1.68±0.02)g/100 mL,枣香、酒香愉悦和谐,滋味可口。  相似文献   

5.
传统法酿造糯米酒中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传统糯米酒中分离得到16株酵母菌,通过产气性能、TTC平板显色、产酯实验的初筛方法,筛选出4株酵母菌进行复筛,再通过耐温实验、耐酒精实验、耐酸实验、发酵力实验,最终筛选出酵母菌Y1和Y2。Y1和Y2菌是理想的米酒酵母菌种,且酵母菌Y2产酯能力较强,用在米酒生产中可增加酯香味。  相似文献   

6.
以凤型大曲为菌种来源,采用三级筛方法分离筛选耐高温高产酒精酵母,并对混合菌种模拟固态发酵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最优组合应用于大曲实际生产。结果表明:(1)三级筛选后共优选出6株目的菌株,其中耐44℃的酵母菌2株,为Y3和Y22,耐42℃的酵母菌4株,为Y7、Y10、Y13及Y14;(2)不同菌株混合固态发酵均能有效提高酒醅酒精度含量,其中6株菌混合发酵时,酒醅酒精度可达5.85%vol,较对照提高31.4%;(3)6株菌应用于大曲生产,出房曲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酯化力分别提升了14.9%、13.1%、14.2%和5.1%。总体来看,试验筛选获得的6株菌混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大曲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大米为原料,利用福建酒曲中分离到的酵母菌Y1、Y2、Y3、Y5、Y11以及Y19、红曲霉B1和米根霉M1,采用先糖化后发酵的模式酿造红曲黄酒,研究酵母菌对红曲黄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酯类、醇类和有机酸中,酵母对酯类物质的贡献明显高于醇类物质和有机酸;2)酒样中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由酵母代谢合成,酵母可大幅度提高红曲黄酒中二者的含量,整体上醇酯比下降;3)乙酸异戊酯、丁二酸二乙酯以及乙酸-2-苯乙酯并非由原料中带入或是糖化菌产生,而是在后续发酵过程中酵母通过酯合成途径合成;4)对滋味影响较大的有机酸,主要来源于谷物本身或是曲霉代谢。  相似文献   

8.
以山楂果实为原料,将山西老陈醋的醋醅或从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分离到的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接种于酒化或醋化阶段,从而制得山楂果醋。研究结果表明,酒化发酵的条件为接种2%(V/V)安琪果酒专用酵母和1%(V/V)乙醇假丝酵母,发酵温度28℃,时间15d;醋化发酵的条件为接种醋醅,接种量10%(m/m),发酵温度30℃,时间6d,摇床转速150r/min,酸度达到52.6g/L,总黄酮含量为0.823mg/mL。利用SPME-GC-MS技术对不同菌种发酵的山楂果醋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是酸类、酯类、醇类、醛类和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乙酸、己酸、糠醛、苯甲醛、丁香酚等为香气的主体成分。山楂果醋成品澄清透亮,色泽呈棕红色,酸味柔和,略带甜味,保留了山楂果的清香和黄酮、丁香酚、松油醇等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9.
从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分离得到1株耐酸性酵母菌.经生理生化实验和镜检,初步确定其为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菌株,通过以乳酸调节基质的不同酸度,证实该菌在较低pH值的条件下,兼有发酵力和产酯力,是实际生产中较为实用的菌株.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分析研究保宁醋醋曲中产香酵母鉴定及挥发性成分,采用由四川省保宁醋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保宁醋醋曲,确定四株产香酵母Y7、Y9、Y10、Y18分别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和口津假丝酵母,之后通过酵母菌筛选、产香酵母形态鉴定及产香酵母挥发性成分检测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从保宁醋醋曲中共筛选出11株酵母,其编号分别为:Y9、Y12、Y13、Y18、Y4、Y7、Y19、Y8、Y10、Y2和Y3。最终Y7、Y9、Y10、Y18风味物质种类数依次为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酒曲中筛选出的一株产乙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酵母Y2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方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糖化液糖度4个因素对酵母Y2产酯能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对酵母Y2的产酯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酵母Y2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其脂肪酸成分以18∶1ω9c为主;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酵母菌株Y2产酯量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优化后的产酯条件为:发酵温度28 ℃,高粱糖化液糖度12 °Bx,静置培养5 d;在此最优条件下,酵母Y2产乙酸乙酯的量可达到3.47 g/L。  相似文献   

12.
赵馨仪  范冰倩  郑宇  宋佳 《中国酿造》2021,40(1):128-132
以山西老陈醋醋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得到耐醇耐酸的产酸菌。结果表明,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筛选得到7株产酸菌,经鉴定,菌株SAV-1、SAV-2、SAV-5和SAV-9为醋酸菌,菌株SAV-6、SAV-7和SAV-8为乳酸菌。筛选获得3株具有高产酸、高醇酸耐受性的优良菌株,分别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SAV-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AV-7和SAV-8。其中菌株SAV-1摇瓶发酵96 h后产酸水平为3.06 g/100 mL,且能够耐受体积分数为13%的乙醇和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菌株SAV-7和SAV-8菌株摇瓶发酵96 h后产酸水平分别为2.05 g/100 mL、1.73 g/100 mL,且均能够耐受9%的乙醇和2%的乙酸,是潜在的食醋生产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3.
人参果自然发酵醪中酵母菌种筛选及其发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凤贤  张井  郑晓杰 《食品科学》2017,38(4):100-106
为筛选适合甘肃河西走廊特产人参果酒精发酵的优良酵母菌株,以人参果自然发酵醪为原料,通过镜检等方法从分离纯化的20株酵母菌中进一步筛选得到11株发酵性能良好的酵母菌,分别命名为TY8、TY5、TY6、Y3、Y4、Y5、LY3、LY1、Y1、Y2、TY2。以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作为对照菌株,通过酵母发酵力比较、耐乙醇能力、耐SO2能力、理化指标分析及感官评价,筛选出1株适于人参果果酒发酵的酿酒酵母TY8。以此菌株发酵生产的人参果果酒香气特征明显,酒体澄清透明,具有人参果果酒典型风味。  相似文献   

14.
一株高产酒精酵母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获得高产酒能力的功能特性酵母菌株,对白酒车间样品中分离出的数百株酵母菌株进行定性筛选,经发酵糖产气法初筛和发酵能力复筛,最终获得3株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通过形态结构观察和生理特征分类鉴定,初步判断Q1XX-64Y和Q1XX-80Y属于酿酒酵母属,CW-65Y属于酒香酵母属.对筛选出的3株酵对菌进行产酒率及发酵产香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CW-65Y菌株利用糖固化碳源,发酵力和淀粉出酒率最高,分别为18.04g/100g和29.61%,是适合用于白酒强化发酵的优良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杨梅为材料进行自然发酵,发酵液经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酵母菌。对菌株进行产酯、产乙醇及产H2S能力测定,结合杜氏小管发酵实验筛选,然后对筛选酵母菌进行耐受性测试,最后基于26S r DNA基因片段序列对筛选酵母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云南杨梅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59株酵母菌,筛选到3株优良酵母菌,编号为JYR-5、JYR-14、JYR-17,3株菌在温度40℃、乙醇体积分数5%、pH 2.5、葡萄糖质量浓度300 mg/L、SO2质量浓度400 mg/L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经鉴定,菌株JYR-5、JYR-14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JYR-17为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因此,从云南杨梅发酵液中筛选的3株酵母菌为杨梅酒酿造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酒曲中分离的多株酵母,通过液态发酵初筛、小试固态发酵复筛获得高产乙酸乙酯酵母。将产酯酵母应用于生产中,研究其对清香型小曲白酒发酵的影响。采用高粱汁液态发酵,结合风味物质初筛出7株产乙酸乙酯性能较好的酵母菌株。在实验室模拟小曲白酒生产工艺搭建小试固态发酵平台,通过对7株酵母小试固态发酵复筛,测定发酵结束后蒸馏液中乙酸乙酯含量,获得4株高产乙酸乙酯产酯酵母,均比对照组提高了近4倍以上。并将复筛获得的3株酵母扩大培养制备成酵母麸皮种,按比例添加至公司酒曲中,应用于中试车间生产,与对照酒曲(不添加产酯酵母)相比,出酒率均未受添加产酯酵母影响而下降。其中,添加Y29和Y42 2株酵母产酒中乙酸乙酯含量分别为2.004 g/L、1.523 g/L,比对照组提高了99.4%和51.5%,正丙醇含量分别下降44.2%和42.7%,而Y29高级醇含量提高了16.5%,其他色谱指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发酵面团的菌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发酵面团的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析,分离得到12株酵母菌,3株乳酸菌,16株醋酸菌,并对分离菌种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对菌种进行了初步鉴定。所得酵母菌主要为酵母属酵母,汉逊酵母属及毕赤氏酵母;乳酸菌主要为有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及一种未知乳杆菌;醋酸菌主要为醋化醋杆菌,巴氏醋杆菌,汉氏醋杆菌及液化醋杆菌。  相似文献   

18.
白酒的发酵过程主要是酒精发酵和风味物质形成的过程。在白酒生产中,酒精发酵过程主要是由酿酒酵母通过糖酵解途径,将发酵中的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在生成酒精的同时,酿酒酵母还能够生成多种有机酸、高级醇及酯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基酒的风味中发挥重要作用。优良性状的酿酒酵母可以起到提高出酒率,增加风味物质含量,节约粮食的目的。牛栏山酒厂针对特定工艺,对大曲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获得20株酿酒酵母菌,并结合生化性能筛选实验,最终筛选出产酒精能力、耐酒精能力、发酵力以及发酵产物方面较为优秀的酿酒酵母菌2株,命名为Y006和Y008。将2株酿酒酵母菌分别制作成强化麸曲添加到酿酒生产实验中,均起到了增加乙酸乙酯,适量控制乳酸乙酯,降低杂醇油含量且提高出酒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酵母菌是决定果酒品质的关键因素。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酒曲中的菌株,以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酵母菌进行初步鉴定,从6种市售酒曲样品中分离出10株酵母菌,经 26S rDNA 序列分析,有3株为库德里亚夫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1株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2株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3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株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通过初筛将筛选出的酵母菌CK-03用于猕猴桃汁发酵,发酵液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从堆积发酵糟醅中分离得到1株耐高温型产香酵母菌Y3。对Y3株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试验和分子鉴定试验,初步确定Y3为毕赤酵母属Pichia kudriavzevii st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