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毕红焱 《国际电力》2005,9(6):42-44
描述一种实时湿度传感元件,它可以测量电缆沟中填充物的水分含量。讨论该元件的设计方法,该元件与现有的数据检测系统集成后可实现远距离查询,使得在线路负载的安全极限内做出实时、快速的决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关于电测量的一种新理论,认为电测量的一般问题是完成一种变换,而完成这种变换的电路均可包含于两种基本类型电路之中,本理论将有助于对已有测量电路的分析评价以及指导构思新电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快速有功测量的原理,给出了有功快测装置电路和时序电路的结构框图,简述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测控电路的主要波形图,及其模拟实验电路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测量与模糊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立忠  张荣祥 《电测与仪表》1993,30(11):30-32,36
本文简述当前智能测量技术的现状,然后试图从人工智能的观点着手,引出智能化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模糊测量。最后对模糊测量的内涵加以分析,指出它是测量仪器实现了人脑机能的一个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涛 《热力发电》1995,(2):52-53,11
本文对恒温试验箱温场的测量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对温度传感器的选型,表面温度计的敷设,以及空间测点的布设进行了一些分析,为保证试验箱准确地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测量放大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在实验在基础分析总结了常用测量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重点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新型测量放大器的结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7.
IGBT特性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BT特性的测量方法张秀澹TheTestMethodsofIGBT¥//本文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最新标准资料,扼要介绍了IGBT①栅极一发射极门槛电压;②栅极一发射极漏电流;③关断耗因功率、关断耗散能量②开通时间、开通延迟时间、上升时间,...  相似文献   

8.
符号信息表示与模糊符号化测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从测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出发,简要阐述了测量学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将传统的测量框架加以拓展,提出了模糊符号化测量的新概念,通过符号系统与符号信息表示的讨论,指出传统测量与模糊符号测量是对客观世界定量与定性,微观与宏观的两种信息描述方法,它们相互补充,构成了测量学科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流电流比较仪实现的直流电流数字化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通过对直流电流测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了直流电流数字化测量的方法,分析了数字式直流式直流电流测量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其性能及可能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测量准确度评估讲座(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定量认识客观量值的唯一手段, 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础,也是人们从事科研、生产的前提。在对客观量值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其测量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与判断。如果测量的准确度不明,其测量结果的实际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失去其应用价值。因此对测量结果准确度进行评估,是测量必不可少的附属工作。本文作者针对以国际计量局(BIPM) 等七个国际组织1993 年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ISO1993(E)”中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论证了可以提出一个概念明确、易于广泛推广执行且规范化的测量准确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 《青海电力》2006,25(3):61-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企业建立了内联网,并采用不同方式联入互联网,使内部办公人员通过网络可迅速地获取并交流信息,提供了高效的工作方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系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节能变压器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姚志松 《中国电力》2007,40(9):49-53
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而变压器损耗占其中大部分,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是节能工作的重大措施。降低变压器损耗可从降低铜损、铁损、杂损,消除"大马拉小车",提高运行性能着手,采取改进材质、改造部件结构、使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相适应等措施。介绍了超导、非晶、卷铁心、R型卷铁心、立体铁心、单相柱上、调容量、有载调压、中阻抗除尘、低压节电器、铜铁损耗比适配、采用细磁畴高导磁硅钢片、低阻低损导线等13种节能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加以对比。如措施组合,节能会更多。指出S7、S9、S11系列变压器的损耗比较适宜单班制生产,对连续负载和农村负载并不节能。  相似文献   

13.
智能型动态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能够实现自动跟踪,快速自动补偿,降低电机定子电流、电机温升.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体积小、谐波含量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安装调试方便等特性,在冷轧机的供电系统中安装智能型动态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消除谐波与电压闪变,提高电压稳定水平及电力系统的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4.
1100 kV GIS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满足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对开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国内高压开关制造企业在引进消化国外1 10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制造技术的同时,立足自主创新,通过联合研发设计、合作生产和国内制造的方式进行了特高压开关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全面掌握了特高压开关设备的核心技术、制造工艺和装配技术,圆满完成了向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生产供货和安装调试任务,安全可靠地实现了投运。在设备的国产化研制过程中,根据1 100 kV GIS的研制基础、技术参数及性能结构,使用多种分析计算方法,主要对1 100 kV断路器的开断系统、绝缘系统、电阻热容量、大功率操动机构,高机械性能,隔离开关的抑制操作过电压结构,在线监测系统等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对1 100 kV GIS整体绝缘水平、通流能力、电阻热容量、电阻断口、在线监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参数提高和再创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型高压气体绝缘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提高了我国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产化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钟志勇  王斌 《江西电力》2007,31(3):48-50
简单介绍了某电厂密封油系统,分析了由于密封瓦处油窜流、自动补油阀故障、油档间隙大、差压阀工作失常、平衡阀工作失常、供油不足、回油不畅等造成发电机污染的原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对应的九条防范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发圣  陈刚  吴其兴 《热力发电》2007,36(10):66-68
某电厂2号炉再热蒸汽微量喷水减温器后部弯头发生多次开裂,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通过对管件检查、煤质分析和再热器冷态试验,判断弯头开裂是典型的热疲劳断裂,是因实际煤种偏离设计煤种、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导致受热面超温、频繁投入减温水所致。据此,提出了二次风反切改造,提高给水和蒸汽品质,改善入炉煤质和喷头的雾化效果等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工系统学科在能源动力、交通运输、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重大装备中已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随着国防军工装备不断升级,对电磁设备高品质运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即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低损耗、低振动噪声。从舰船装备研发的需求出发,针对电工软磁材料复杂特性测量、表征、应用三个方面,较系统地梳理了技术现状以及若干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并对中国电工软磁材料模拟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中国电工学科发展中的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通过避雷器与杆塔连接,杆塔与地线没有构成闭环,单个杆塔可看作独立的天线元考虑,据此提出了用单个杆塔的二次辐射场推导出杆塔成列影响的计算方法以简化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二次辐射场。该法首先利用阵列的概念推导了不等比幅值等相位差各向同性的天线阵列影响系数,并且考虑杆塔间的互耦干扰对阵列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然后用NEC电磁仿真软件计算了单个杆塔对近场的二次辐射,并乘以阵列影响系数得到了整条输电线路的二次辐射场;最后,对照实际线路建模的二次辐射场计算值,给出了这种简化计算方法的误差水平,确定这一简化方法在保证高效计算的同时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集合式电容器使用场合选择、充气式集合式电容器发展的可行性、充油式集合式电容器油密封、内部装配工艺和质量及维护成本开展DGA诊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的分析,提出了集合式电容器制造、选用和运行中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提高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巧霞  畅刚  肖峥  曹晓庆 《中国电力》2015,48(1):115-120
为了协调220 kV与110 kV变电站布点关系,结合某省220 kV变电站三卷变压器10 kV低压侧直接向负荷供电(简称直供)的实际情况,对全省220 kV变电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直接供电的现状及运行中反映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技术和经济层面提出解决办法:对10 kV直供负荷供电时,将配电网规划和10 kV直供负荷相结合,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合理利用220 kV变电站的容量,由220 kV变电站向周边10 kV负荷系统直接供电,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情况下,控制10 kV线路的送电距离。以上措施可挖掘现有电网的供电潜能,降低线路损耗,使电网布局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