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丘裕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15 MW机组原设计锅炉排烟温度123℃,实际运行中夏季排烟温度150~160℃,远高于原设计值,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也给锅炉尾部设备如除尘器的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技术方案,在烟气系统空预器出口、除尘器前加装低温省煤器,与热力系统中的低压加热器并联,回收烟气余热,加热汽轮机凝结水回水,减少汽轮机的中间抽汽,排挤的汽轮机抽汽继续在汽轮机做功,增加汽轮机发电量.同理在机组发电量不变时,降低机组煤耗量,保证除尘器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回收的余热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采用等效焓降法,经计算当锅炉烟气温度由150℃降低至120℃时,机组供电煤耗将降低1.651 4 g/(kW·h),全年可节省标准煤2 955 t/a,年回收收益230万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电厂300 MW CFB锅炉排烟温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在锅炉尾部烟道内布置低压省煤器,来降低排烟温度,同时可提高机组热经济性。根据低压省煤器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参数要求,考虑排烟温度降幅受受热面低温腐蚀、管壁磨损、回热系统级间焓升约束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布置方案,并采用等效焓降法对方案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方案3机组热经济性较高,额定负荷下,煤耗可降低1.517 g/k Wh。布置低压省煤器后,节能效果显著,可为同类型机组的节能降耗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有福  杨丽娟 《化工进展》2016,35(12):4088-4095
对电站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回收,使一部分锅炉冷端烟气热能梯级利用于汽轮机回热系统,是燃煤电厂增效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某600MW超临界燃褐煤机组为例,对低温省煤器、送风分段预热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冷端优化热力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由上述3种系统回收锅炉排烟由148℃降温至90℃余热,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分别减小4.43g/(kW·h)、5.84g/(kW·h)和6.48g/(kW·h),项目投资分别为2562万元、2348万元和2261万元。以机组在THA工况下年运行5500h计,3种系统每年由节煤增加净收益994万元、1350万元和1514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3.13年、2.00年和1.71年。可见褐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可明显提高电厂效率。3种冷端优化热力系统中,旁通烟道系统展示出最优的热经济性和技术经济性,建议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1凝汽器、冷油器清洗的必要性凝汽器及冷油器设备是汽轮机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汽轮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其中凝汽器真空度是汽轮机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凝汽器综合性能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凝汽器的真空水平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如机组真空下降1%,机组热耗将上升0.6%~1%。因此保持凝汽器良好的运行工况,保证凝汽器的最有利真空,是余热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褐煤提质梯级利用以及褐煤机组大型化,将蒸汽管回转式干燥装置与机组锅炉系统耦合,采用汽轮机低压抽汽作为干燥介质,建立了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机组经济性分析模型,提出了预干燥所需蒸汽流量与机组经济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参考机组相比,采用汽轮机抽汽预干燥工艺将38%水分褐煤分别干燥至27%、20%和14%,采用汽轮机第5级抽汽时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增加1.99、3.89和5.05 g/k Wh,采用汽轮机第6级抽汽时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增加0.84、2.26和3.31 g/k Wh。汽轮机抽汽预干燥褐煤机组发电标准煤耗普遍增加;褐煤预干燥程度越浅,机组经济性越好;汽轮机抽汽品质越低,机组经济性越好。  相似文献   

6.
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作为一种热量转换装置,是火力发电厂给水回热系统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某电厂60 MW汽轮机组,以等效焓降法及现场实际数据为基础,确定高压加热器系统泄漏后可带病运行的临界时间,通过计算煤耗损失讨论高压加热器系统的泄漏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可知60 MW机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福建省某电厂600MW超临界供热机组低温省煤器化学清洗为例,采用柠檬酸酸洗,氨水和双氧水钝化工艺。化学清洗结束后,换热管内表面的沉积物已清洗干净,露出金属基体,钝化膜完整,平均腐蚀速率为0.60g/(m~2·h),平均腐蚀总量为3. 5 8g/m~2,各项指标均达到DL/T794-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规定的合格标准。机组启动运行后,低温省煤器冲洗时间大大缩短,水汽品质优良,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叙述了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准大发电公司2号汽轮机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试验的标准及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试验计算分析,并绘制功率-热耗曲线。经计算得出:汽轮机高压缸漏入中压缸蒸汽流量所占再热蒸汽流量份额为3.73%;在210MW负荷工况下,汽轮机组热耗率为8736.31 kJ/kWh,比设计值(8335.3 kJ/kWh)高401.01 kJ/kWh。分析了机组热耗率偏高原因,为机组的经济运行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凝汽器的真空是衡量汽轮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凝汽器的真空过低,不仅影响汽轮机的效率,还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对造成凝汽器真空低的原因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保证了机组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1、2号机组循环泵在选型、设计上存在缺陷,因此对两台机组4台循环泵进行改造。但改造后发现1号机组循环水流量只有30769t/h,小于凝汽器设计流量36515t/h,且1号机组循环泵运行电流及耗电均大于2号机组,在同等负荷条件下1号机组真空值比2号机组真空值低2KPa。因此,造成1号机组循环泵电耗和发电煤耗较高。我们通过对1号机组循环泵叶轮叶型优化改进以改变此现状。经过对循环泵叶轮叶型进行优化后,循环泵耗电率下降0.08个百分点,年节省费用28.4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建勋 《化工进展》2021,40(Z2):149-155
针对传统供热技术平均?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乏汽余热梯级供热技术。该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机组乏汽余热,并减少了汽轮机的冷源损失,避免了中排抽汽参数过高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了机组供热经济性。以某电厂为例,本文基于热力学定律与单耗分析理论,建立了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附加燃料单耗分析,为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发电煤耗率由改造前的249.69g/(kW·h)降低到149.9g/(kW·h),降低了99.79g/(kW·h),机组供热负荷较由改造前的788.4MW增加到1673.9MW,增加了885.5MW;改造后传热温差在非严寒期只有7℃、严寒期为26.94℃,比改造前大幅降低;在非严寒期和严寒期,加热器蒸汽入口平均比?比改造前分别降低了524.73kJ/kg、418.2kJ/kg,供热系统的平均?效率比改造前分别提高了51.35%、32.58%,供热系统的平均附加燃料单耗分别为3.11g/(kW·h)、7.98g/(kW·h)。可见通过“乏汽余热梯级供热技术”改造后,节能效果显著,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建立整机开口热力系统和低压缸-低压回热开口热力系统,根据两个热力系统列能量方程式,联立求解小汽轮机的实际焓降,即可得到小汽轮机排汽带入凝汽器的热量。对凝汽器进行热平衡计算,求解得到低压缸的排汽焓值,进而得到低压缸相对内效率。该方法所需测点少、累积误差小、方法简单、过程简捷。对某台660MW汽轮机的小汽轮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监测低压缸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等效热降法定量分析了汽动给水泵运行特性对机组热经济性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给水泵汽轮机的运行特性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比给水泵的影响大,且主机负荷越低时,汽动给水泵和给水泵汽轮机效率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薛永锋  沈胜强  赵中友 《化工学报》2006,57(11):2727-2730
引言 煤气、热、电三联产对于联合循环发电或同时需要煤气和热量的工厂是较为经济的[1],不仅简化了气化炉的结构,降低了投资,而且可以提高碳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  相似文献   

15.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汽轮机热耗率模型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地建立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学习自适应的鲸鱼优化算法(AWOA)和快速学习网(FLN)综合建模的方法。首先将改进后的鲸鱼算法与经典改进的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和基本鲸鱼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其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然后采用某热电厂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现场收集的运行数据建立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并将改进后的鲸鱼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基本快速学习网及经典改进的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和基本鲸鱼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模型预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AWOA-FLN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更能准确地预测汽轮机的热耗率。  相似文献   

16.
天津石化PTA的节能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世民 《聚酯工业》2002,15(2):37-40
详述氧化工序低温位能量回收和超低压透平应用。采用低温 (186℃ )、低压 (1.1MPa) ,每tPTA的动力能耗同比节约标油14 .96kg;工艺上采用 5级冷凝冷却器把反应气相排出物冷却到 40℃ ,使其前 4台产生回收蒸汽 ,可回收热量 2 5 9.5 5GJ/h ,占排出热量的 96.1%。整个氧化反应过程回收的总热量达到 2 85 .0 9GJ/h ,占总反应热量的 88.9%。回收的低温位热能用以推动超低压透平 ,使之可以完全带动空压机 ,还供应醋酸脱水塔的全部热源。加之精制工段加热炉节能和分段结晶热回收 ,使该装置每tPTA的综合耗能考核值只有标油 14 4kg  相似文献   

17.
刘彦 《河北化工》2014,(6):119-121
随着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使单位水泥熟料的热耗大幅度下降,但窑头熟料冷却机(AQC)和窑尾预热器(SP)等排放的低温废气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总耗热量的30%以上,因此回收其中的低温余热从而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热耗是十分必要的。某水泥公司现有3条1000t/d回转窑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条件下,窑头可产生平均温度为380℃,流量为1.395×105 Nm3/h的烟气,窑尾可产生平均温度为330℃,流量为2.76×105Nm3/h的烟气,根据此公司余热热源情况,经计算,装机方案确定为:1台额定容量为5 MW的单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3台单压AQC余热锅炉和3台单压SP余热锅炉。  相似文献   

18.
节能新技术在合成氨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勇 《化肥工业》2011,38(3):36-37,40
介绍三废流化混燃锅炉、高炉体锥形管式夹套副产中压蒸汽煤气炉、热功电联产汽轮机等技术的应用情况.使用三废混燃锅炉后,吨蒸汽煤耗下降至100kg,吨蒸汽节约用煤80kg,且尾气达标排放;将原φ2600mm造气炉改造为高炉体锥形管式夹套副产中压蒸汽煤气炉后,副产蒸汽温度提高了80℃,单炉发气量增加了1 000~1 500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