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何松 《珠宝科技》2009,(5):59-61
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从玉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珍贵赐予,玉器是全人类珍爱的宝物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玉器收藏的基本要求要素及条件。中华古玉器收藏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十大要点;首选国石和田玉(器)的收藏价值与真玉必藏,伪玉必识,相似软玉必辩的理念。对明代进入中国的翡翠玉器在国内风行的原因,保值增值背景,投资收藏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翡翠的收藏注意要点进行了评价。对人们不大关注的新玉器值得收藏的四大理由作了评述,指出严格奉行“高料精工”金科玉律的新玉器值得重视,投资收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贾树 《电击高手》2006,(7):82-83
中国人尊玉、爱玉由来已久,同书画、瓷器收藏一样,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玉器收藏。玉器收藏是有其特殊性的。首先,玉器的原料是天然的、稀少的,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而其它艺术品则不具备这种条件;其次,玉器收藏是多样性的,有古玉收藏和新玉收藏,还有人专门喜欢玉料。投资古玉还是  相似文献   

3.
刘继卿 《中国宝石》2010,(3):114-116
玉器的玉质优劣、制作工艺的繁简难易和精细粗糙程度、造型的艺术神韵,是现代玉器的重要价值评价因素。由于它们在玉器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同,玉器形成了两个价值大类型(普通商品类玉器、收藏类玉器)和四个小类别(普通商品类玉器、玉质精品类玉器、工艺精品类玉器和艺术精品类玉器)。  相似文献   

4.
各种工艺艺术品的价值,均可从艺术、材质、工艺和历史研究价值四大因素进行评价。单从整体上讲,能全面具备这四大价值因素的工艺艺术品种,除玉器外所剩寥寥无几;但从个体上讲,现在能见到的四大价值因素齐备的玉器就很少了,大部分只侧重于一两个价值因素方面。根据玉器价值因素的侧重面、产生年代和珍贵程度,玉器的价值可归纳为两大价值类型:一是各种价值因素的价值量均较低的商品类玉器,二是有一种或数种价值因素的价值量较高的收藏类玉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渊远流长。各类玉材也不下数十种,而要想分门别类地弄清它们,绝非一日之功,要不断积累用心观察。由此可知,玉器的收藏鉴赏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和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当今市场古玉真假混杂,对初学玉器收藏者来说,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反需持有玉一样的品德和心境,才可能在玉的大千世界中遨游。  玉器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来为收藏家所偏爱。对于有兴趣收藏玉器的初道者来说,首先应了解熟悉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固有特点。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古高玉器(新石器时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宝石》2013,(11):224-229
若从投资收藏的角度,判断一件珠宝是否值得投资收藏,独一无二的天然材质,突破性的制作工艺,以及对宝石生命力独具匠心的设计表现,都是体现高级珠宝价值的标杆。  相似文献   

7.
《中国宝石》2013,(11):232-233
《中国古代玉器拍卖投资考成汇典》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归纳、考证中国玉器拍卖,投资历史的典藏著作,分为高古玉器、秦汉玉器、隋唐玉器、宋元玉器、明代玉器、清代玉器等六个部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玉器的拍卖历程及大趋势,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及较高的史料、文化价值,是一部满足读者投资、鉴赏需求,实用而具指导意义的案头必备宝典。  相似文献   

8.
肖丹 《酿酒》2013,(1):37
本刊讯:2012年11月13日,山东临沂新天居中外名酒(器)文博馆开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长王济红、中外酒器文化协会会长李富民、副会长周青馗及当地政府领导、全国各地酒器收藏爱好者100余人出席了开馆仪式。新天居中外名酒(器)文博馆系临沂著名民营企业家查传红投资300余万元所建,建筑面积300平米,收藏中国名酒(器)三十余个系列、3000余件,市场价值几百万元,其中90%以上为酒品,包括17大名酒、十大元帅酒、十一大香型酒等。时间最久的是一款1937年出产的赖茅酒(茅台酒的前身),价值最高的是辽宁道光廿五酒业生产的十大元帅酒(估计每瓶500mL市场价2万元)。开馆仪式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长王济红将"中外名酒(器)收藏第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拥有独特玉文化历史的国度,自古以来,翡翠玉器收藏不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展示出了良好的升值前景。而现当代工艺美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在材质、设计、工艺上与古玉相比,可以说是毫不逊色。粤豪珠宝公司旗下品牌“玉翠山庄”就兼承中华玉器之精华,不断推出值得各界珍藏的翡翠饰品。  相似文献   

10.
宋克 《模型世界》2012,(1):100-101
继此前推出的"雷锋"、"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印自卫反击战)"后,SoldierStory公司的军事题材人物模型再次聚焦于新中国军事战争历程。作为建国后的新中国直接参与的距今最近的一次"热战",本款模型所具有的价值不仅限于往常的军事历史、装备技术,模型改造、收藏,更多了一份对"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奉献的致敬及对国家发展足迹的缅怀!  相似文献   

11.
古玉器的仿制工艺历来是玉器加工业者难以适从的问题,探讨其中的奥妙,对传承和推动中国古玉器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玉器基本特征的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对仿制工艺的学习和实践,在琢工、伤残及沁色等仿制工艺上作了归纳和讨论。认为:把握住这些特殊仿制工艺的要领,可使仿制品近乎逼真,但难免也会留下某些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2.
何松 《珠宝科技》2009,(1):53-58
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元政权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为基础,以三朝玉器在继承吸收唐宋玉器基础上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求实的态度,对辽金元玉器的总体面貌、时代特征、民族风格、用玉制度、官办玉器、民间玉雕、种类造型、琢玉工艺、个性特点、艺术特色、地域风情、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创新;辽金元玉器历史的同一性,玉器风格总体上的一致性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3.
何松 《珠宝科技》2008,(2):56-62
以中国原始社会解体,建立夏商周三朝奴隶制国家取得的玉器杰出成就为基础;以人类跨进文明社会,造就的中国玉器支上首次高峰期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对夏商周三代玉器的总体面貌、整体模式,时代风格、仪仗用玉、主要成就、工艺特色、创新形式、表现手法、艺术特征、礼玉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对三代创新玉器,特别是西周在玉与铁的复合材料工艺上的创新成果奠定的玉器工艺学基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历史贡献、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进行了阐述。对三代(夏商周)玉器与政治、宗教、道法融为一体;以礼用玉、以玉节礼,格调统一的礼玉文化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老名玉——绿松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松 《珠宝科技》2004,16(6):51-54
文章以翔实的资料,从地质学、考古学、宝石学、历史学、玉文化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绿松石名称、成因、物化性能、资源概况、产地、悠久历史文化及传说。对绿松石质量、工艺特征进行了评价,对古老名玉绿松石的鉴赏和收藏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古玉器自然受沁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色彩成因,并通过对古今仿古玉仿沁色技法的研究,在总结的基础上对仿古玉的制作加工方法作了一定的归纳。为古玉器的鉴定识别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亦为了解仿古玉的发展及对现代玉器的仿古制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何松 《珠宝科技》2008,(5):54-61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中华玉文化与人文奥运的理念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从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玉文化诸方面详细介绍了玉出昆仑的中国首选国石和田玉,中华文明的载体“奥运会徽·中国印”,“金镶玉奖牌”所代表的中华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对“人文”概念、基本涵义、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存在形式、指导作用、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人文”与“文化”的涵义演变,历史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指出“文化”(中华玉文化)与“人文”(人文奥运)不可分,是形影不离的,是文化艺术与人文内涵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对中华玉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天生具有的渊源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以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为载体的人类文明,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中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中西合璧,成为国际奥运史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一届体育和文化盛会,而永载奥运史册。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古今玉雕加工工艺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具、研磨材料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介绍了现代玉器加工从选料、设计、制作到抛光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不同时代的工艺技法。  相似文献   

19.
以<红楼梦>原著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创新和学术创新为切入点,对<红楼梦>的玉文化背景、玉美、玉神、玉宝、玉德的观念以及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运用、贡献,从玉学、玉文化的新观点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定位,提出<红楼梦>的灵魂是玉、是一部中国玉文化流芳百世的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