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浇灌和旱田节水灌溉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和中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桦川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  相似文献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水利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有效促进农业增收、改善土壤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节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节水工程的应用进行了思考,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节水意识和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工程建设的认可度,为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有关部署和要求,2009年国家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采取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方式,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我省通过竞争立项、公开选拔的方式择优确定了首批21个重点县。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为及时宣传报道重点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切实发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全省农田水利工程标准质量的提高和管理状况的改善,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建设热潮,从本期起,专门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专栏",请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在恶劣的地质气候条件下,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有效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在新农村水利建设中,我们首先要搞好的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形式多样,与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如何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陆占敏 《陕西水利》2022,(1):106-107,11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通过全面调查潘集区农田水利现状,从建设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其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案和对策,以期为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造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设施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要改变现状,必须既要实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工程管理,又要确保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这项面广量大而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还关乎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2009年6月,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随后,全国第一批400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工作全面启动。这是一项创新举措。这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必将彻底改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滞后的现状。但是,各地如何创新机制,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工作必须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是农业大省和水利大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衰退是长期困扰湖北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地处中部崛起的湖北尤其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中央进  相似文献   

9.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气候、生态和基层水利建设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着持续性的大面积干旱,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合,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空间。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完成普定县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农业获得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泰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泰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目前泰山区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水利的基础设施。建好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提倡的建管并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已流于形式,建立以建带管机制是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是关键项目,通过精细化灌溉、排水管理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与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和科学的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对于全面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在进行设计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寻找存在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提高施工质量。文章根据济源市农田水利概况,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睢县实施第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以来,全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有效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睢县第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634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新打机井344眼,维修机井110眼,开挖沟  相似文献   

1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并不乐观,农田水利工程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文章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改革措施,希望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基础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农业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惠及民生、保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调查发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和管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简要分析,简述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的几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2009年我省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项目县建设作为改善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状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确定19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20个现代农业项目县,拟用3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为宣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项目县建设中合理规划、科学施工、有效管理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特色工作,展示业绩,营造氛围,推进工作,本刊从2010年起开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项目县建设"专栏,1期推出2009年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项目县建设整体情况,之后陆续推出各县典型经验和特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管理薄弱、工程老化破损严重。如果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并且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谐建设、自主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孙吴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孙吴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农业乃至孙吴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利》2007,(22):F0003-F0003
一.目的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