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某坡体采用2 000 kN级的扩孔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对软弱坡体进行加固为例,基于运行初期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实测结果,分析了各自的预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发现,受内锚固段荷载分布条件改善的影响,压力分散型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更小,在不考虑施工成本和难易的条件下,压力分散型锚索更适合软弱破碎岩体的加固,更易保证岩体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锦屏二级水电站某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其虎  李军 《人民长江》2009,40(1):55-56
按照锚索受力机理和结构的不同,锚索可分为拉力型锚索、压力型锚索、拉压分散型锚索。根据各类锚索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某高边坡预应力锚索进行选择和设计,确定在该边坡高程1 635~1 680 m选用1 000 kN的无粘结型锚索加固;在高程1 580~1 605 m选用2 000 kN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该边坡加固经验可供大型地下洞室和高边坡预应力支护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与常规的拉力型锚固体系相比,改善了内锚固段区域的受力状态。大量的应用成果表明,在同等地层条件下,其可以达到提高锚固力50%的效果。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进水口边坡采用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余锋  梁浩 《中华建设》2012,(8):268-269
在运用预应力锚固体系加固路基边坡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预应力锚固体系的锚固效率,以提高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预应力锚固体系按其锚固段的受力状态来分类:有拉力型、压力型和荷载分散型三类,荷载分散型又分为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和拉压分散型,压力分散型又常称为分段承压型、分散压缩型。传统加固边坡所采用的预应力锚固体系多为拉力型锚索体系,虽然这种预应力锚固体系工艺相对简单,但由于受其锚固段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受力特性影响,决定了它无法提供大吨位锚固力以及不适应复杂地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边坡危岩治理中对锚索预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应力锚索在高速公路边坡危岩治理中,对锚索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现场试验,在对2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了6个月锚固力监测后,获得了锚固力随时间的衰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锚固力损失受多次循环张拉影响而偏小。  相似文献   

6.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边坡稳定加固措施,尤其在我国北方水利工程尚未应用。根据张峰水库溢洪道的地形地质特点及溢洪道整体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提出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并加以实施,本文对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型式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特点及锚固机理,以及对复杂及软弱地层适应性强的优点,作者结合龙马水电站工程溢洪道边坡进行的压力分散性锚索试验,介绍了施工工艺,及试验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对于软岩、岩石破碎或土质边坡锚固具有适应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压缩分散型锚索在软弱岩土中的应用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预应力锚索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压缩分散型锚索作为一种全新的预应力锚固结构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受力机理和优越性,得到了工程界的普遍认可。对于岩土体软弱或岩土质复杂的工程,锚固力不足是其最大的问题。压缩分散型锚索锚固段混凝土承载压力而不是拉力,充分利用了浆体的抗压性能,并通过在锚固段设置若干承载体,达到将内锚固段受力分散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锚固效果。本文将这一新型的锚索结构应用于软弱岩土锚固工程,并就锚索施工工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压缩分散型锚索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布垭水电站泄洪功率巨大,下游消能区采用护岸不护底的防淘墙方案,消能区地质条件差,防淘墙主要通过预应力锚索向山体传递围岩压力以保持稳定.实际施工表明岩石条件差的部位常规集中受力内锚固型锚索不能满足设计张拉力要求,必须对预应力锚索结构进行改进,为此设计了对穿型、内锚固段扩孔型、拉力分散型和压力分散型等型式的锚索.经试验验证,对穿型、内锚固段扩孔型及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可靠,可应用于防淘墙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压力分散型锚索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应用较广,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及经济效益,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工程应用超前于其理论研究,对锚固段载荷传递机理的研究并不成熟。为研究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压力型锚索锚固段载荷传递函数,利用类比法导出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的剪应力和轴向力双曲函数模型,并讨论了相关参数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结论:在锚固段应力极限内,增大拉拔载荷可有效增强锚固效果;锚固体轴向刚度要合理取值,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在准许抗剪强度内,锚固段长度不宜过长。研究结果为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及新型锚固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