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针对离子交换+混床和反渗透+混床精制脱盐水生产工艺的特点,从投资、使用、运行成本、原水水质等方面进行论证对比。经综合评估得出:原水水质电导率500μS/cm时,离子交换+混床工艺占优势,宜采用双室浮动床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原水水质电导率越大(600μS/cm),反渗透法工艺占优势,宜采用反渗透+混床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脱盐工艺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以某公司新建脱盐水站工程为例,该工程采用双室阳阴浮动床+混床工艺,主要包括阳双室浮床、除碳器、阴双室浮床、混床、再生、清洗系统、加氨装置、自控系统等设备。采用该工艺的脱盐水工艺指标合格率100%,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孙广伟 《大氮肥》2004,27(5):351-353
结合辽宁华锦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除盐水系统流程,介绍反渗透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运行控制要点、装置消耗情况及出现的问题.通过采用反渗透技术取代石灰软化技术用于除盐水处理的应用实践,说明在除盐工艺中应用反渗透技术将取得节水、降耗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4.
吉林某厂脱盐水处理站采用多介质+活性炭+反渗透+混床工艺制备除盐水作为供热站锅炉补水使用。该项目运行半年左右,脱盐水站出现反渗透系统制水量不足、膜脱盐率降低、混床再生周期缩短等运行问题。经过现场跟踪勘查,采取了改变原水加热方式、增加调酸装置、更改膜配比、填充树脂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使脱盐水系统水量及水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安徽省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及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去除水中TOC的情况,比较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去除水中TOC的情况。结果表明省内火电厂的除盐水TOC含量基本上都能满足《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 12145—2008)中对除盐水TOC含量的要求。除盐水TOC含量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基于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的TOC去除率最高,除盐水的TOC含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8月2日,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期60万t/a乙二醇项目公辅工程脱盐水工段一级反渗透装置顺利产水,生产出满足锅炉酸洗使用的合格软化水。目前,脱盐水工段已开始稳定产水,为项目其他装置试车打下了良好基础。本套脱盐水装置的主要流程是通过多介质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混床等工序,将原水处理成为符合锅炉给水标准的合格脱盐水。该脱盐水站的原水处理能力为4×120 t/h,年产水量384万t。新疆天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级反渗透装置后续“两级混床”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同水源,从理论上计算后证明,全新的“阴床+混床”作为一级反渗透装置后续化学除盐工艺,相比以往常用及传统的反渗透装置后续化学除盐工艺,具有最低的设备投资,最少的酸碱耗量及废水排放量;其适用水质范围之广,是反渗透装置后续“两级混床”工艺所不能相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脱盐水站产水量达不到需水量要求,扩能改造工程将工业废水回用水与原脱盐水站一级反渗透产水混合后进入二级反渗透进行脱盐,降低后续混床进水的可溶性固体物质浓度,并新增1台混床与原混床并联,增加混床处理水量。扩能改造后,脱盐水站运行稳定,产水量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锅炉用水及工艺用水,根据原水水质分析,采用盘式过滤和超滤为预处理、反渗透为预脱盐、混床为深度除盐处理的水处理工艺,混床出水电导率≤0.2μS/cm、SiO_2≤0.02 mg/L,系统投运几年来,运行稳定,工艺指标合格率高,达到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去离子技术在电厂锅炉补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火电厂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介绍了几种锅炉补给水生产工艺,对电去离子技术的过程特点、技术要求、运行性能与投资及在火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电去离子技术一般采用反渗透作为预脱盐软化处理。与混床技术相比,电去离子技术无酸碱废液产生,其出水水质平稳,装置占地面积较小。反渗透与电去离子联合相对于两级反渗透,相近的投资可获得更优的水质。反渗透与电去离子联合工艺要优于反渗透与混床联合工艺和二级反渗透工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结晶性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塑化特点、取向与结晶的关系及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注塑参数对结晶性塑料塑化、取向、结晶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注塑机塑化系统、模具的设计并确定注塑工艺,从而得到品质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3.
白斌  项爱娟 《大氮肥》2000,23(5):346-347
通过对造粒塔锥底结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洛阳,高楼与大厦展示着都市千篇一律的现代繁华。走过大街小巷,满目燦燦廣告,滚滚車流。终于,在暮色 蒼茫時分,聽到一聲悠遠的鍾聲……  相似文献   

15.
两组分混合电解质对陶瓷注浆泥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用黑泥取代苏州土后的陶瓷注浆泥进行电解质稀释实验,确定加入两组分混合电解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且加入量分别为0-21%-26%和0.2%-0.25%时,陶瓷注浆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owed their beauty to the artist. The excellent technique of the present is due to the efforts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scientist. The latter quality has now almost superseded the former; yet the esthetic needs are eternal and can not be denied. The efforts of solitary artists are unavailing in a modern world of vast undertakings. It is for the modern factory to reintroduce the artistic spirit.  相似文献   

17.
雕塑大师李志正端坐在面前,慈眉善目,目光炯然,扑面一役超凡脱俗之气,柔和中有刚毅,亲切里有稳沉,一眼望去,绝非眼下那种“打造了双手而未打造心灵”的艺人匠人,再看他的作品,心底暗暗一声喟叹:就是他了!  相似文献   

18.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于旭凯 《中国陶瓷》2008,44(7):68-70
基于创新意识,利用颜色釉这一色彩浓厚、质感丰富、晶莹剔透的美感和肌理质地亮丽的特性效果,混合运用绘成釉下山水颜色釉窑变作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注重方法,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作变幻莫测的艺术陶瓷。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硬盘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叙述了硬盘盘片的发展方向及对其基板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各种基板候选材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玻璃基板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