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三维电极体系中粒子电极对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效果,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烧结法成功合成了金属氧化物与颗粒活性炭相结合的粒子电极(M/AC),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金属组分种类和金属组分负载量对粒子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合成粒子电极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AC粒子电极为多通道多孔网状结构,可以提供大量的表面活性位点;M/AC粒子电极在三维电极体系中对高浓度MB模拟废水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降解能力;Mn/AC粒子电极的最佳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其电催化氧化性能优于Fe/AC和Ni/AC粒子电极;Mn(5)/AC在三维电极体系中运行8 h后对MB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率为90%,200 h后仍可达到80%以上;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Mn/AC粒子电极表面的Mn2+、Mn3+和Mn4+可以实现催化循环,产生活性物质,即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Mn/AC粒子电极具有长期稳定电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宗刚  冯岚婷 《应用化工》2023,(12):3428-3433
针对三维电催化氧化工艺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的概念,并且以废水中氨氮污染物的处理探究了该技术的降解机理;简要概括了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如电池电压和电流密度、初始pH、温度等;阐述了三维电催化氧化的典型电极材料,主要是通过构建中间层及涂层多元化改性的DSA电极、改性的掺硼金刚石电极、传统粒子电极和近年来研究热门的负载型粒子电极;分别总结了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在氨氮废水、苯酚废水及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2):3221-3225
主要论述了三维电催化氧化法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三维电催化在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三维电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报告了三维电催化反应装置研究现状;分析了电极材料,粒子电极的填充方式,反应装置类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活性炭(GAC)材料作为粒子电极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三维电催化技术与其它技术联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研究,最后对三维电催化氧化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PAN)/聚砜(PSF)复合膜修饰电极,在其上电沉积铂粒子,制得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它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复合膜的化学组分用FTIR进行表征,复合膜内层载铂后的表面形态用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内层(与工作电极接触的一面)是聚苯胺,外层(与溶液接触的一面)是聚砜,铂粒子在复合膜内层的多孔聚苯胺上均匀沉积,从而使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醇有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负载Sb掺杂SnO2瓷环粒子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Sb掺杂SnO2的石英微孔瓷环粒子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粒子电极的形貌及晶相组成进行表征;以除草剂废水为研究对象,优化了粒子电极的催化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粒子电极表面负载了Sb掺杂SnO2晶体,并且孔径增大,有利于电解液的传质,因而提高了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操作条件温和,不添加外氧化剂,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受到学者们的密切关注,在高毒性工业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催化氧化处理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三种阳极(钛基二氧化锡电极,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以及BDD电极)的制备方法、作用机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等。接着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氧化方法——三维电极法,讨论了该方法常用的粒子电极类型及其相应电氧化效果。最后对电催化氧化方法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乙醇胺化学还原制备Ag纳米颗粒,尺寸约为108±6 nm,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上作为甲醛的电催化氧化电极。电化学研究结果发现,Ag纳米粒子可提高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并改善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在碱性介质中,氧化峰电流与甲醛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9.4×10~(-5) mol/L,且多次测量中甲醛氧化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仅为6.8%,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杨敏  王中琪  王军  杨鹏  汪迎春 《广州化工》2014,(1):49-52,88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的负载Cu、Pb和Sn的氧化物为负载层的粒子电极,应用于三维电极法处理工业印染废水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γ-Al2O3负载氧化物粒子电极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焙烧时间为6 h,焙烧温度为550℃,浸渍液为四氯化锡,投加量为140 g时,电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效果最好:COD Cr去除率达到88.33%,色度去除率达到99.41%;并将该条件下制备的粒子进行SEM、XRD检测表征其形貌及晶相组成,结果表明其电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电催化氧化法氧化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易于控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阳极作为影响污染物电催化氧化效率与路径的最主要因素,是提升电催化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以期制备出具备高效稳定催化活性和较低成本的理想阳极。按照电催化基本原理、活性涂层分类、制备方法优化、改性探究与研究展望,综述了近年来工业相关领域最常用的DSA电极优化研究现状,从替换活性涂层、掺杂材料和提高析氧电位,降低能耗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控制成本,通过制备方法条件与电极改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稳定性与电催化活性,同时叙述了掺杂量、电流密度、烧结温度等方面的一些最佳工艺参数,梳理了电极三维结构、新型材料等热门领域的研究情况。并从材料开发、三维孔隙、小试中试等三个方面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探索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废水处理用催化电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废水处理的角度,探讨了废水处理用催化电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有代表性的电极材料进行了评价。认为电催化法与普通电化学法的主要区别是能够通过电催化产生OH采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其技术关键是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讨论了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金属电极、碳素电极、金属氧化物电极、非金属氧化物电极、粒子电极等取得的进展,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