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7,(5):30-33
安塞油田塞158区块有效孔隙度11.0%~13.25%,平均渗透率0.82 m D~2.90 m D,为典型的特低渗透油藏,以注水驱为主,伴随注水开发时间不断延长,含水上升速度加快,目前含水80%以上油井51口,占总开井数14.9%;油井含水上升后,通过注水井配注调整控制效果较差,笔者从渗流机理出发,对51口高含水井分析其见水机理,并针对不同见水原因提出从堵水调驱、隔采、酸化解堵三个方面着手改善渗流,控制油井含水上升。  相似文献   

2.
新型控装置(AICD)具有对水相的智能识别和抑制功能。通过建立海上某高渗底水砂岩油田多段井模型,对AICD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采用AICD技术能抑制底水锥进速度、扩大底水波及面积、降低油井含水率和提高油井产量;在油田综合含水达到80%前实施AICD技术增油效果最好,而在目标油田综合含水92%的情况下进行AICD完井仍能有效增加油井产量。AICD技术为海上油田控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AKPO高挥发性油田储集层连通关系与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建立新型含水上升模型,确定优化注水时机和策略。可将含水上升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其油井含水上升机理主要受储集层连通关系控制,单期水道或朵叶体内单期砂体直接连通,储集层发育及层内连通性好,直接注采受效,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凸型";多期砂体搭接连通,层内连通性好,但搭接部位储集层物性、连通性较差,注水受效较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凹形";多期砂体复合连通,具有直接连通与搭接连通两种类型的特点,储集层物性与连通性介于两者之间,注水受效稍慢,含水上升曲线呈"亚S型"。以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新型含水上升规律模型;通过对实际油井生产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油井见水后实施优化注水的最佳时机与相应技术,水道储集层可采用"提高纵向波及"为核心、朵叶体储集层可采用"改善平面波及"为核心的优化注水技术;经AKPO油田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指导同类油田的开发。图19表3参23  相似文献   

4.
针对K油田原始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近15MPa,开发初期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开发,油田地层压力已下降近9MPa,随着地层压力下降,部分油井日产液、日产油能力下降明显问题。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实验,对K油田层开展地层应力对渗透率大小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是对于K油田地层压力水平越低对渗透率影响越大,产油指数随着地层压力的减小、渗透率影响系数的增大逐渐降低。目前K油田通过智能注水管柱优化注水,地层压力已得到有效回升,渗透率伤害系数值减小,油井产油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油田自然递减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显著。该方法对相似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上油田在高含水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生产动态反映出开发效果对采油速度敏感。本文开展了流体流动速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采用非稳态法测试得到了不同流速的非稳态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发现:当流速小于1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加,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当流速大于1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建立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引入到传统方法中,对油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水井附近和油井附近考虑动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数值模拟器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数值高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注采连线方向上润湿相饱和度曲线会出现漏斗形态。利用中国海上某油田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上油田在高含水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生产动态反映出开发效果对采油速度敏感。本文开展了流体流动速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采用非稳态法测试得到了不同流速的非稳态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发现:当流速小于1 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加,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当流速大于1 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建立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引入到传统方法中,对油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水井附近和油井附近考虑动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数值模拟器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数值高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注采连线方向上润湿相饱和度曲线会出现漏斗形态。利用中国海上某油田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试井技术即弱脉冲干扰试井技术,较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并与传统试井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技术是通过在油井上改变工作制度和进行产量变化,监测注水井压力变化的信息技术.其优点是测试工艺简单,对油井的产量影响小,可确保得到可靠的井间地层压力传导信息.通过在冀东油田的应用,得到了对注水开发油田有积极意义的井间连通关系、连通厚度及连通层渗透率,找出了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并基于此测试结果和认识,实施了合理的油水井调整措施,效果明显,说明弱脉冲干扰试井技术在注水开发油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渤海稠油油田油井提液后出现含水稳定甚至下降、可采储量增加及采收率提高等现象,这与常规渗流理论不完全相符,导致采用常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历史拟合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网络模型开展了微观提液机理分析研究,得到一条反映驱替压力梯度变化情况下的相对渗透率变形相渗曲线(相渗时变),以此提高历史拟合和指标预测的精度.微观网络模拟...  相似文献   

9.
计算油田采收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标准化方法,得到油水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即可为油藏工程的研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常用计算采收率公式,并考虑水驱的体积波及系数的影响,由此计算油田的采收率。通过实例计算得到该油藏的水驱极限采收率为36.8%。该方法也适用于在油田开发初期缺少动态资料时确定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延长油田214区块经过近1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存在注水见效周期短、含水上升速度快、水驱动用差等问题。为了研究有效的治理方案,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的黑油模型,在生产动态拟合中对低渗油藏人工裂缝进行渗透率的表征,含水率拟合中采取相渗调整和含水饱和度修改的方法,确保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水井自适应复合调驱和油井堵水两种治理措施的注入量和封堵位置进行数模优化,最终确定调驱剂按照窜流通道体积的0.3~0.5 PV注入,表面活性剂按照孔隙体积的0.06~0.08 PV注入,油井堵水选择距离油井2/3半缝长的位置。依据数模优化结果,开展了现场措施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深水油气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深水区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要地。相比于陆地和浅水区而言,科学技术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深水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技术(地震技术和非地震技术)和开采技术(立管技术、开发井钻井技术及完井采油技术)发展现状的系统调研和深入分析,结合主要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规划、近年召开的国际著名油气会议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取得的试验成果,总结归纳出深水油气科技四大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雷电的形成与危害,并提出石油储运系统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深井陆地钻机井架底座结构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目前4000~7000m陆地钻机常用的井架底座结构形式,指出中深井钻机井架底座的发展方向是液压缸起升、模块化设计、井架和顶驱一体化设计,与先进的钻机移运技术相结合,减轻质量、提高移运性、减少安装工作量和安装时间。并对发展我国新型液压旋升式井架底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保温管道预制成型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预制成型工艺技术的发展,对几种预制成型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评价,指出了“一步法”和“管中管”预制工艺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应按工程应用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保温预制工艺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清管器发射和接收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清管器发射和接收装置是油气运输管道清洗所必需的设备,其设计和制造质量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介绍了该设备的工艺原理以及快开盲板、高压液体进出口位置和过球指示仪位置的设计准则。对特殊部位的焊接和制造公差提出了要求。该设备已在海上钻井平台成功应用,并有200多台出口到国外。  相似文献   

17.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举办的国际会议会展呈现了国际培训业界的最新培训发展趋势与最佳实践。结合2011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会议会展特点,思考对中国石化培训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页岩油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处于高温或者超高温状态,容易导致水泥环密封完整性失效,开展水泥石在高温及超高温下的力学特性和孔渗特征变化规律极为重要。对此,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条件下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变化,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析了高温处理后水泥石破坏模式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于热处理后水泥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温处理后的水泥石试样,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增加,水泥石单轴压缩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试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不断增加,其规律为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主要是因为热处理温度较低时,产生的主要是微、小孔隙且并未发生连通;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升,部分微、小孔隙聚合成为中、大孔,且不同级别的孔隙之间出现连通,进而导致渗透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对于页岩油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保护以及水泥浆配方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ESD在石化装置的应用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论述了在某石化装置应用的EsD的软硬件组成,从实际应用分析ESD的功能及其可靠性,以确保生产装置出现问题、事故或潜在危险时使整个或部分装置停车,立即进入安全状态,隔离并减少连续的损失或避免事故的升级,达到保护装置、设备及人员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减压阀作为减温减压器的核心部分,结构复杂,材质要求较高,且介质温度、压差较高,一度发生喘振现象,造成后系统蒸汽温度压力波动较大,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导致系统停车事故。通过对减压阀结构形式、工作原理以及阀门材质的分析与研究,改造了减压阀的套筒和阀芯结构,消除了减温减压器长期不能解决的喘振问题,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