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汽车生产线所需功能要求,设计一种送料机械手,可以实现对各种小型汽车零件的自动抓取、上料、下料等工艺过程。完成上下料装置的机械结构方案制定,采用三维软件设计虚拟样机。利用SolidWorks的质量分析模块计算得到零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对机械手的关键运动部件进行应力与应变的计算与优化。根据结果进行标准件选型和电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多关节式机器人相比较,其制造和控制要求低,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小型零部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2.
白东明  陈勇  陈振华 《机电工程》2014,31(9):1159-1162
针对汽车挺柱体自动装配线中人工上料效率低下、达不到要求的生产节拍以及无法保证铜销表面精度等问题,对铜销的自动上料方式进行了研究,对振动料斗上料、皮带机上料、料盒上料以及机械手上料等自动上料方案进行了讨论,选择了一种由料盒、机械手和接放部件组成的铜销自动上料装置设计方案,利用料盒确保铜销在存放时不会相互碰撞并保证反复上料过程的重复定位精度,通过移载机械手实现了铜销抓取以及快速移放,通过旋转接放部件使铜销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了装配工位.研究结果表明,这一上料装置能够在确保铜销表面精度的要求下,完成了生产线流畅运行,达到了要求的工作节拍,实现了挺柱体铜销的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某型车体螺柱焊工艺生产中需大量使用已装配的专用螺柱焊零件,目前主要由人工进行筛选、上料和装配,装配效率低、出错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大,为此设计了一款用于螺柱焊零件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上料机械手。基于装配系统结构与最优上料路径,对上料机械手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零部件三维模型。同时,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关键承载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其静力学变形结果和应变情况,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其前6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仿真结果表明,机械手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刚度性能,可应用于螺柱焊零件的平稳上料,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样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轴承》2021,(7)
针对常用轴承磨床落料式V形上料定位装置工件易磕碰,圆盘上料定位装置零件加工成本高,双挡料上料定位装置零件运动复杂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调整简单,稳定可靠的新型轴承磨床上料定位装置,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晶振生产中真空封焊上料这一环节,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了一台自动上料装置,从而取代手工上料的操作.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机械手的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冲压机床送料、出料的效率,设计了一种冲压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并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该自动上下料装置主要由料仓、上料机械手、倍速机械手和下料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具有结构新颖、节省人力、自动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上位机(工业计算机)、下位机(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模块研究及整体通讯设计,构建完成了铁路扣件自动化生产线电控系统.阐述了上料机构、中频加热装置、机械手、压机、淬火装置和回火装置的控制原理以及系统软、硬件构成.该系统实现了扣件生产的全自动化无人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钻孔加工设备大量用于电梯、桥梁等五金联接板加工行业,提出了一种基于上料机械手的柔性钻孔生产线,对生产线的工作过程、系统总体构成以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阐述,提出的钻孔生产线可完成自动化上料与钻孔加工,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六面顶压机上料空间狭窄、上料环境复杂导致的上料困难的难题,设计一种平面操作机械手完成六面顶压机的上料作业。基于D-H参数法建立了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并求得了运动学方程的正解,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几何法求得了机械手运动学方程的逆解,为机械手运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机械手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机械手连杆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制作了物理样机并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地面微重力补偿实验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助力设备上。ITER装置内受损零件的更换由操作员通过遥操作机器人主机械手操控从机械手完成,为了使操作员操控省力,需要对主机械手进行重力补偿。基于吊丝悬架的微重力补偿方案,设计了一种吊丝摆角测量装置,能够方便有效地实现吊丝摆角的测量。首先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对吊丝摆角测量装置进行理论计算及ADAMS运动学仿真,得出了该装置对吊丝摆角测量的放大倍数,接着设计了系统的控制方案,最后对系统进行相关补偿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耳带熔接装置是平面口罩自动生产设备的关键技术,原有平面口罩耳带熔接机的耳带供给、上料、熔接等机构设计不科学,动作不稳定,效率低,废品率高.高速稳定型口罩耳带焊接机械手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口罩耳带供给、上料、熔接机构,该机械手包括电机传动装置、耳带牵引装置、气动装置和熔接装置,其动作合理,定位准确,速度快,产品质量稳定,废品...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加工过程中,上下料机械手对于随机放置的工件,在上料过程中无法自动化地判别装夹放置方向。针对常见的盘类零件在数控立式车床上加工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机床数控系统控制,利用位移传感器触发的工件装夹方向自动检测装置,与机械手相配合,确保工件的正确装夹,得到良好地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的加工需求,设计了一种电机驱动的活塞杆自动上料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该上料装置在传送机构和行程控制方面的特点。设计的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活塞杆和细小轴类零件的规模制造,实现了上料操作的智能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散热片的自动装配系统对控制信号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以ARM Cortex-M3 STM32F103ZET6为微控制器,以磁性开光和光电开关为位置反馈元件,基于机器视觉伺服控制为装配检测手段的散热片自动装配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中,散热片自动装配系统的工作盘、散热片上下料机械手、钻孔攻丝机械手、焊针上料夹紧机械手和清除碎屑装置通过STM32及其外围电路的控制,顺序启动后同步执行相应动作,完成散热片自动装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薄板类工件冲压生产的特点,设计了双手爪机械手,上料和下料同时完成,满足了冲压生产效率高、速度快、自动冲压的需求。该机械手以PLC为控制核心,结合了气压传动和电气传动机械手的优点,实现了双爪机械手运行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应用PLC的运动控制功能,实现了对手臂水平移动的多段控制,上料手爪把坯料搬运到冲压工作台的同时下料手爪把冲压件搬运到输送带上,减少了冲床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真空吸盘能够在爪盘上调整位置,实现对不同形状冲压件的搬运工作。双爪机械手在冲压生产线上应用后,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工装配卡钳矩形密封圈效率低、次品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卡钳矩形密封圈的自动装配装置,该装置由上料机构、装配机构、外部框架和控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装配,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装配合格率。设计完成的自动装配装置,经调试运行,完全满足企业需求,也为其他类型密封圈的自动装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种独立的零件装卸系统可实现自动化上料和零件加工后的自动存储,在这种情况下,车床的卡盘装置可允许长时间的加工多个零件,而不需要人工参与,从而达到了无人化作业的目的。棒材送料装置在车床上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它允许车床本身连续不断地从棒料上加工多个工件。另一方面,卡盘装置需要采用某种形式的机械手来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轴承套圈加工的特点和广大中小型轴承加工企业车间布局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轴承套圈冲孔加工的智能机械手。该智能机械手行程可调,并且能够检测冲杆是否将工件带起,整套装置通过PLC进行控制,包括PLC系统I/O点分配、顺序功能图的设计和梯形图的编写,实现了自动上料、冲孔和下料。经试验验证该智能机械手装配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冲压加工的上料效率并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首先根据冲床加工系统的工作要求,设计冲床上下料机械手的总体结构;然后利用D-H法建立机械手连杆坐标系,完成机械手的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计算;最后应用MATLAB完成机械手模型建立、点到点运动轨迹规划、正逆运动学求解以及各关节运动学参数的仿真,证明机械手运动平稳无冲击,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分析表明:机械手的运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对冲床产业自动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转炉炼钢炉门人工更换所存在的效率、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用机械手更换的可行性。对炉门更换机械手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并提出采用视频辅助系统解决机械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视角盲区的问题。对机械手的关键零部件选型和校核计算进行介绍,如螺栓拆装风炮的选型计算、直线轴承的寿命校核。最后通过预定的系统调试方案对设计的机械手和视频辅助系统进行炉门更换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在一个人条件下独立完成炉门更换,更换操作在20min内完成,达到预定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