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汽车变速箱同步器性能,以PLC为核心,设计试验系统。计算机主要用于试验过程监控、数据存储、分析;通过PLC指令,对整个试验过程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采用Pro-face触摸控制屏实现人机交互,便于更改试验参数;文中主要介绍了试验台的性能要求、试验台结构组成、惯量电模拟设计、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于绿色产品设计中,提出“绿色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义和方法。绿色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来协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并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当产品的设计方案出现矛盾时,计算机系统能够对各项设计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改,最终实现以绿色为先导的产品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全液压转向器综合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实验检验。测试系统可对全液压转向器进行多型号、多试验项目自动化测试。测试系统中转向器由伺服电机驱动;采用了溢流阀桥式回路双向加载和转向油缸模拟工况加载两种加载方式;通过可切换的主回路,实现多试验项目同台测试;设计了简便高效的转向器装夹方式。电控上采用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上位机、以三菱PLC为下位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各传感器信号由PLC的A/D采集模块采集,PLC通过RS232串口与计算机通信,由为本测试系统专门编写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分析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丝锥主要用于加工内螺纹,手工设计丝锥费时费力且易出错。为了提高丝锥的设计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约企业成本,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将可查参数设计的标准丝锥与不可查参数的非标丝锥整合,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丝锥切削扭矩最小为设计目标,通过设定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运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得到最优设计参数,从而实现丝锥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现有粒子辐照平台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人与视觉引导的自动化辐照试验平台.在试验平台的架构设计上,引入视觉系统实现辐照参数的实时设置和自动调用;通过分析特征点分布规律,结合目标显著性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布差异的特征匹配方法来完成目标识别过程,进而正确调用对应目标的辐照参数;为了保证辐照精度,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初始手眼关系,并根据标定误差为测量数据分配权重来修正手眼关系模型.实验表明,视觉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目标,辐照误差范围合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而且单次辐照流程缩短在2 min以内,显著提升了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确定了产品的功能目标和结构系统后,接着就要进行产品的参数设计。参数设计的成本优化就是在一定的技术约束条件下,以降低成本为目标,不断调整设计变量,比较和寻求成本最低的参数设计方案。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搜索求解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目标非耦合优化策略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现多目标问题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为目标,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灵敏度分析,生成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灵敏度附加项,建立了基于灵敏度附加目标函数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基于独立公理,使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技术确定设计变量对各个设计目标的影响程度,将设计参数按无耦合或准耦合设计形式分组,把多目标优化问题单目标化,避免多个设计目标之间的反复权衡;结合增广乘子法,应用MATLAB的优化和符号工具箱来实现钳形盘式制动器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算例表明,提出的稳健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在高的面形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硅镜的质量,通过对多种轻量化结构的分析与对比,确定了具体轻量化结构形式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采用超声加工方法实现了硅镜轻量化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轻量化加工的硅镜镜体质量明显降低;虽然镜面精度有所降低,但仍能满足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定时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计算机软件的精确定时,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微秒级定时器。该定时器利用计算机的高精度计数器完成定时功能,在长城Pentium Ⅳ计算机上的定时精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秒。为了检验此高精度定时器的性能,利用Visual C 编制了基于Windows多线程机制的控制程序,使计算机通过一个16位的D/A转换器输出不同频率和波形的模拟信号。试验结果表明,基于Windows的高精度定时器具有很高的定时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利用该定时器对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试验单点调试效率,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计算机辅助参数调试的软件。该软件对试验系统进行了耦合仿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结构强度试验单点调试的参数优化,其优化结果可以实现控制系统参数的准确预置,直接应用在试验加载过程中,可以有效缩短试验单点调试时间,缩短试验调试周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硅片在测试过程中的自动传输,设计了一种同步带传动的机械手.由于同步带的柔性,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来振动.为了得到平稳的运动,建立了同步带传动机械手的数学模型,从机械设计和控制算法两方面来抑制机械手的振动,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试1.5MW风电变桨减速机的传动性能,将减速机置于一种多功能数控机械传动试验台中进行传动试验。该试验台通过一台工控计算机对电动机调速、加载器加载、数据采集进行集成控制;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由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实现无级调速,数字加载系统控制磁粉加载器实现无级加载,转矩转速传感器来测试减速机的转速和输入、输出轴的转矩,噪声仪和温度测试仪来测试减速机运转过程中的温升和噪声。通过试验,测试了变桨减速机的传动效率、运转过程中的温度和噪声,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减速机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论文介绍了直流伺服驱动系统中电机的优化选用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计算机辅助动态求解最优值,目标解是电机在要求的工作循环中,能量转化损失最小。此外,选用的电机要满足最大扭矩、额定扭矩,速度和温升等约束条件。为了实现最优解,拟定了计算机算法,通过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证明了该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公司都在寻求既提高产品质量、性能以及耐久性,还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方法。现代产品的复杂性要求使用计算机工程分析来优化产品设计,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通过在计算机里快速有效地改变结构的设计参数,而不用建造试验模型,这样的分析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对于目标是预测应力或应变的结构分析,这些典型参数包括几何外形的改变、外载、材料的选择。然而,应力的预测仅仅是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的一部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计算机工程分析的另一主要需求是估算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分析法来预测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数控机床的绿色高效制造,考虑加工过程中刀具寿命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了以能量效率最高、碳排放最低和材料去除率最高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设计面中心复合试验获取试验数据,采用信噪比方法将不同要求的优化目标转换成同要求的信噪比,使用基于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关联度与工艺参数的二阶关系模型,应用量子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安全气囊结构设计与改进的充气试验系统,节省了试验开支,且对环境无污染。该系统使用压力客器储存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大通径电磁阀的开启来实现对气囊充气的过程,并将试验中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7.
65号冷却液的金属腐蚀性可导致液冷计算机出现泄漏以及通道堵塞等故障,文中通过试验来获得65号冷却液对液冷计算机中常用金属的腐蚀性,为液冷计算机设计提供材料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D语言是一门新兴的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由著名计算机语言专家Walter Bright设计并实现。其设计目标是为了让程序员通过较短的学习曲线就得以掌握一门高效、安全、可面向硬件及系统级API的高级语言,从而避免C语言开发的繁琐、C++语言繁杂的特性及冗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高速电主轴试验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卡、变频器、传感器、计算机来构建试验台的硬件系统,并通过PCI总线和串行总线来实现其通信。采用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对试验台的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编写了电主轴试验台的数据采集程序、电主轴启停控制程序、数据存储程序,对电主轴的转速、压力、电流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试验,获得了高速电主轴的电流、转矩、转速等主要参数,为高速电主轴的机电耦合特性分析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探测,设计了具有自动导航功能的模块。管理计算机可以根据对探测区域内某点发生的情况进行即时反应,远程动态调度自主导航模块的位置,实现临近域的详细探测,并将探测信息无线通讯给管理计算机。此外,还设计了自动导航模块的软件、硬件和无线通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自动导航模块的功能,整个运行过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模块具有功能扩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