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同洲 《内燃机》1997,(2):38-39
喷油泵是柴油机最精密的机件之一,搞好喷油泵的维护可以延长喷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少燃油系的故障。下面对喷油泵各机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1柱塞偶件失效柱塞偶件是柴油机的精密件,而柱塞损伤常见的是柱塞头部磨损,用肉眼即可观察到,这种磨损造成的后果是供油量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喷油泵在试验过程中出现柱塞偶件咬卡问题,通过建立故障树,从失效零件材料、热处理、装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喷油泵在装配中的连接螺钉拧紧力矩是造成柱塞偶件咬卡的根本原因,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咨询服务     
《柴油机》1998,(3)
1喷油泵柱塞偶件使用寿命短的原因?答:喷油泵柱塞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压燃油中夹杂的磨粒(机械杂质)对零件的冲刷,容易使柱塞与套筒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柱塞最大磨损部位在头部,即柴油机常用油量时套简进油孔所对应的位置.这是由于柱塞上行时,在上端面关闭套简进油孔的瞬间,燃油中的磨粒卡人柱塞偶件之间,随着柱塞上行,这些磨粒的棱角便会磨削柱塞和套简。进、回油孔合一的柱塞,最大磨损处往往集中在由低速到额定转速之间,于柱塞相对于柱塞会进、回油孔旋转的斜面上,并以常用供油量的柱塞供油斜面相对于柱塞套进、回油…  相似文献   

4.
《GB5264—85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中规定了柱塞套与柱塞配合的圆柱工作表面的轴线直线度(以下简称柱塞套中孔直线度)允差为0.001mm,但在《JB/NQ106—88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产品质量分等标准》、《ZB/T J94 021—90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交货验收技术条件》、《ZBJ94027—90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喷油嘴偶件径部密封值样品技术条件》等有关柱塞偶件的标准中,均未规定柱塞套中  相似文献   

5.
咨询服务     
《柴油机》1998,(5)
如何判断柱塞偶件已磨损到极点呢?答:柱塞偶件磨损到什么程度,才不能继续使用的简便实用判断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a.用一只29.4MPa(300kgf/cm2)的压力表,逐次接到柴油机喷油泵高压油管接头上.转动喷油泵凸轮轴并压动柱塞,当喷油泵油压升高至24.5MPa(250kgf/cm2)时,停止转动凸轮轴,此时,若其油压能保持3~5min无明显下降,则说明柱塞偶件密封性良好;b.将柱塞偶件从喷油泵中取出,用食指盖住柱塞套顶部,使柱塞处于中等或最大供油位置.将柱塞由最上位置往下拉,拉下的距离以柱塞上沿不露出柱塞套油孔为限.若能感到…  相似文献   

6.
一些驾驶员、维修人员对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的维修、保养不够重视,将柱塞套随意抽动,甚至将柱塞套零件相互更换,导致喷油泵柱塞偶件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地影响了柴油机的工作效率。柴油机的喷油泵端压力一般在40MPa以上,最高可超过100MPa。柱塞与柱...  相似文献   

7.
针对引起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卡滞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清洁度问题、柱塞偶件间隙、定位螺钉过长、泵体上柱塞套支承面和柱塞孔的垂直度超差、出油阀紧座拧紧力矩是导致柱塞卡滞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2021,(3)
为解决某型柱塞偶件故障率高问题,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柱塞偶件受力情况仿真,并结合宏观分析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柱塞偶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柱塞单螺旋线结构造成了受力不平衡,在柱塞头部与柱塞套高压区产生单侧径向变形,在螺旋线对侧位置偶件间隙变小,易导致干摩擦,引起柱塞偶件咬卡,将柱塞改用双螺旋线结构,可有效提高偶件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熊小龙 《柴油机》2015,37(3):54-57
针对某型柴油机试车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喷油泵咬卡现象,通过对故障机理的分析,建立故障树,并据此制定重点排查项目。排查分析表明:该型柴油机喷油泵咬卡是由于其本身原因导致,即喷油泵套筒工艺的变更、柱塞和套筒的材料差异、尺寸超差以及泵体安装平面与偶件安装孔的垂直度超差。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为解决16V240Z柴油机喷油泵渗漏油较多而浪费燃油问题所进行的柱塞偶件结构改进试验研究。在对该型机喷油泵柱塞偶件结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采用了柱塞套带特种型式回油孔槽的结构,取得了明显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程财鹤 《柴油机》2000,(3):23-25
文章叙述为解决16V240Z柴油机喷油泵渗漏油较多而浪费燃油问题所进行的柱塞偶件结构改进试验研究。在对该型机喷油泵柱塞偶件结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采用了柱塞套带特种型式回油孔糟的结构,取得了明显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的显著优点是热效率高、动力性好、油耗率低、有害排放少。因此 ,国外不仅中、重型汽车采用柴油机 ,就是轻型车、小轿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柴油机。但是 ,柴油机一旦出现“飞车”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 ,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目前 ,绝大多数的柴油机采用的是柱塞式喷油泵 ,该泵柱塞套上的油孔有一定的节流作用。即在油门位置一定 (供油有效行程一定 )时 ,喷油泵的供油量随着转速的提高会自动增大 ,随转速的降低自动减少 ,这个特性会导致发动机转速不稳 ,造成怠速熄火 ,高速大负荷时发生“飞车” ,所以 ,为校正这个特性 ,喷油泵上都装的调速…  相似文献   

13.
蒋更红 《柴油机》2011,33(5):57-59
针对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柱塞穴蚀现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喷油泵柱塞偶件模型,借助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喷油泵腔内燃油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柱塞螺旋槽与套筒回油孔处穴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油高速射流冲刷和回油孔内短时低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轻穴蚀影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柴油机燃油系统预行程、柱塞供油有效行程、平均喷油速率、平均供油速率、柱塞顶隙提前特性和专家系统等基本概念出发,以柱塞偶件研究与开发为例,阐述了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一般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尤其侧重于柱塞供油有效行程、柱塞顶隙节流行程、柱塞供油系数与柱塞顶隙起作用系数的计算与分析。指出了当前柴油机及其燃油系统研究与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概念,即基于燃油系统基本参数与试验分析相接合的研究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同洲 《内燃机》1996,(4):22-24
柴油机供油量检测初探空军第二训练团刘同洲1前言柴油机工作时,供油量的大小无法监视,柱塞的磨损程度便无法知道,对于供油量减小而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的原因,原机操作人员只能凭感觉而知,检修人员没有一套科学的手段对喷油泵供油量是否下降进行科学的测定。要想了解...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型号柴油机喷油泵柱塞螺旋供油边棱的特殊结构和性能指标,阐述了柱塞供油边棱的结构、功能特点,针对该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复合螺旋供油边棱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加工工艺,采取新型砂轮成型修整工具修整砂轮,完成了柱塞复合螺旋供油边棱的磨削,为该型号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电控单体泵存在的各缸喷油量不一致的问题,设计开发了电磁阀控制单柱塞直列分配式喷油泵,通过电磁阀油量控制结构,实现喷油量和喷油正时角度自由调整;通过油量分配机构,实现了单柱塞向柴油机各缸喷射燃油的功能,解决了因为多个电磁阀、柱塞偶件及油量控制阀造成的每个缸喷油量不一致的问题。通过试验分析了阀杆行程、低压油腔的压力、转速、供油速率、电流及燃油温度对喷油泵喷油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某非道路498柴油机进行了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可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 7.2.3喷油泵喷油泵是燃油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供油凸轮一起决定了供油量供油时刻,与喷油器一起决定燃油雾化质量。喷油泵的作用是在柴油机工作时,按发火顺序和负荷大小,将提高了压力的柴油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确定的数量和一定的规律供给喷油器喷射到各缸燃烧室中。为保证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燃烧过程的需要,喷油泵应达到如下要求: a.供油量喷油泵的供油量应能满足配套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的需要,同时还要求对各缸的供油要均匀。因此,它不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柱塞行程和柱塞直径,而且还要有可靠的供油量调整机构;  相似文献   

19.
圆形工件径向通孔的对称度,在批量生产的产品中应予控制和检测,例如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的柱塞套,当进回油孔是同轴线时,即应检测其对称度,但在测量时通常十分不方便。这里介绍一种用废旧外径千分尺改制为对称度检具,检测柱塞套进回油孔的方法,使用此方法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20.
燃油供油装置部分的故障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伦超 《柴油机》2001,(4):43-44
燃油供油装置是喷油泵(高压油泵)、喷油器等机件的统称。它是燃油系统中既重要又精密的部件之一,也是在使用管理中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件之一。供油装置与发动机的燃烧有直接关系,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决定着发动机的可靠性。因此,各个部件都必须切实地定期检修调整,还要经常保持良好性能。据多次对使用部门、修理所等用户单位的调查了解,柴油机高压泵、喷油器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有喷油器针阀偶件座面漏油、咬卡:高压油泵的柱塞偶件咬件;出油阀弹簧断裂等。现就这儿方面问题及预防措施谈点初浅看法,仅供参考。1 喷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