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55m~3高炉上对包钢生产高炉实用的各种炉料组成进行冶炼对比试验和对炉内软熔带以上气-固相的系统取样,研究了包头白云鄂博铁矿易于结瘤的原因和防止结瘤的措施。冶炼试验以包头原矿和各种人造富矿为主,以不含钾、钠、氟的太钢烧结矿作对比。文中叙述了各种配料的冶炼特性和指标。文中重点从钾、钠、氟的循环富集、矿石的软熔特性和初渣性质、矿石的粉化与料柱透气性、温度场及软熔带分布、炉渣排碱能力与结瘤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包头矿易于结瘤的原因,并初步找到了从原料到操作防止结瘤的有效措施。文章认为由于包头矿含氟、钾、钠的特殊性,构成了冶炼的艰巨性,因此冶炼包头矿必须对原料质量、冶炼操作制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55m~3高炉试验的同时,包钢生产高炉(1513m~3、1800m~3)也取得大致相同的经验和较好的指标,炉瘤得到有效的控制。文中指出降低矿石中钾、钠、氟含量,稳定入炉原料成分和组成,减少入炉粉末,采用高氧化镁高碱度烧结矿(在烧结矿碱性物中适当提高MgO含量),改善球团矿的质量,严洛掌握炉况调剂技术控制炉况稳定,坚持酸渣操作保证炉渣排碱,采用炉外脱硫改善生铁质量,控制适当的边沿气流,和调整冷却强度等等,都是防止结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白云鄂博矿石中含有较多的氟、钾、钠等元素,因此矿石的软熔温度低,炉渣易熔易凝,碱金属在高炉中循环富集。包钢高炉投产20多年来,大约有70%的时间里都是带瘤作业,致使生产指标长期落后。1980年开展炉瘤攻关以后,采取了筛除烧结矿中的粉末,贯彻“稳定顺行”的操作方针,用硅石作熔剂,降低炉渣碱度,加强排碱措施,使高炉结瘤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高炉产量和焦比逐年改善。  相似文献   

3.
党歌 《太钢科技》1997,(4):5-10
高炉冶炼中炉内粉末来源于原料本身及其入炉之后的粉化。粉末量的多少对高炉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可导致高炉悬料、结厚、结瘤.严重影响铁水的产量、质量和高炉寿命。包钢、攀钢、太钢的原料条件均比较差,但由于采取了针对性的降低入炉粉率的措施.极大地稳定了高炉顺行,提高了利用系数.本文结合太钢炼铁工作的实际提出了降低原燃料粉末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希文  刁日升 《炼铁》1999,18(3):5-8
较高的冶炼强度是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稳定顺行的必要条件,攀钢2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提高入炉矿品位,降低炉渣熔化性温度,降低入炉粉末,适时调整鼓风动能等措施,并针对新高炉的特点,建立了合适的热制度和上下部调剂原则,提高了冶炼强度,技术经济指标优良,1998年10月在入炉矿品位46.59%的条件下,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221,焦比为518kg/t,煤比为77.05kt/t。  相似文献   

5.
郭志刚 《炼铁》2006,25(1):24-26
对三安高炉Al2O3炉渣的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原料条件和炉渣特性的分析,根据炉渣的异尊尊葚,采取改善炉渣性能,调整送风制度,提高入炉品位,提高焦炭质量,降低入炉硫负荷,控制石灰石入炉,加强炉前管理等措施,使三安高炉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钾、钠、氟的循环富集导致初渣具有最低共熔点,同时析出高熔物相钾霞石等,因而经不起温度波动是包钢高炉下部结瘤的根源。由于软熔带初渣的酸度不够,使过“剩”的碱金属逸向炉身上部,在700~800℃温度范围内是液态凝结在炉料缝隙之间,使其表面进一步渣化而形成非正常液相区,当温度波动时迅速凝固是上部炉料粘结的原因。基于上述原因提出(?)用硅、氟、氯复方洗瘤剂。并指出在原料中的钾、钠、氟未解决前在高炉冶炼中采用酸性初渣操作是当前彻底解决炉瘤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碱金属的循环富集是使高炉炉况恶化和导致结瘤的一个重要原因.矿石中大量氟的存在加剧了碱金属的危害.本文研究了生产高炉内碱金属的平衡及影响炉渣排碱的因素.总结了冶炼含碱金属炉料保证高炉顺行和防止结瘤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武钢三高炉结瘤,并讨论了炉瘤成因。武钢烧结矿粉末多,含碱量高,每吨生铁碱金属负荷7~8kg,给高炉操作带来很多困难。为使高炉正常操作,必须维护合理操作炉型,因而必须避免结瘤。增大排碱能力防止碱积累是很重要的,武钢经验证明:降低炉渣碱度,用MgO代CaO对炉渣排碱及冶炼低硫低硅生铁有利。结瘤原因很多。根据原料特性通过试验找出合适的操作制度是使高炉操作正常的关键。在调剂过程中必须注意维护高炉合理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9.
赵贵希 《河南冶金》2008,16(1):37-39
对高炉的上下部调剂、炉墙结厚处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铜冷却壁高炉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方法,认为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减少成份波动,降低入炉粉末含最,通过上下部调剂维持适当的边缘气流及选择合适的热制度、造渣制度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包钢高炉的矿石基地是白云鄂博矿,矿石中含有稀土、氟、钾、钠等多种元素,给高炉冶炼带来了一系列的特殊性。自1979年以来,我厂通过对碱金属的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白云矿冶炼特殊性的一个方面,使生产有了明显的进步。一、碱金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苏良赫研究员在五十年代末期和杨永宜教授在1974年曾先后指出过,白云矿含有碱金属可能是包钢高炉结瘤约重要原因。1975年,炼铁厂和钢研所根据炉瘤中有大量碱金属存在,提出了“钾钠在高炉中的循环积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现代高炉冶炼中,加强入炉原料的处理与管理,对强化高炉冶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根据入炉矿石和燃料的条件选定熔剂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得到最合理的炉渣成分,是烧结和炼铁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包钢高炉冶炼含碱金属(K_2O Na_2O)相当高的白云鄂博矿石,入炉碱负荷逐年升高.1981年以来,碱负荷高达10~13公斤/吨铁,给高炉冶炼带来一系列困难.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查明渣铁中某些成分与炉渣含碱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引出规律,以便从高炉操作制度入手,有效地控制碱害,防止高炉结瘤.作者对包钢2~#高炉1981年8月至1982年8月(1981年12月~1982年3月除外)共九个月的242组正常生产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了炉渣含碱量与渣铁某些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据此适当调整,可以保证高炉正常冶炼,生产合格生铁.  相似文献   

13.
高炉冶炼的合适造渣制度,必须强调稳定渣冶炼,无论是采用低二元碱度或是高二二元碱度的炉渣,都应当把炉渣成份选择在稳定渣区域内,只有稳定渣冶炼,才能保证高炉顺行,好操作,才能优质、高产、低耗、长寿。最合适的高炉渣成份范围是CaO-SiO_2—MgO—Al_2O_3四元系炉渣相图中的黄长石,镁蔷薇辉石和钙镁橄榄石的三种稳定渣区域,通常是在前两个区域。我国的大、中型高炉,原燃料成份波动不大,吨铁硫负荷不高(一般在1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5,(4)
针对重钢2500 m~3高炉经济矿冶炼存在入炉品位低、渣比高、原料有害元素增加,以及焦炭质量波动大、硫负荷高等技术难点,通过改变冶炼思路,积极探索高炉经济冶炼技术。2500m~3高炉经济冶炼技术主要包括:适当缩小进风面积,提高风速、鼓风动能,吹透中心,活跃炉缸;上下部制度合理搭配,提高煤气利用率;坚持高物理热,适当提高碱度,控制合理镁铝比范围,改善炉渣流动性;维护好高炉操作炉型;经济喷煤比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天铁6~#高炉使用湿焦进行冶炼后炉况发生波动,炉顶温度偏低的问题,通过优化高炉内部操作,控制熄焦时间,烧结矿提温,加强放灰管理等措施,提高了入炉焦炭的强度及入炉原料温度,使高炉风量及炉顶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焦比降低,产量提高,实现了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6.
以包头高碱度烧结矿和太钢高碱度烧结矿冶炼试验为依据,从六个方面作了对比分析。两种烧结矿的根本区别在于包头矿中含有较多的钾、钠、氟。由于碱金属和氟的循环富集,促使高炉下部的压差增大,软熔带上移。从两种矿石的碱负荷差异,计算出高炉碱负荷每增加1%,产量平均降低2.5%,焦比升高0.8%。为了改善冶炼包头矿的技术经济指标,防止结瘤,必须降低碱负荷和矿石的含氟量,同时还要在操作中采取排碱措施,保持炉况顺行。  相似文献   

17.
原料中的碱金属氧化物(K_2O,Na_2O)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循环积累,给高炉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炼铁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包钢高炉冶炼用的白云鄂博矿石,不仅含有较多的氟化物,而且还含有较多的氧化钾、氧化钠等碱金属化合物,致使高炉炉况失常,频繁结瘤,生产指标长期落后.1975年研究二号高炉结瘤时,就提出了“钾、钠在高炉中循环积累是导致高炉结瘤的重要原因”.从那以后,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特别是1980年开展炉瘤攻关以来,高炉工作者对碱金属在高炉中的行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1980年以来由于原料中碱金属含量不断升高,高炉碱负荷从吨铁8公斤升高到12公斤以上,而高炉主要生产指标不仅没  相似文献   

18.
西昌3座1750m~3高炉入炉原燃料中有害元素含量较高,导致了高炉煤气管道结瘤堵塞、风口破损、炉缸堆积等事故,破坏高炉顺行,劣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采取调整炉料结构、加强原燃料质量的过程管控、调剂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高炉保持了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未出现大幅下滑。生产实践表明,维持最大风量、稳定炉温、控制压差、降低冶炼强度以及改善造渣制度,有利于有害元素的排放,减少其循环富集,保证炉缸工作的均匀稳定和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承钢4#高炉冶炼钒钛矿风口上翘严重的原因,认为主要是锌元素及碱金属对风口组合砖的侵蚀、膨胀造成的。结合承钢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高炉定期排碱制度,排碱期间烧结矿停配除尘灰、瓦斯灰,从原料上降低碱金属配料;同时高炉炉渣二元碱度控制在1.05~1.1,降低有害元素入炉负荷;"高风速、高动能保持炉缸活跃",保证有害元素及时排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了造成风口上翘的有害因素,保证了高炉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0.
我厂使用的白云鄂博矿石中氟、钾、钠、稀土等元素含量较高,给高炉冶炼造成了很多的困难,通过二十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在原料准备、工艺操作和设计、筑炉、设备各方面采取了适宜的措施和改进生产指标和经济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其 中,高压水螺旋铜管风口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用,有效地改善了高炉的生产条件,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果。一、风口大量破损是包钢高炉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矿石的特殊性,高炉冶炼过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