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规划逐渐由增量阶段过渡到存量阶段,现有绿地空间不足以支撑市民对城市景观环境感官美和体验美的双重需求。文章基于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街头绿地的空间属性、环境构成等进行探讨,阐述了街头绿地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优势,探索其景观环境感官体验和美学价值的改善方式,提出了从景象、体验和意象三个层次出发的景观环境营造策略,为城市绿地空间一体化进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造城市老公园,使其环境优美宜人,满足老年人休闲、散步、驻留、娱乐和冥思的空间需要。从老年人的感性需求出发,关注 老年人的视力模糊、目光迟钝、听力下降、警觉力和记忆力衰退、动作迟缓等行为特点;以老公园改造户外景观环境的人性化、弥补 性和可持续性设计为出发点,对城市老公园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城市老公园创造老年人的老幼 和乐、休闲、娱乐、冥思和庭院主题的设计构成要素,从而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安宁便捷的城市老公园休闲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但是,以往的公园改造普遍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充分重视,致使改建后的公园在使用中效果不佳.针对沈阳市青年公园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工作日、休息日和节假日中天气晴好的日子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运用使用状况评价法(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公园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营造文化氛围,健全服务设施,增设植物景观,无障碍设计,环境管理维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中,理解与把握城市景观格局信息至关重要.本文以海淀区2006年ALOS卫星为研究数据,运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获取景观类型分布,选取景观分维数、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指数来定量描述海淀区的景观格局.研究表明海淀区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景观类型面积所占比例差异大,人为作用影响显著.居民地及工矿用地景观和耕地景观构成海淀区的景观基质,道路交通景观构成廊道景观,林地景观相对较稳定,而水域景观和草地景观受人为干扰严重,需要加强管理与规划.  相似文献   

5.
沈阳的民俗特色街区散布于各个行政区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沈阳城市富有生命力的场所。研究以沈阳西塔街为例,对民俗特色街区景观文化的艺术表达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保护民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正确表述并传承景观文化基因、塑造具有现代魅力的民俗文化特色街区。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园景观建设是城市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798艺术区是国际艺术文化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对我国其他城市创意产业园景观重塑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追溯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历史,重点论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塑城市创意产业园景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园景观重塑提供参考与借鉴,进而推动城市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景观的重要类型是景观生态学和湿地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湿地公园景观服务定量研究于湿地的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服务定量研究的数据需求和3S技术,以滇池湖滨湿地公园为例,提出以景观服务为应用导向的湿地公园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构建湿地公园数据库概念模型与逻辑结构,并对数据库中各子库进行详细设计,探讨滇池湖滨湿地公园景观服务数据库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的问题,以武汉市为研究区,使用高分2号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公园景观类型,同时基于2016年7月23日Landsat-8 OLI影像,采用IB算法(image-based method)反演得到主城区地表温度,对研究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园内部不透水层地表平均温度最高,为36.19℃,而林地、草地和水体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均低于30℃,其中水体平均温度最低,仅有27.57℃;公园内部林地、草地和水体上空形成明显低温集聚区,而不透水层地表上空易形成高温集聚区;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幅度与公园中林草地面积、林草地景观聚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不透水层面积和景观聚集度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对于城市公园规划选址、公园内部景观结构设计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水还能让人感受其动的喧嚣、静的平和,以及柔弱的晶莹清爽。在景观诸多构成要素中,水是最具吸引 力的一种景观构成元素,水体可以独立形成景观艺术品,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等组合共同形成独具风格的景观艺术作品。 早期水体景观多与艺术形体相搭配,特别是与观赏性较强的雕塑进行组合,所形成的水体景观装饰性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同 时也拉近了水体与人的互动距离,让人们能够亲近和接触水体景观。水体在城市景观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 都表现为水体景观的实用性、装饰性方面。  相似文献   

10.
柏林是一个平静、深沉和美丽的城市,这些气质集中的体现在她的街道景色上。柏林的街道充满了平等、尊重与活力。这些 特征都是至美的体现,也是对街道空间艺术美感的最佳诠释。这样的城市街道氛围让人能够感到由衷的自由和愉悦。柏林街道空 间的植物艺术、道路艺术和街头艺术无一不体现着这个城市艺术格调的高雅。在柏林,艺术不再只是美术馆、博物馆里僵硬的展 品,它被应用到了城市景观的方方面面,也为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提供了艺术熏陶和教育的氛围。这便是艺术的本质需要和艺术真 谛。柏林街道的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柏林人对街道文化艺术的态度对中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计算机仿真》2020,37(4):229-233
针对当前景观布局特征三维智能标定方法准确性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Facet模型的城市沿线景观布局特征三维智能标定方法。首先,模拟城市景观产生的透视效果,根据透视投影将景观变换到屏幕坐标系中,利用几何变换矩阵对城市三维景观图形的几何变换进行讨论,并计算双眼生理视差,采用漫游技术对城市沿线景观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增强用户在城市三维景观中视觉的沉浸感,获得景观图像的旋转矩阵;其次,通过获取城市三维景观的空间坐标来分析和查询城市景观信息,并对三维景观地形图展开空间分析,能够查找到景观中任意点的地面空间坐标;最后通过构建Facet模型来实现对城市沿线景观布局特征的三维智能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城市沿线景观布局特征进行三维智能标定时,提出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完成对景观局部特征的标定,还具有较高的效率,验证了提出方法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市景观的色彩入手,观察城市景观的色彩特征,研究城市景观的色彩规划与设计。并以天津城市景观的色彩研究为例,指出了天津城市色彩是红色系的人文色彩和无色系的国际色彩,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了天津城市色彩的设计定位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着重探索满族民居作为满族文化的符号,在塑造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构成等方面的优秀思想,挖掘其蕴含的乡村景观价值,从本质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满族民居文化的艺术精神;对传统满族民居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为规划、设计具有满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线性景观是景观设计学中的一个综合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叠加形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文章以城市线性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构建城市线性景观进行探索研究,总结线性景观对于景观设计学的影响,并在线性景观构建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理念的背景下,传统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设计者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充分认识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的重要性,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创建出艺术特色区域、运动特色区域与旅游特色区域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以及休憩的空间氛围,不仅要保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美观性,还需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为其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性"是观念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性,纪念性公园景观的本质"纪念性传达"中存在着诸多"非物质性"因素。文章通过研究观念艺术中的"非物质性"与纪念性景观设计之间的耦合关系,论证发现"非物质性"从脱离物质载体消解自身本身物质性、创作手法等方面对纪念性公园有着明显的启示,其启示超于表层,涉及到思想观念等非物质层面,指导纪念性公园景观走向"非物质性"。  相似文献   

17.
王云才  韩向颖 《系统仿真技术》2007,3(4):238-241,237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研究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研究领域,是理性规划的重要尝试,也是城市景观科学规划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在探讨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的典型图示,并进一步探讨了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评价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并指导规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中山公园为实地考察和调研地点,使用状况评价法(POE),以发放调查问卷、记录和访谈等形式,对公园游客的基本情 况,使用满意度评价及需求,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以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沈阳中山公园作为沈阳市代表性的文化娱 乐公园,能够提供给游客文化展示、游憩休闲、运动健身、集散等活动场所,公园内游客行为类型丰富,特征鲜明。研究认为,中山公 园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丰富的植物景观,健全人性化服务设施以及管理维护公同环境,使公园建设更加符合游客行为特 点和需求,并充满个性,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快速建设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城市绿色环境景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贯穿这一理念,文章主要简述了城市景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发展趋势、分类研究和应用实践,对它的特征特性、构成元素以及作用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将其放在人居环境中展开论述。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必须要懂得因地制宜的利用原始自然优势、创新景观生态系统以及重视绿色材料的使用等方式,从而实现资源生态、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纪念性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情感表达的渴望与诉求。它承载着延续城市历史,唤醒 公众记忆,传播地域文化等精神内涵的功能,体现了园林的精神属性,满足了人类对于各种经验和记忆的追求。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城市公园纪念性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各影响因子及其权重,并对沈阳市中山公园进行问卷发放,对其纪念性景观现状进行评 价,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可取之处,对于今后此公园的发展和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