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7,(1)
针对传统的公交站牌的缺陷,采用Cortex-A8架构的S5PV210处理器对智能公交站牌系统和基本外围电路进行了总体设计。智能公交站牌具有预测车辆到站时间、显示车内拥挤程度和公交车实时位置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状问题调研出发,结合乘客意愿调查,找出公交站台存在的问题及乘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公交站台设置与设计优化方案,包括通透式候车亭、结合绿化候车亭、反向候车亭的设置,站名、线路名、线路图、时刻表、电子站牌、休息座椅等的设置,消除公交车与自行车冲突的岛式站台设计等,为今后提升公交站台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正>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物联网和超高清视频技术的智能公交站牌系统项目实现公交车动态信息共享以及多媒体视频分发播放功能,车载端和站牌端接入云端服务器,使智能站牌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以及良好人机交互功能,实现公交车、站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综合联动,主要解决城市公交系统普遍存在的候车时间长、体验差的传统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本系统是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以期实现公交车的人员需求统计、辅助驾驶、智能调度、智能监管等服务。乘客可以实时了解公交车以及周围环境的状态,以实现对公交车内的设施的智能操控;指挥中心能够智能调度指挥各个在岗的公交车,实现公交远程监控、调度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
<正>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公交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公共设施,现有的一些功能简单的报站、公交站牌等功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公交车站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便捷成为人们的最大的需求。智能公交站牌的设计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便利、而且还能让人们成分利用等公交车的这段时;因此,智能公交站牌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公交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公共设施,现有的一些功能简单的报站、公交站牌等功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公交车站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便捷成为人们的最大的需求。智能公交站牌的设计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便利、而且还能让人们成分利用等公交车的这段时;因此,智能公交站牌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2)
为了提高公交车加油站利用率,针对不同公司公交车加油站资源共享化。本论文提出基于Web的公交车辆用油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各加油站提供公交车辆油耗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服务。研究结果表明,该信息化系统替代了传统加油信息录入方式;为企业有效地减少油料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油料在使用中跑冒滴漏,为公交车的能耗成本核算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一种公交车客流量大数据采集系统来实现对公交车大数据的采集,从而为进行公交车线路优化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实验表明,公交客流量统计装置可解决目前公交客流量统计装置均存在的安装困难、器件容易磨损、安装后影响乘客正常通行以及统计数据精度低等缺点,且该装置生产成本及维护成本较低,并将多种元件进行集成,外观小巧,可实现无损安装,便携性大大提高,具有蓝牙功能,可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为公交客流量调查人员提供一种更为方便的客流量统计手段。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公交981路车的全球卫星定位(CPS)调度系统8月起正式启用,乘坐这路车的乘客可以在车站的电子站牌前知悉车在哪一站,以便选择等车还是换乘其它车。这一调度系统使营运车、调度室、站点的信息沟通依靠新开通的上海移动数据通讯网解决。有了这一系统,乘客能及时了解车辆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6)
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还很不完善,双语播报系统大多只使用在经济较发达城市。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分析了黄山市公交系统播报现状,发现当前黄山的公交车站牌、公交的报站、众多的公共交通标志都是单一的中文,这给黄山的深入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本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了黄山的发展前景,提出了黄山市城市公交英汉双语播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2)
<正>我现在每天必乘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公交车就像我的保姆,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当然,公交车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保姆,而是所有乘客的。自从我过上乘公交车上学、放学的生活,每天就像闯关似的。瞧!我现在正急匆匆地赶往公车站牌。  相似文献   

12.
在寒冷的冬季,电动车、自行车一族少了很多,公交车站牌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候车辆的景象却成为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赶公交、挤公交,人们似乎更在意的是能否坐上车,却往往忽视了等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何为BRT     
《市政技术》2005,23(6):354-354
BRT(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是介于传统公交模式与轨道交通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方式,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实际效果较好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在BRT系统中的公交车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系统获得独立的道路使用权;通过车载G PRS定位系统终端与交叉路口的信号灯相连接,为公交车在交叉路口提供通行优先权;BRT系统中的站台与公交车车厢地板等高,乘客买票进站后就可迅速上车,保证BRT和轨道交通一样快速准点。摘自《城市道桥与防洪》何为BRT  相似文献   

14.
公交站台乘客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将为乘客出行提供较全面的服务信息,减少乘客选择公交的盲目性,发挥站台的信息服务作用,方便出行.数据库系统是信息服务系统的核心.分析了公交网络的结构特点和实际公交网络的表达方法,建立了公交信息数据库及其关联关系,分析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的基本方法,在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完成了应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7月5日杭州公交车纵火案、7月11日长沙公交车纵火案、7月15日广州公交车爆炸案,10天内3个城市遭遇公交事故,公交安全越来越引起市民们的关注。近日,不断有读者向本刊科普热线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乘车过程中发现的公交车安全隐患,并向本刊求助,乘坐公交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刊总结了一些公交车安全隐患,希望与您共同规避。隐患一站台上,车跑人也跑【危险系数(?)】一般情况下,公交车站台乘客密集,而站台前方就是快车道,大家等车的时候就不免经常会站上快车道"翘首以盼"。一旦车辆进站,人群不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乘客公交出行特点的研究,明确了步行距离是决定乘客是否乘坐公交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区域交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公交站覆盖距离。围绕成熟居住区特点,对公交车的停靠时间、公交站的泊位方式、公交车站有效泊位需求进行分析,找出现有公交站设置的弊端,在分析人流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扩大乘客覆盖率的公交站点设置原则,构建合理距离内符合公交车停靠特性的车站设置模型,运用泊松分布原理分析实际案例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满足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车需求的基础上增设公交站点,扩大公交站的乘客覆盖率,便于乘客出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回放自今年杭州、广州公交车纵火案后,公安部7月16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公安部要求严打严防地铁公交严重暴力犯罪,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防暴设施和器材。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安全公交举措。也许某一天早晨,在匆匆上班的路上你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公交车司机都开始佩戴写有"安全员"、"安检员"字样的红色臂章了!在火车站、人民广场等关键站点和一些公交起点站,甚至还有安全员手持金属探测仪,对上车乘客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3日,上海的天气依然持续闷热。马路上,各条线路的公交车也和往常一样,载着乘客穿梭于城市之间,提供着公共交通的安全、便捷和价廉。山阳2路,是上海众多公交线路中很普通的一条,它往返于金山石化汽车站和山阳小学,隶属于上海金山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四分公司。这天下午,一件让人点赞的事情,就在杨勤林师傅所驾驶的山阳2路公交车上发生。公交车司机"拒载"乘客?13日下午,单慧敏和父母从金山城市沙滩出来,站在沪杭公路戚家墩路站的站台等车,一辆公交缓缓进站,这辆车正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报道,一组乘客在北京晚高峰期间爬窗户挤公交车的照片近期在网上疯传。 蹬轮胎、扒窗户、托大腿、拽胳膊勾勒出了乘客“人在圃途”的尴尬与无奈,同时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首都公共交通的讨论。北京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了“世界最大地面公交车队”,却仍然出现如此“盛况”,实在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0.
包天鹏 《建筑知识》2014,(3):23-23,39
信号交叉口的公交站台设置,是城镇交通公交站台设置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保证城市交通通畅的关键因素。如果在信号交叉口设置的公交站台不合理,会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造成一些乘客、公交车和其它车辆之间的交通冲突。针对信号交叉口的三种不同公交站台设置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之后,可以为信号交叉口公交站台的设置,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选择适合的信号交叉口公交设置方法,保证城市交通的通畅,促进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