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本试验针对锅炉过热器、再热器部件中的珠光体钢承压件与奥氏体钢非承压件焊接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用R317焊条和A307焊条焊接珠光体钢(12Cr1MoVG)和铁基奥氏体不锈钢(1Cr20Ni14Si2)接头,对焊接所形成的熔合区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研究分析。经研究得出,珠光体钢承压件+铁基奥氏体不锈钢非承压件异种钢焊缝选用珠光体钢焊材更有利于保证产品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高参数和低排放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大力发展,相应地对电站设备中的金属部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这些机组的受热面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为数较多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如铁素体钢T91和奥氏体钢TP347H异种钢焊接接头。由于异种钢焊接接头处经常会发生开裂等早期失效现象,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性能分析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奥氏体钢TP347H和马氏体钢T91异种钢焊接接头,试验研究了接头各微区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能谱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异种钢焊接接头在长期高温、高压状态下安全运行以及其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宏观检查、拉伸试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锅炉后屏再热器12Cr1MoV钢与TP304H奥氏体钢异种钢接头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Cr1MoV侧熔合区为接头的脆化和断裂薄弱区,熔合线上的富碳层和楔形缺陷导致焊缝形成裂纹而泄漏。另外,12Cr1MoV和奥氏体钢焊缝金属线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在焊缝界面附近出现的明显热应力对裂纹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种钢焊接接头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失效的问题。通过对12Cr2MoWVB(钢102)与TP347H不锈钢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钢102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和过热区组织的分析,并对该区域的碳化物经过不同时效时间之后聚集长大的情况的研究表明:现场运行中在应力及温度的作用下,最终将造成该区域晶界或晶内碳化物不断析出和长大,连接起来可能形成微孔引起失效。  相似文献   

5.
利用谢弗勒尔组织图对南海发电厂SA213TP304H与SAT22异种钢接头的焊接组织进行分析,制订出合理的焊接工艺,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与贝氏体耐热钢焊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早期失效问题,对运行近4万h出现开裂失效的TP347H与12cr1MoV异种钢接头,进行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和微区元素成分能谱分析等内容的试验测试,发现了焊接接头中合金元素的迁移和硬度的分布规律,经研究分析,确认早期失效是由于熔合线附近区域的应力水平较高并与机组运行中的交变热应力、炉管内气流波动引起的振动应力等相叠加,使焊接接头的熔合线附近受到了应力幅值较高的交变载荷的作用而产生的低周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7.
王然 《电力建设》1999,20(1):17-20
异种钢焊接接头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失效的问题。通过对12Cr2MoWVB(钢102)与TP34H不锈钢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钢102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和过热区组织的分析,并对该区域的碳化物经过不同时效时间之后聚集长大的情况的研究表明;现场运行中在应力及温度的作用下,最终将造成该区域晶界或晶内碳化物不断析出和长大,连接起来可能形成微孔引起失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某电厂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异种钢焊接接头失效的基本情况,通过宏观形貌、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试验对12Cr1MoVG与TP347H的异种钢开展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为末级过热器集箱接管座与下连接对流过热器管焊缝熔合线处,约占管径整圈80%;部分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胀粗,内外壁有较厚的氧化皮生成,金相组织出现碳化物析出等老化现象,符合长时过热失效的特征。由于异种钢接头焊接接头(特别是奥氏体类焊接接头)与低合金钢母材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过大,导致焊缝与母材结合面附近热应力增大,产生应力集中效应,造成焊缝开裂在膨胀系数低的低合金钢侧。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的焊接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福才 《黑龙江电力》2002,24(4):270-272
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以铁素体钢的焊接性和焊接工艺性,分析了异种钢焊缝失效的原因,认为选用镍基材料作为焊接材料可延长异质接头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以TP304H、TP347H为代表的奥氏体不锈钢与以T91、T22为代表的马氏体和珠光体型耐热钢组成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在国内外电站的应用情况及运行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问题,如焊接接头组织老化、力学性能劣化、熔合线附近氧化缺口的生成以及管子内壁氧化层厚度增大等;并介绍了现场无损检验、割管取样实验室评估和管子内壁氧化层厚度现场测量等三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S30432奥氏体钢管喷丸强化形变层组织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30432钢管样的内壁喷丸强化形变层,采用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硬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强化形变层表面状态、形变组织、显微硬度及其氧化特性的分析研究,并依据喷丸层形变组织形态特征的差别将强化形变组织分为单滑移层、多滑移层和碎化晶层3层。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效果主要取决于碎化晶层和多滑移层的发育程度,尤其是取决于碎化晶层的发育程度;喷丸处理可以提高奥氏体钢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焊缝超声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强  陈大兵 《华东电力》2005,33(3):35-37
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找出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超声探伤的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得出可用超声波对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探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0Cr18Ni10Ti奥体不锈钢焊接性较好,但大厚件焊后稳定化热处理后易产生裂纹。针对实际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两种焊接工艺,试验了酸、碱性焊条对裂纹的影响,并测试了力学性能,证明利用碱性焊条焊接0Cr18Ni10Ti大厚件奥体不锈钢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的特殊性能要求,结合焊接工艺对SA508Cr3CL1钢堆焊不锈钢焊带进行晶间腐蚀试验,分析堆焊层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有利于提高焊带产品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应用于大型转轮的高屈强比高韧性铸造不锈钢的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后经过480℃退火处理后接头微观组织均为单相板条马氏体,接头拉伸性能良好,而接头焊缝区域的韧性较差;而经过590℃退火处理后,微观组织除板条马氏体外,在靠近热影响区的母材、热影响区存在少量铁素体。接头强度降低,而接头各区域的冲击韧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HR3C钢是制作超超临界机组受热面管道的新型奥氏体不锈钢。按照《DL/T868—2004焊接工艺评定规程》对拟定的HR3C钢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经过评定,证明拟定的HR3C钢焊接工艺是合格的,可作为HR3C钢实际应用的焊接工艺。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如果存在焊接热输入过大、层间温度超过100℃或焊缝背部未充氩等不规范操作,则易产生未熔合、焊瘤、气孔、裂纹等缺陷,因此建议采用规范的焊接工艺参数,避免焊接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站锅炉过热器管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问题,设计和研制了珠江体钢/镍基焊缝/不锈钢异种组合焊接接头及其专用焊接材料,对接头的高温持久及蠕变强度,高温组织变化及抗裂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FNA组合接头具有较高的高温持久强度和蠕变极限,可大幅度提高设备的服役寿命,是取代旧接头形式的理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论述了核设备在制造前 ,进行的不锈钢带极电渣堆焊试验。通过试验 ,选用了合适的不锈钢带极材料 ,确定了不锈钢带极电渣堆焊工艺参数及操作技术 ,满足了产品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锅炉受热面中,Super304H等新型奥氏体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结合铁素体钢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对新型奥氏体钢小径管进行分析及对比,指出其中的差异,并提出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有效检测新型奥氏体钢小径管焊接接头的探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