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洪泽县于2012年被水利部确定为中小河流整治试点县,该县也是淮安市唯一的省级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县。本文在综合考虑水利现代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县乡河道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科学的项目区划分、治理重点和长效管护措施。根据《淮安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骨干河湖整治达标率"是该市衡量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该规划方案的实施对顺利实现水利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徐委 《治淮》2013,(1):48-49
在《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江苏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指引下,《江苏省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出台。《规划纲要》为江苏省水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对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扣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政策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1 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 ,为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保障水利现代化是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基本实现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水利现代化的支撑和保障。最近 ,省政府同意广东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厅编制了《广东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这是广东水利建设的一件大事 ,也是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件大事 ,意义深远。广东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和《规划纲要》确定的广东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总体目标是符合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的 ,是切合广东水利的实际的。其内…  相似文献   

5.
正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将开工建设127项重大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其中水利是重要投资领域,吉林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河湖联通供水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20年末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吉林省水利规划总投资877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2%。《吉林省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2013,(24):120-123
<正>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率先"承载着江苏的现代化梦想。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与保障,其现代化建设要紧步跟上甚至适当超前。"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苏南等有条件地区及部分领域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今日江苏,在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的同时,也为全国的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7.
《江苏水利》2012,(8):5-6
5月8日,《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家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现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明确的目标内涵、总体目标与主要指标、总体布局以及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推进措施等内容解读如下:一、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水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印发了《广东省"互联网+现代水利"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精神,研究提出了今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为我省今后水利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将开工建设1 27项重大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其中水利是重要投资领域,我省西部地区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20年末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水利规划总投资877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2%。《吉林省水利现代化规划(2016—2030)》中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东水中引西调等九大水利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情与水利现代化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亚华  胡鞍钢 《中国水利》2011,(6):132-135,92
从中国国情分析视角指出,中国水利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明显快于预期,预计将在2030年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相应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水利应当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提前实现。建议中国水利现代化按"三步走"战略布局:第一步,新世纪之初的第一个10年是开篇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第二步,从2011年到2020年是攻坚阶段,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第三步,2020年之后是收官阶段,到2030年或更早时间全国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通过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论证了战略构想的可行性。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及早实现将有力支撑中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江阴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为进一步加快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依据《江苏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江阴市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充分立足水利工作实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建设原则,于2012年年初组织编制了《江阴市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2—2015年)》《水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着力服务兵团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筑牢水利基础,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一、水利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一是认真做好水利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完成了《兵团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兵团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十三五"实施方案》《兵团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规划》《兵团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兵团水土保持规划》等十多  相似文献   

13.
洪国增  游益华 《江苏水利》2011,(9):11-12,15
今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以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4.
黄柏青 《中国水利》2011,(24):79-79
2011年,在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广东水利迈开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一是精心绘制发展蓝图,科学谋划水利未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科学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良性发展的城乡水利保障体系、统一高效的水利行业管理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创新务实的科技信息化与人才队伍体系,到2015年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按照水利部推进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湖北省汉江流域,江苏省、北京市,以及宁波、大连、青岛、无锡、苏州、绍兴、中山市等10个试点地区编制完成了水利现代化规划,对本地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 一是提出了水利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各试点地区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2015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结合各地实际提出了力争通过5~8年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二是明确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各试点地区把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基本建成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等四大体系作为基本内容,结合各地实际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三是建立了水利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灌区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符合国家"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成都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增强水利服务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现代化水平,基本建成全域一体的农田水利监管信息系统。为实现成都市"十三五"水务规划发展目标,采取示范引领、分步推进的策略,优先选择条件适宜的典型灌区先行开展灌区现代  相似文献   

17.
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对水利现代化实现过程进行再认识和评价。从资源需求保障、环境需求保障、生态需求保障、安全需求保障四个维度,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综合评价1980—2050年的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从评价结果来看,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呈现S曲线变化,并且快于之前的预期。至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超过75%,其中资源需求保障度与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超过90%,但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相对滞后,实现程度约为60%左右。展望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分别达到91.4%、97%、100%。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可望在2030—2035年之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在2050年之前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成海峡西岸繁荣带,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全省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利现代化,必须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实现全省现代化起支撑和保障作用。要推进福建水利现代化建设,必须调整治水思路,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科技兴水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水利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提出围绕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做好治水兴水工作是重要基础和支撑。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的重大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叶健 《江苏水利》2011,(6):7-8,11
2011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江苏省委、省政府以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水利部决定开展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确定了江苏省作为唯一试点省份,苏州、元锡两市作为7个试点地级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