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淤积严重、断面形态遭到破坏、水质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了河道护岸和堤防、河岸植被生态设计理念和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方法。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邢台市河道治理情况分析,原来采用河道硬化的治理方法有利有弊。按照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邢台市河道治理注重自然、生态,可开挖人工湖、湿地公园和人工渠道,形成城市水网,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措施。对河道斜堤重新设计,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聚集地;采用先治理后修复的原则,对水质以及底泥治理实现河道修复,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栖息环境;使用水生植物吸附作用以及生态群落净化作用,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完成城市河流生态治理。为保证设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模拟环境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恢复了河流生态系统,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水文化、景观、管理、安全以及水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城市河道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堤坡设计、河道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治理方案;为完成城市河道治理和实现生态系统修复引入生态群落净化与水生植物吸附作用,通过仿真模拟河道环境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拟定的生态治理设计方案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环境,可为城市河流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樊强 《治淮》2023,(4):50-5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受到较大影响,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危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健康和谐的水生态体系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对城市河道的整治力度也日益加大。很多针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维护治理、科学保养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成型,并逐步应用于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工作中。通过深入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方法,推动相关技术和理念的优化完善,可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维护治理、科学保养提供技术支撑和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河道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城市水系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城市河道的治理,介绍了城市河道现状及国内外河道整治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河道生态护坡、景观设计、水质修复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安市城市河道所存在的问题,从实施水质净化、防洪治理和水景观开发三方面进行探索,为西安市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提出治理对策。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西安市城市河道建设达到了构建生态堤防、重现长安八水新格局和河流水质变清等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西安市城市生态治理经验,为其他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十堰市城区的马家河河道为例,介绍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堤岸工程设计及生态修复工程等,分析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思路及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实施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揭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河道治理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鸿  刘媛  李婧 《西北水电》2015,(1):12-15
城市化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限制性因素。在分析总结城市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原则和目标,从岸线形态修复、河床断面恢复、水质改善与净化、生物栖息地重建、河道景观构造等方面提出修复城市河流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城市河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后期开始,北京同其他一些城市一样,进行了大量的"河道衬砌"即在河底和河岸铺以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代替天然泥土,阻止了河水渗漏,河道生命从此被扼杀。对这些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作者的责任,但是,许多河道两岸已经被城市建设用地束缚,如何对这些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多自然河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笔者通过对北京北护城河治理的设计,采取双层河道、直墙改缓坡、软体护岸、渗透路面等一系列新技术,较好地协调了防洪、生态、景观的关系,并把北护城河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北护城河将以一条生态河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逐渐意识到河道其他功能的重要性,如生态、景观、休闲和旅游等,生态治理成为当前河道治理的必然趋势,应该根据河道岸坡的实际特征,综合考虑水利、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制定合理适宜的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文章主要对城市水生态修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滕兆国 《中国水利》2013,(Z1):17-19
结合在北京市朝阳区河道治理工作中的实践,对朝阳区改善河道水质、改变河道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等多个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已经实施的工程,列举了实施工程案例,展现了朝阳区在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结合近年的工作,对河道治理、河道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指出了在河道治理、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河道水质的问题、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误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尝试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今后朝阳区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人工生态系统应用在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体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实现水利功能与生态修复的统一。文章从水利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应用人工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康勇 《北京水利》2014,(2):59-62
河道生态治理作为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水源保护地河道治理规划,对形成生态良好、水质优良的水源保护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地河道生态治理规划为例,介绍了水源保护地河道生态治理规划思路与方法,从生态保护、生态防护、生态修复、水质保障以及规划保留区5个方面提出系统规划措施.以期为水源保护地河道生态治理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人工浮床在城市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先期治理方案中的有效手段,解决了城市中小河道难以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局限性,为以后通过人工恢复沉水植被,放养水生动物,建立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创造了条件。上海市徐汇区的应用实例表明:沉水植物已部分修复,整个水体水质逐年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水体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在城市河道的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先期治理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环境正在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为了确保两岸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改善两岸人居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凉水河子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可以提高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起到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的作用。工程建成后,河道以其原生态的景观可促进北票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宣传和弘扬北票城市理念,提高当地居民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以及生物物种等方面的修复。文中通过分析现有城市河流生态破坏现状及其成因,在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上,结合湖南张家界索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分析说明河流生态修复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是今后城市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已经被专家和新一代水务工作者所认同,但目前还缺乏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在设计方法和施工工法上仍需要做大量的探索。通过对清洋河的治理,实践了多种生态治理的方法,实现了“防洪排水、园林景观、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且治河成本大大降低,为今后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