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5~2014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数据资料,从江西省水资源量、供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等指标入手,分析了江西省近十年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江西省近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偏少,供用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收集2007至2016年10年间新疆供水量、用水量及主要用水指标,分析研究近10年新疆供用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新疆各地区现状供用水结构及用水指标,结果表明:全疆供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表水为其主要水源,用水结构中第一产业用水量占比较大。由于水资源分布及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全疆各地用水指标差异较大,以此为新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用水大户变身节水大户农业向来是用水大户。然而,翻看最新发布的"节水榜单",农业用水的表现十分抢眼。《2016年水资源公报》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国用总量减少63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84.2亿m~3,工业用水量减少26.8亿m~3,生活用水量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分别增加28.1亿m~3和19.9亿m~3。事实上,灌溉用水约占农业用水的90%。在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7~2006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汇总资料,分析了流域的水资源量、供水量、用水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依据计算的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平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分析了各用水指标的变化情况.长江流域近10 a水资源总量比常年稍偏多,供、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近10 a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西南诸河近10 a水资源总量与常年持平,供、用水量总体也呈缓慢上升趋势;近10 a人均占有水资源量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20年长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20 a 来水资源公报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及二级支流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废污水排放和河流湖泊水质变化情况,提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用水总量增幅明显减缓,到2007 年以后,用水总量趋于稳定; 农业用水基本稳定,工业和生活用水增加; 万元GDP 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显著下降,用水效率增加; 废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河流和湖泊水质改善不明显,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该借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加强点源治理基础上,更加重视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6.
辨析区域用水结构特征,对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等方法,对甘肃省各区域近10 a来用水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均衡差异性、主要用水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和净灌溉用水量)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用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基尼系数均>40%,超过了“警戒线”,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生态环境用水、农业用水空间分布相对合理,但仍未达到“空间均衡”的治水目标;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总体呈现出由类型用水量较大区域主导的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结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雪婷 《陕西水利》2024,(3):116-117+121
西咸新区是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区域供用水量分析对西咸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定量分析西咸新区近5年来供水量、用水量及主要用水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供用水结构变化趋势。揭示不同阶段供用水量的变化规律:供水水源由地下水逐渐转变为地表水和其他水源;用水结构从农业用水为主逐渐转变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提出重点打造节水农业,开展工业节水模式,提高居民生活节水意识的建议,可为西咸新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1-2010近10年来陕西省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的结构变化,并引入信息熵的方法对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阐述了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分析表明:陕西省用水总量近十年来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年均增加0.61亿m3;农业用水量和比重都在下降;工业用水总量变化较缓;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呈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水利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m~3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3%和2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用水需求持续增长,水资源供  相似文献   

10.
谷桂华  朱文祥 《人民长江》2018,49(17):52-56
基于C.E.Shannon熵理论,采用信息熵和均衡度指标对玉溪市的用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玉溪市的年均用水总量为86 533万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结构比例分别为59.0%、28.7%、10.0%和2.3%;全市用水总量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总体上也是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生活用水量为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用水量为波动无序的状态;全市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上为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波动式变化,全市用水类别结构正在向均衡状态演变和发展;各县(区)的用水结构信息熵的差异不大,区域用水比较均衡。针对上述情势,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工农业结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引用信息熵计算模型,分析2004年~2014年吐鲁番地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用水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用水总量2004年~2009年上升较大,变化幅度也明显较大;2009年以后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年均增加0.364亿m~3;农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工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呈现继续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域用水结构变化对于区域可持续用水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江西省2011-2020 年水资源量以及用水数据,运用信息熵理论研究江西省用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011-2020 年江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703.17 亿m3;(2)近十年来江西省用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工业以及农业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活、城镇公共以及生态环境用水量呈增长趋势;(3)近十年江西省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全省用水结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重庆市2005~2014年供用水结构、主要用水指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2014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供用水结构,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市近10年供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1年后呈下降趋势;地表水是全市供水水源的最主要类型,其中提水工程占主导地位;全市现状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供水均以提水工程为主,工业是最大用水户,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则以蓄水工程供水为主,农业是最大用水户。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省滇中新区为例,采用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分项需水预测法,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确定新区的需水总量,并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符性、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符合性、用水结构合理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认为,滇中新区的需水预测和合理性分析方法得当,具有较好的典型性,能够为今后同类项目尤其是云南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长江经济带用水结构演变特点,根据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3—2020年用水量变化,采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的理论方法,分析其用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工业用水比例下降,生活、生态用水比例增加;用水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均呈上升趋势,用水系统均衡性增强。在空间尺度上,长江经济带下游用水系统均衡性最高,其次是上游、中游。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预计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可能会减少,农业用水量不会有大幅上升,其占比将继续减少。预计工业用水量可能会减少,占比依然下降;生活用水量会继续提高。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有工业生产总值、GDP、节水灌溉面积、万元GDP用水量4个因子,其贡献率占96.844%。研究结果对长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年总用水量5548亿m~3,农业用水占64.6%。与2003年相比,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m~3,其中农业用水增加153亿m~3。经过多年的农业节水建设,农业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但迄今为止农业仍旧是用水大户,促进农业节水,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社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城市用水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城市可持续用水,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有重要意义.基于南昌市2005~2014年水资源公报的用水量数据,采用信息熵理论和均衡度方法分析用水结构演变规律,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因分析法分析南昌市用水结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南昌市用水结构体现在农业用水量较大,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次之,生态用水量较小;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上升趋势;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子为用水结构演变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结构性缺水,新疆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激增的双重矛盾。一方面根据国家确定的新疆2030年水资源526亿m3的总量控制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现状用水量590亿m3,超出总量控制目标较多;另一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用水结构极不合理,农业用水量占各业用水总量的95%,用水效率用水效益低;三是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近10年用水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1999~2008年福建省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等用水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福建省用水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2.52×108m3;农业用水量及其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工业用水量及其所占比重递增,生活用水量增长缓慢,比重基本不变。用水结构的变化和全省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节水灌溉面积增加是农业用水减少的主要原因;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共同促进了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平的提高对工业用水具有负驱动作用;人口增长是生活用水逐年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