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
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仿真子系统作为下一代网络(NGN)多个业务控制子系统之一,其实现架构主要有两种方式:基于呼叫服务器的方式和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文章对这两种方式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核心架构、业务实现方式和演进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国内电信网络的发展和现状对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以SIP(会话启动协议)作为主要呼叫控制协议,支持用户移动性管理,支持接入终端多样化,拥有开放灵活的业务环境,被认为是未来宽带业务的控制核心和实现FMC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理想架构。对IMS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IMS和软交换的相互关系,并给出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引入IMS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IMS出现的背景,以及3GPPIMS、TISPANNGN和基于软交换的NGN,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IMS来分析如何实现网络的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二、IMS出现的背景三、3GPPIMS四、TISPAN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7.
自从3GPP在其3GR5标准中提出了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以来,人们对IMS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可以说,IMS的出现,给本已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技术方面达成的共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整个电信网络的演进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将通过分别介绍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情况(见本刊2005年第6期),IMS出现的背景,3GPPIMS,TISPANNGN,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来讨论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解决方案是实现固定移动融合(FMC)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从电路交换方式向IMS方式的过渡和演进。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解决方案采用IMS控制模型,通过在IMS域中引入VCC应用,对语音呼叫进行控制,实现语音呼叫的连续性。基于IMS的VCC解决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移动网络的前提下,实现固定移动融合。  相似文献   

9.
自从3GPP在其3G R5标准中提出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来,人们给予了IMS极大的关注。从众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到全球通信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无不在研究IMS及其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下列几部分的介绍,来解读IMS、软交换和NGN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IMS如何实现网络融合,并讨论在这个新情况下电信网络的演进思路。一、NGN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6期P39-P42);二、IMS出现的背景(见现代通信2005年第7期P42-P44);三、3GPP IMS;四、TISPAN NGN;五、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架构;六、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七、固定和移动融合与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10.
一、IMS系统特点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和ETSI认可,纳入NGN的核心标准框架,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IMS是-个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此外,IMS还具有普通业务采用归属服务控制,接入独立,业务、控制、承载层完全分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MS技术的逐渐兴起,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挑战。与IMS相比软交换更适合于实现传统的窄带话音业务,因此软交换后续的发展应该定位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上继承和发展传统语音业务。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软交换可以应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长途网以及网络智能化改造当中,同时软交换的一般网络架构也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TISPAN IMS的网络框架和功能结构,分析了TISPAN 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并对TISPAN IMS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13.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proposed by 3GPP embodies an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 fabric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with 3G technology. IMS has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 in both teleco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ies as the core technology for Fixed-Mobile Convergence (FMC). In terms of network convergence, IMS integrates Internet IP, Softswitch and cellular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With respect to service convergence, it incorporates open Parlay/OSA technology and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As to management convergence, it combines management and policy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telecom network and IP network.To cope with a grim challenge from the Internet, al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are interacting to push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MS. A common IMS, proxy service and managed P2P service ar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NGN的演进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起因、定义和特点,分析和比较了狭义NGN及可支持多种接入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结构以及将移动网络、固定网络和Internet融合的广义NGN。重点介绍了广义NGN的通用模型和网元的基本功能,说明NGN的演进是电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NGN领域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电信运营商在NGN的策略方面有一些调整,软交换、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不再是运营商关注的唯一重点,运营商更多地考虑了核心、接入层面的数据传送技术来构架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在业务层面,运营商根据自身的市场、网络和用户状况发展基于家庭网络的增值业务、网络电视(IPTV)业务等。2009年高速宽带将是NGN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陈由甲  蔡坚勇 《通信技术》2010,43(10):75-77
目前,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正从传统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衍化。在IMS这个全新的网络构架下,如何实现与传统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的互通成为目前网络转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阐述IMS网络的系统架构入手,通过典型的呼叫实例分析,探讨从IMS终端到PSTN终端的呼叫流程。着重分析互通过程中各IMS网络功能实体的详细作用,以及会话发起协议(SIP)与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之间的转换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蒋林涛 《世界电信》2005,18(7):22-26
下一代网是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推动的,将是一个以商业运营为其主要目的的网络,完全不同于没有明确商业目标的Internet,探讨了下一代电信业务网,说明目前研究比较多和深入的是下一代基于会话的电信业务网。指明软交换机是PSTN电话向分组语音电话过渡和演进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的一种产品,而IMS base的多媒体会话业务体系是中级阶较,论述了NGN与IPv6。阐明下一代网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IMS与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支持各种综合业务,因此,ETSI和ITU-T已将其作为NGN的核心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IMS的网络架构及其特点,分析了基于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优势,提出了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并指出这种融合方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has been developed in Taiwan, wher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offer IP‐based multimedia services. Such NGN/IMS networks have also been deployed worldwide. However, details of commercial‐grade NGN service implementations are seldom reported in public. In this paper, we show how existing video phone service can be enhanced through Chunghwa Telecom's NGN/IMS. Specifically, we illustrate three examples including Multimedia on Demand (MOD) TV, Multimedia Ringback Tone (MRBT), and Easy Go (EzGo). We also measure the delay times for accessing these services. The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performance for these IMS‐based services is satisfactory.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