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济南市某商业写字楼实际空调工程,根据建筑物功能及负荷特点,在确定该建筑空调冷负荷的基础上对多联机及冰蓄冷两种空调方案进行选型,对两空调方案各自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建筑多联机空调初投资、运行费用均低于冰蓄冷方案,最终确定该建筑物优先采用多联机空调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改善空调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性能,提高空调中低温除湿效果,本文对三管全效多联机进行全年环境(中高温制冷环境、高温制冷环境、中低温高湿环境以及制热环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温制冷时,三管全效多联机制冷能力较两管多联机提升5%,制冷EER提升12%;高温制冷时三管全效多联机较两管多联机制冷能力提升36.7%;在中低温高湿环境下不降温除湿运行时,三管全效多联机可以维持室内环境温度不变,而且除湿量是两管多联机的2倍;在制热运行时,三管全效多联机的制热能力和制热COP高于两管多联机,低温制热能力是两管多联机的1.2倍。  相似文献   

3.
刘光磊  明月 《制冷》2011,30(3):70-75
本文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对多联机变频技术和数码涡旋技术进行了介绍.笔者还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从室内机精确选型、室外机分层布置、控制系统以及与新风系统的配合等方面,为多联机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某精品办公楼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与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对比,体现该系统运行节能、管理方便等优势。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室外机的布置问题,如果室外机排风不畅,将会大大影响多联机系统的效果。本设计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建筑立面美观程度的要求和多联机系统的性能特点,将多联机室外机设在三层以上的屋面闷顶内,采用外设风机的方式,以保障多联机室外机的通风换热条件,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特殊场合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论证,指出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适用性的关键在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而与建筑规模并无直接的关系。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只要合理选用、正确设计,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设计负荷计算相应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制冷量,给出变频多联机选型方法。模拟奥运会“鸟巢”的空调项目,制定2套超长配管系统方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联机设计中应该解决的制冷剂控制、回油等技术问题。测试多联机运行参数,采用焓差法计算其运行能量损失,为变频多联机超长配管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介绍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详细内容,指出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与传统空调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给出关于多联机空调系统施工图深化设计和节能审查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VRV多联机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RV多联机地源热泵是由VRV多联机和地源热泵两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节能技术.这里以上海某办公楼的VRV多联机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与其他三种常规空调系统进行比较,对VRV多联机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利用BIN法对该办公楼各空调方案的能耗进行计算,并结合上海市的公共事业费率,通过对比分析各方案的一次能耗、初投资、运行费用、费用年值,得到VRV多联机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性,分析了配管长度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的影响;提出了合理使用多联机、提高空调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荷"性能域"概念图,以及性能域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和变工况特性,指出目前的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多联机制冷季节评价指标SEER或IPLV(C)的评价方案;建议今后多联机采用APF评价体系更能体现我国标准体系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国家标准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正在讨论修订中,关于多联机的能效评价方法成为此次修订内容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分析ISO标准及现有国家标准中的不足,并结合欧盟标准,提出一种新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多联机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2.
热回收型多联机空调系统可以将部分空间的热量有效地转移到其他空间并加以利用,达到热量回收的目的。本文对热回收型多联机的原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节能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热回收工况下机组的能效比最高可达到普通多联机的2倍,在主体制冷及主体制热场合其能效比也远超普通多联机组。  相似文献   

13.
多联机凭借自由灵活安装方便的特点发展迅猛,逐步占领传统空调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且赢得用户青睐。主要分析探讨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工程设计中的设计要点及主要事项,期望能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佛山市某酒店为例,计算其空调冷热负荷及生活热水负荷。基于负荷特点,选择传统多联机+燃气锅炉与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2种冷热源方案进行经济性对比。通过月累积负荷、月平均温度结合机组变工况能效比进行运行费用估算。结果表明,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在酒店建筑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胡雅洁 《制冷》2013,(2):44-47
结合开关电源在空调领域的使用背景及变频多联空调器当前的市场需求状况,介绍了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机组中多种变频驱动控制器使用单电源供电控制的开发背景,对比分析了较传统多电源控制系统而言单电源供电控制方案的亮点及优势,着重阐述了单电源控制方案的设计原理、器件选型及实验结果,展望了单电源控制方案在多联机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等关键点。结果表明这种单电源供电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多驱动控制器的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特点,并进行了节能分析。为了使多联机空调系统更加节能,提出了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多联机属于多对象控制系统,其使用场景复杂、负荷变化大、运行随机性强,实际运行情况难以掌握。通过为多联机配置蜂窝通信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多联机的大数据采集,对采集到的40多万台多联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制冷模式下47.2%的时间同一个系统室内机设定温度峰峰值达5℃或以上,22.7%的时间设定温度峰峰值在9℃或以上,约39%的时间使用过程设定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存在3℃以上的偏差。根据实际运行数据,通过控制手段调整用户设定温度,使得室内温差长期保持0℃附近,可以实现约33%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风冷热泵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投资、能耗、维护及使用寿命的比较,认为多联机组的空调方式适合学校办公楼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市场对熟练掌握多联机空调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多联机空调涵盖了多种高新技术,对现有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很多高职院校无法开设完整的课程。我校走校企合作之路,集校企双方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建了《多联机空调施工与维修》课程,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实行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填补了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漏洞。  相似文献   

20.
闫龙林 《制冷》2024,(1):14-17
基于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地铁高架站,冬季车站站厅及设备管理用房人员房间有供热需求,同时车站设备用房存在大量散热需排除余热的情况,提出设置热回收型多联机,满足站内同一时间供冷和供热,相比与设备房间和人员管理房间分开独立设置空调,具有一定的节能优势。本文以某地铁高架站为例,从投资及运行能耗方面,分析探讨热回收型多联机空调在北方地区高架车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