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新型高效3D圆阀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在1000 mm′350 mm规格的矩形实验塔中,应用典型的水-空气冷模实验系统对3D圆阀和F1型浮阀两种塔盘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测定了多种气液负荷下两种圆形浮阀塔板的板压降、雾沫夹带和漏液量等流体力学性能. 利用氧解吸法测定了两种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3D圆阀塔板的板效率比F1型浮阀塔板提高约20%左右,雾沫夹带量比F1型浮阀塔板略小,在工业应用范围内,3D圆阀的板压降和漏液量均比F1型浮阀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圆阀.  相似文献   

2.
锯齿边窄条阀塔板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分析了锯齿边窄条阀的锯齿边对传质性能的影响和锯齿边窄条阀的结构特点。在1000 mm×350 mm规格的实验塔中,以典型的水-空气冷模实验系统,对锯齿边窄条阀STV75塔盘和F1圆形浮阀塔盘进行了对比实验,测定了多种气液负荷下的压降、雾沫夹带、泄漏量等流体力学性能。利用氧解吸法,测定了塔板传质效率。实验结果和工业应用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锯齿边窄条浮阀塔板比F1圆形浮阀塔板的板效率提高10%—20%、板压降降低100 Pa以上,雾沫夹带与泄漏与F1阀相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浮阀。  相似文献   

3.
《化学工程》2015,(9):10-15
以环己烷-正庚烷为物系,采用直径750 mm、塔高4000 mm、内置4块塔板的热模塔,在常压、部分回流操作条件下,研究了开孔率、回流比和阀孔动能因子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效率的影响;同时将其全塔效率与F1型浮阀塔板和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全塔效率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将其实验值与Chen,Chuang模型,Chan,Fair模型预测的效率值作比较,并进行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开孔率小,塔板效率高;相同开孔率下,回流比降低,传质性能下降。堰高为30 mm时,波纹导向浮阀塔板的全塔效率比F1型浮阀塔板和组合导向浮阀塔板高近10%。Chen,Chuang模型值与实验值相近,可用它来预测该塔板的板效率。  相似文献   

4.
《化学工程》2015,(11):20-24
针对工业应用开发出一种新型碳化硅泡沫阀塔盘,在原有泡沫碳化硅塔板与碳化硅泡沫阀塔盘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使其安装更加方便,具有更加均匀的气体分布与更小的液相流动阻力。文中对该新型碳化硅泡沫阀塔盘进行流体力学性能测试,在600 mm的塔内测试其塔板压降、雾沫夹带量与漏液线,并与传统F1浮阀塔盘的流体力学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泡沫阀塔盘由于其高开孔率使干板压降远低于F1浮阀塔盘,而且新型塔盘在小气速时仍不会发生漏液现象;但该新型碳化硅泡沫阀塔盘存在着湿板压降较大的缺点。研究结果为该新型塔盘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与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浮阀鼓泡器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浮阀鼓泡器的结构特点。在1000mm×350mm规格的实验塔中,应用典型的水—空气冷模实验系统对浮阀鼓泡器塔盘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多种气液负荷下的塔板压降、雾沫夹带和泄漏量等流体力学性能。利用氧解吸法测定了塔板传质效率,并与F1型浮阀塔板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浮阀鼓泡器塔板比F1型浮阀塔板的板效率提高10%~20%,板压降降低200Pa以上,雾沫夹带与泄漏与F1阀基本相当。在小气速时,由于浮阀鼓泡器存在着鼓泡口而使得泄漏量比F1阀稍大,不过在工业应用范围内,浮阀鼓泡器的泄漏量和F1浮阀基本相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浮阀。  相似文献   

6.
垂直筛板和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宗松  刘洝甫 《化工学报》1982,33(2):168-178
在φ300mm的实验塔中,用水-空气系统对“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及“VST”塔盘的流体力学性能及氧解吸效率做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塔板压降、泄漏、夹带、液层阻力降以及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的初步关联式。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F_1型浮阀塔盘的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VST和T形排列条形浮阀塔盘的分离效率和板压降与F_1型浮阀塔盘相当,而操作范围要比F_1型浮阀宽。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型导向筛板-浮片式浮阀复合塔板。在直径为1. 2 m的圆形有机玻璃塔中进行冷模实验,测定了实验塔板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实验表明,当液流强度一定、阀孔动能因子升高时,塔板压降、雾沫夹带量和传质效率增大,而漏液量会减小;当阀孔动能因子一定、液流强度升高时,塔板压降、雾沫夹带量和漏液量均会增大,但传质效率会减小。此外,对F1浮阀塔板和ADV浮阀塔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冷模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导向筛板-浮片式浮阀复合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全周向通气条形导向浮阀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空气-水系统,在直径1 200 mm的冷模塔内对上海唐华化工的新型条形浮阀塔板———全周向通气条形导向浮阀塔板进行了流体力学性能测量,并与F1浮阀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新型条形导向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改善,相同条件下板压降比F1浮阀低20%左右,雾沫夹带较F1型浮阀小10%左右,漏液量较F1型浮阀稍大。  相似文献   

9.
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板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直径为0.75 m的不锈钢塔内,以正庚烷-环己烷为物系,常压全回流条件下,进行了组合导向浮阀传质效率的研究,测试了该塔板的气、液相默弗里板效率和全塔效率,并和F1型浮阀塔板的全塔效率进行了对比。采用AIChE与Chen,Chuang 2种传质模型计算了组合导向浮阀塔板的点效率值。研究了AIChE与Molnar 2种计算涡流扩散系数的方法对默弗里板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范围内组合导向浮阀塔板全塔效率高于F1型浮阀塔板。经比较实验值与模型值,发现采用Chen,Chuang预测点效率和Molnar方法计算涡流扩散系数所估计的默弗里板效率偏差在11%内。  相似文献   

10.
导向桥型浮阀塔板的压降及漏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Φ1000 mm的圆塔内,采用空气–水系统对导向桥型浮阀塔板的压降和漏液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液流强度、出口堰高等因素对塔板压降及泄漏率的影响.并与F1浮阀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导向桥型浮阀塔板的压降比F1浮阀塔板的压降低得多,而且新型浮阀塔板的漏液率比F1浮阀塔板的漏液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