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塞油田坪桥北区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孔、特低渗油藏,由于储层孔喉半径小、流体配伍性差、存在裂缝等原因,在钻采施工等作业过程中,易产生储层伤害。本文结合多种室内分析资料和开发试验技术,对区块储层的岩矿特征、孔隙结构及流体物性、敏感性进行了储层伤害综合研究,指出了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机理和伤害程度,可为现场施工中进行配方筛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典型特低渗透油层特点的西峰油田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储层敏感性矿物、地层水性质,进行了室内速敏、水敏、酸敏、碱敏、盐敏等敏感性评价实验,认识了钻井完井液对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机理和伤害程度,确定了钻井完井液施工参数,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低固相强抑制低伤害完井液配方。使用低固相强抑制低伤害完井液后用无水煤油驱排,平均静态伤害率为9.6%,均属于轻度伤害。在庄平3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完井液体系适应西峰油田的地质特点,对储层的损害率小于30%。该体系满足了水平井钻井的施工需要,施工作业井下安全,不阻不卡,达到了储层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3.
吐哈三塘湖区块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马朗凹陷东部牛东构造带,牛东区块卡拉岗组油藏是火山岩孔隙一裂缝性储层,通过分析该油藏储层物性和岩心敏感性评价试验结果,基本明确了牛东区块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制定了应用妙欠平衡钻井液保护油层的技术路线。在开发井使用过的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基础上,增选了多种可增强井壁稳定性和提高悬浮携带能力的钻井液处理剂,并形成了一套能够为探井服务的钻井液处理技术,为扩大石炭系勘探开发,发现及认识油气层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牛东区块油藏压力低、微裂缝发育、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优选了满足该区块钻井施工及油层保护要求的低密度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在现场40余口井的应用中,有效减少了钻井液漏失,提高了机械钻速,并较好地保护了油层。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与聚磺钻井液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16.5%,单井漏失量减少了52.8%,油层保护效果好,投产初期产液量提高了20.9%。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密度低,抑制性好,对油层伤害小,可以有效减少低压油藏钻井过程中的漏失及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5.
马平平  朱夫立  熊开俊  张权  石奎 《吐哈油气》2009,(3):266-270,274
吐哈油田三塘湖牛东区块储层岩性为火成岩,渗透率极低。储层微裂缝发育、水敏性强,钻井流体的滤液浸入和固相堵塞对储层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投产效果。为使钻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储层,提高投产效果,针对牛东区块储层特点研究应用了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在两年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对钻井液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室内研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配方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研发和引入了油溶性暂堵剂和无渗透处理剂,提升了钻井液的封堵防塌和保护储层能力。2007年在牛东区块应用后,储层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压裂液体系对大庆外围致密油储层孔隙喉道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基于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等技术对区块储层的宏观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了储层潜在敏感伤害特性,通过岩心驱替伤害试验,进一步评价了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胍胶3种压裂液基液与破胶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并使用岩石润湿性测定、CT断层扫描和电镜扫描等方法,厘清了不同压裂液对2个区块致密油储层孔隙喉道微观伤害机理。结果表明,大庆外围致密油储层黏土含量高,易引起水敏、速敏;陆源碎屑中岩屑含量比较高,长石含量少,胶结物以方解石或方解石+黏土为主,储层孔隙结构性质差。3种基液对致密油储层均存在伤害,伤害程度依次增加,3种压裂液的破胶液对2个区块的孔隙和孔喉伤害率分别为45.11%和16.02%、34.57%和7.45%、13.06%和6.49%。实验结果为优化大庆外围致密油区块压裂液体系配方提供依据,可降低压裂液对致密油储层的伤害,提高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7.
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乌石区块低渗储层硬脆性页岩发育,孔隙喉道小,水敏性强。前期钻井过程中水锁伤害严重,表皮系数高,且井壁失稳问题突出,井眼扩径严重,钻井事故频发。在前期使用的钻井液基础上,通过优选氟碳防水锁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用成膜封堵剂及优化碳酸钙粒径配比,在加强井壁稳定的同时可显著降低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侵入储层,进一步保护低渗储层。室内评价优化后的钻井液滤失量及砂床侵入深度得到显著降低,高温高压滤失实验滤液固相粒度分布显示固相侵入低,高温高压滤失实验泥饼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致密光滑,水锁伤害率降低至17.5%,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乌石区块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钻井液井壁稳定性好,井径扩大率仅为5.4%,储层保护效果较好,测试表皮系数仅为1.2。该钻井液技术对其他低渗储层钻井液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屏蔽暂堵钻井液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蓉  梁小飞 《海洋石油》2007,27(4):78-81
针对X油田G区块储层渗透率差异系数大、低孔、低渗、强水锁效应的特点,通过试验优化出了适应本区特点的新型屏蔽暂堵钻井液,并与原用的PHP—CMC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进行了室内岩心伤害分析。结果表明此新型屏蔽暂堵钻井液体系明显优于原用的PHP—CMC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对该区块岩心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敖南油田目的层岩石的孔隙结果类型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该区块的油层敏感性评价,从整体上对该区块油层岩石敏感性和油层损害机理的认识更加深入,为研究该区块油气层,做到有效保护油气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以靖安长6、安塞长6、老君庙东低区的M油层为例,用储层特性、开发动态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造成特低渗透油层堵塞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不同的特低渗透储层性质有别,造成储层伤害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应力敏感性、毛细管力的作用是不同油田都必将面临的主要伤害因素,它们是引起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主要矛盾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或减少应力敏感引起的伤害,应尽量避免储层压力的明显下降,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超前注水、尽量保持注采平衡。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尽力减少钻井液、完井液等进入储层,同时尽量采用低界面张力的钻井液、完井液等有可能滤入储层的液体,以减小水锁造成的伤害。采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注入水中可以减小贾敏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特低渗油层岩心实验测出的水敏性等储层敏感性指标不见得一定比普通储层高,但特低渗储层本身的孔喉小,渗流能力差,经不起伤害。因此,即使测出的敏感性为弱,同样也要引起重视。在这种储层中主要的敏感性伤害是水敏和酸敏。为了减少注入水引起的伤害,应尽量考虑水源与储层的配伍性,严格水质指标。在采用酸化解堵时,要尽可能选择不会引起酸敏的酸液配方。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储层损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孔喉特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外来流体的悬浮物含量与结垢性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降低储层损害与有效保护储层孔喉成为高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关键。以新疆油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与注入水结垢分析,明确了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损害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的水敏、较强的盐敏以及中等偏强的碱敏性损害;混合注入水容易产生以Ca2+为主的不溶性结垢,导致堵塞注水管线及储层孔喉。因此,超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储层保护措施,更要严格控制注入水水质,从而有效地保护储层,为长期高效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延长油田杏2005井区低渗油藏岩心渗透率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加压速度及方式对储层的影响,及降压生产与油藏压敏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控制采油速度,合理降低油藏生产压力,可减少渗透率损失,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地层压力下降太快造成的地层伤害很难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3.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特别是对低孔、低渗及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透油田来说,一旦与储层及储层流体不配伍的水注入到储层后,将直接影响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导致严重的储层伤害,因此研究注入水与储层岩石及流体的配伍性是低渗透油田"注好水"的重要前提。分别从注入水自身稳定性、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以及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三方面着手,总结对比了研究低渗透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及储层配伍性的室内实验方法,并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遇到的注入水配伍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孔隙连通性差等特点,易受到水锁效应严重损害.为此,根据致密砂岩气藏的水锁机理以及储层条件,选择对应储层的长岩心,开展了不同储层条件、不同水锁程度下的压力损失评价和渗透率损害评价实验,并提出了压力损失和渗透率损害率2个概念,表征水锁效应对压力传播过程和储层渗透率的损害程度.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青海南翼山E32气藏是柴达木盆地一非常规裂缝性气藏。储层岩石渗透率主要受岩石裂缝控制。粘土含量高,在钻井、完井和其他各种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通过薄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和室内各种静态伤害试验,研究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粘土矿物种类以及敏感性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储层污染的潜在因素及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含量高达71.3%;孔隙结构以晶间孔、溶蚀孔为主,粒间孔极不发育;碱敏和压力敏感性是储层主要损害因素,从而为保护储层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垦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垦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特点及生产现状,根据储层特征及注水、采油和增产措施过程中各种入井流体与地层配伍性的试验资料,研究了注水、采油和措施作业等过程中储层伤害的类型和机理,并据此机理实施了一系列的储层保护和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明  赫恩杰 《石油学报》2000,21(4):58-64
二连油区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已投入开发十几年,其年产量曾一度稳定在70×104t 左右,其开发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以“两南”油田为代表的多数区块,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实施过完善注采系统、细分开发层系、井网加密、强注强采、调水增油等措施,开展过储层伤害、裂缝分布、周期注水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进人深度开发阶段。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开发问题。本文从油藏工程的角度,总结分析了该类油藏在注水政策、压裂与重复压裂、油层伤害、地层裂缝、井网部署与调整、稳产接替方式、低速低效区块的二次开发、经济效益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讨论了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目的是更清楚地认识和解决油藏开 发中的某些问题,以期为该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确定凝析气井合理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反凝析油会在井底周围聚集,形成反凝析油污染,伤害地层渗透率。凝析气井合理产能是保障高效开发凝析气藏的重要参数。基于凝析油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的反凝析渗流理论,考虑“地层——井筒——井口——地面定点”连续流动,研究了凝析气井在不同配产条件、不同生产时间下凝析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和多项渗流特征的计算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凝析气井各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凝析油污染条件下凝析气井动态优化配产理论与方法。大港油田某凝析气藏实例计算表明,采用考虑凝析油污染条件下凝析气井动态优化配产理论与方法确定出的凝析气井合理产量与实际气井产能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图3参7  相似文献   

19.
砂砾性低渗气层压力敏感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低渗气层压力敏感性是钻井过程中造成气层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来自胜利油田的岩样作为代表低渗气层的标准岩样,进行了气层压力敏感性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气层压力敏感效应的强弱决定于压力敏感声、的大小,气层存在明显的压力滞后现象,另外,气层内部含水饱和度越高,气层的压力敏感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