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坚持海绵城市理念,立足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目标要求的重大任务,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抓手,连续两年将其列入市委、市政府大事要事扎实推进。2021—2022年,谋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36个,已完工69个。  相似文献   

2.
俞磊  汪彦 《城乡建设》2022,(19):19-21
<正>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已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杭州始终走在前列。2016年,杭州启动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开始,杭州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全域管控体系,先后在杭州主城区、独立区、县市中全域推动海绵城市建设。2021年5月,杭州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3.
章其波 《城乡建设》2022,(22):16-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1年6月,宿迁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政策速递     
<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日前,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以下简称"三部门")下发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  相似文献   

5.
张娟  程小红 《城乡建设》2022,(19):10-11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海绵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在各类工程项目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推动建设健康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桂林山水保护工作,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象鼻山公园考察时再次强调,“桂林山水甲天下,天生丽质,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殷殷嘱托,牢记心间。2022年5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考察一周年之际,广西桂林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示范城市开展建设以来,桂林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围绕城市内涝治理与漓江水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三部委《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近日发布。《通知》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启动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4月正式公布全国包括济南在内的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构建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济南市开展了海绵城市相关政策、规范等的编制以及规划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要求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自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并正在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日前,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下发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试点城市按3年滚动预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现已印发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愿景目标,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标本兼治,以“三个五”(五个坚持、五项机制、五个更加)理念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奋力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系统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关于水安全的讲话中指出要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再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自此,"海绵城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津政办发[2016]30号)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天津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须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  相似文献   

15.
正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2014年12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支持海绵城市试点;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考核办法。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曲琦 《建筑》2021,(21):12-1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016年7月28日,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也就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之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政策路线。2016年7月28日,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市考察时对防震减灾作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强调“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指明了今后我国防震减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一段时间的摸索,很多城市很困惑,我们认为现在处于攻坚阶段。本人参与了很多海绵城市的指导工作,发现全国发展并不平衡,只能说逐渐上路,面临很多问题,有些还在摸索之中。一、海绵城市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海绵城市从何而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最近有一篇文章《海绵城市建设内涵与多视角解析》。中国官方正式将海绵城市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我认为海绵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十三五"时期到来,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排水,建设自然积水、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将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水十条"发布,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在贯彻"水十条"的同时,还要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两者结合协同治理。一、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对于市政设施的弹性理解为海绵的弹性,在抗洪救灾、市政建设里弹性的概念很普及,代表了一个市政设施接受了一个自然灾难或者突发事件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海绵城市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