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缺乏统筹规划和良性运行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在建设农村饮用水项目过程中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中保障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健 《商品与质量》2022,(33):76-78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广大农村居民及城市偏远郊区居民提供了安全、卫生、便捷的饮用水,保障了农村及城市偏远郊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实现良性循环,本文根据泗县当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归纳了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阐述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钱江水利下属高禹、桥下两个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的案例剖析,分析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经营的现状及存在农村水价不到位,运行成本难以得到补偿、农村供水税收负担较重、农村供水电价优惠政策未落实等问题,并提出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设立农饮水工程后续管理专项资金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饮用水工程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水利工作和农村工作首位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切实保障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台州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经抽样检测总合格率偏低,因此,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坚持多种发展模式和运行管理制度,探索与台州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的农村饮用水建设和管理新路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文成县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存在建设进度缓慢、地方配套资金缺乏、工程建设内容不到位、工程建设不规范、建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主管部门、落实资金配套、加强技术服务、开展长效管理,按照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核定成本水价,实行计量收费,按市场化运作来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德市农民饮水存在水质时刻受到威胁、水量不足和保证率不高等饮水不安全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民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第一、水源布局的选择要合理;第二、要根据农村的需要和承受能力确定工程规模和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第三、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第四、加强水质检测建设.并对饮水工程管理建设中和建设后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意义,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前面临的水体污染严重、设备老旧、管理不规范、供水保证率低等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措施,针对工程建后管理工作提出了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舟山、丽水、永康及兰溪等地农村饮用水工程为样本,分析了目前农村饮用水工程实施现状,认为其在农村饮用水后续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工程运行管理、输水管网建设等问题,并据此建议引入社会资金,设立饮用水长效管理专项基金,科学制定水价等多措并举,从根本上完成上述多地饮用水工程的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7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几亿农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目前还有3.23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以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现状、受害成灾面积、黄河来水变化及全省工农业发展的目标,按目前供水量,一般情况下,2000年缺水120亿m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客观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梳理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指出现行红线指标主要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难以契合当地水资源特性和水利发展趋势的不足。从区域特征出发,着眼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提出基于水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和工程供水能力等水资源承载潜力因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基于水桶理论,以云南省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考虑水量、水质两方面因素的红线指标与提出的潜力指标两套评价体系评估丽江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全面考虑各要素的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红线指标在行政区域内的划分主要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红线指标向古城区的倾斜致使经济发展较弱的其他区域用水指标分配较少,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用水指标在水资源分区上划分的缺失不利于水资源综合管理。考虑了水资源禀赋条件和供水工程潜力指标的评价结果更符合丽江市的现状,即丽江市水资源条件较好,但水利工程配套不足,难以有效调配区域水资源,存在工程性缺水,此为中国西南高原地区的普遍性问题。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丽江市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的短缺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愈加明显,也使得在水利法规的执行中难度不断增大.为了能够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并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了解当前水法的执法环境,通过调研提出提高和转变乡镇居民的水法意识和观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re exists abundant thermal water recourses in Guanzhong basin, Shaanxi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exploitation for thermal aquifer nowadays,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 and movement of thermal water is limited by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paper applies environmental isotope techniques to offer direct constraints on the recharge and movement of thermal water and improve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database in Guanzhong Basin. The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isotopes shows that the geothermal water of the area is mainly recharged by meteoric water. The temperature of meteoric water which replenishes geothermal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16 ℃. The estimated age of recharging the geothermal water is 13.3-28.2 ka based on the isotope analysis, belonging to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in Late Quaternary. The source of replenishment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glacial snow-melt water with an elevation higher than 1 500 m (ASL) in the north side of Qinling Mountain. The isotopic analysis denotes that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the southern Guanzhong basin is the mixture of net thermal water and normal temperature groundwater.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percentage of the mixture, nearly half of cold groundwater had participated the circulating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However, in the center part of the basin, some artificial factors such as mismanage of pumping are probably the reason for the mixturing.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s in the basin is estimated at about 80-121 ℃ based on calculation of both SiO2 geothermometer and thermal water saturation index, which are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of thermal water. Based on the replenishment time and mixture extent with cold water, the thermal water in the studied are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parts: mixed thermal water replenished by modern meteoric water; mixed thermal water replenished by both modern and ancient meteoric water, and deep circulating thermal water replenished by ancient meteoric water without mixture.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杭州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需求及其用水行为的入户调查数据,构建双对数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受教育水平、用水方式及节水措施与其家庭用水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处于成熟期的人口对家庭用水需求的影响最大.政府应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发展先进节水技术以提高用水效率,以降低居民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目前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应加强水源水质、水量、水源地气候、备用水源地建设、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基于公共物品理论,保障农村水源安全的措施主要有:政府承担起农村水源安全的责任;健全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水源安全的供给.  相似文献   

17.
唐徕渠灌区农业用水占各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目前,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为小麦和水稻,其灌水方式主要为大水漫灌和淹灌,渠系水利用率低下.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特点,农业节水可采取调整作物结构。衬砌各级渠道,推广畦田灌水和水稻控灌以及微灌技术,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回归水,实行水价机制等措施.节约的水量可向生态、旅游、城镇和工业等方面转移,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京津地区为例,在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采取各种风险调控的技术手段对水资源系统风险性能指标的影响,重点从需水管理和供水管理两方面研究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措施对降低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对于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具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而要彻底解决京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南水北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世界滨海地区城市和生活用水短缺的重要手段,地下取水系统是海水淡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充足和稳定的水源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中国海水淡化工程地下取水技术水平,在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上,首先对地下取水系统的类型进行了介绍; 然后,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为例,采取个例分析、数据挖掘再加工、环境影响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地下取水系统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最后,就地下取水系统对不同海岸地貌的适应性以及地下取水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下取水系统相比开敞式地表海水取水系统,具有消除海洋生物撞击和夹带、去除藻类和一些有机物、净化改善水质、替代或部分替代海水淡化预处理等优势; ②地下取水设施因选址、建设和地下水开采运行等因素,也可能存在破坏海滩地貌形态,导致近岸海洋栖息地环境变化,引起滨海敏感地区海水入侵和地下取水水质污染等问题; ③地下取水系统对不同海岸环境的适应性,不仅取决于海岸地貌类型,还取决于海洋水文及海岸带水文地质条件; ④地下取水系统相比地表海水取水系统具有较强的优势,不同类型地下取水系统的投资费用取决于取水工程的建设规模、取水量以及取水构筑物和管材等多种因素。目前,海水淡化地下取水系统研究尚不充分,未来一方面要加强组合式地下取水设施及取水口设计的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海水淡化地下取水的海岸海洋环境效应尤其是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京津地区为例,在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采取各种风险调控的技术手段对水资源系统风险性能指标的影响,重点从需水管理和供水管理两方面研究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措施对降低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对于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具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而要彻底解决京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南水北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