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声称在未来五年内将拥有小型核聚变反应堆,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近日宣布它已秘密研制出一种大有可为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也有人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与现在核电站采用的裂变反应相比,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更巨大、更清洁。但核聚变技术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没有有力的证据表面洛克德马丁公司已攻克了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Shiva钕玻璃激光器预定于今年10月份开始运转,该激光器设计得在一个亚毫微秒的光脉冲内至少可以产生10000焦耳。20束的Shiva系统将是世界上建成的功率最大的核聚变激光器,其研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科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阪大学和英国的科学家联合在激光核聚变研究上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只需约过去一半的能源就能引发核聚变反应。使用激光照射重氢和碳制成的中空燃料球(直径大约500μm),并对它进行超高密度的压缩,然后使用输出功率为100TW的超高强度激光,在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把它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进而引发核聚变。专家认为,这种方法适合于制造小型廉价的核聚变反应堆,实用意义很大。(No.25)日英科学家在激光核聚变研究上获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研究激光产生热核聚变的兴趣在迅速增长。但至今在绝大多数公开资料中,都只是论述激光加热聚变燃料球靶的可能性,而绝大多数观察家认为聚变反应堆所需的激光能量将是极高的。 R.赫什(当时在原子能委员会研究部工作)在1971年11月的美国原子能联合委员会会议上作证时,透露了利用激光产生热核聚变研究情况,首次公开了这项秘密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1.为什么要研究热核聚变轻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的现象早在三十年前核物理发展的初期就已发现,不久又发现它是宇宙空间中星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在地球表面上核能的大量释放和控制还没有通过轻核聚变反应来实现,在1942年重核裂变反应首先获得成功,这主要是由于中子所引起的核反  相似文献   

6.
气体激光器将与钕玻璃激光器相匹敌随着气动和横向激励激光器的发展,许多事实表明,在触发受控热核聚变方面,气体激光器不久可与钕玻璃激光器相匹敌。几个研究小组正试验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长波辐射加热密度较低的等离子体。据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室有人说,即使长波激光器不能达到热核聚变所需的10000电子伏等离子体温度,这种气体激光器还可用来产生实验用的等离子体。在国际原子能会议上提出,气体激光器可提供一种可  相似文献   

7.
高国龙 《红外》2004,(10):34-34
据《Electro Optics))杂志报道,法国CEDIP红外系统公司将为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研究设备“联合欧洲环(JET)”提供一台专用的红外摄像机系统,以用于  相似文献   

8.
简明消息     
简明消息接近点火的激光核聚变核聚变有种种方式,读者最关心的莫过于激光核聚变。围绕世界首次点火,各国展开激烈竞争,日本激光核聚变研究的一个目标是力争在21世纪初实现点火、燃烧、高增益化。激光核聚变是用脉冲激光均匀照射直经几毫米的D-T靶表面,使之内爆,...  相似文献   

9.
与托卡马克为代表的以低密度等离子体为对象的“磁约束”方式相比,采用髙密度等离子体的“惯性约束”方式进行核聚变研究,在最近二、三年间有显著的发展,其代表性的方式是激光核聚变。用大功率激光照射到球形的氘-氚靶上进行加热,从表面喷出球对称的等离子体,其反作用压缩靶球中心部分。产生相当于固体密度103~104倍的超高密度等离子体。结果在中心达到核聚变温度,在小于10-9秒的短时间内产生为激光能量100倍以上的热核聚变能量。  相似文献   

10.
Μ. A. Леонтович是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在解决可控热核聚变问题上,他作出过巨大的努力。能在这本奉献他八十寿辰的纪念文集中,发表自己对激光受控热核聚变研究方向的看法,我感到高兴。目前这个领域正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初,激光核聚变研究开始转向聚爆,即激光将充热核燃料的薄壳靶进行高度的压缩,从而达到热核燃料有效的燃烧。以这种方式引起热核聚变可以减小对激光能量的要求,使达到目的可以在现在工程技术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激光核聚变的广泛研究对激光系统的要求不断的明了,并对此提出了对激光系统各参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对钕玻璃大功率激光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可以确定适用于大功率激光系统的工作物质所应具有的最隹内部参数。因此在对任一种大功率器件进行估计是否适用于激光核聚变这一长远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2.
惯性约束的激光核聚变的研究,在1976年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进展状况在标题所列的两个国际会议上得到总结。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封入氘-氚的玻璃微气球以爆炸推进式聚爆,观测到每次发射的中子产额为100,证实了这是由封入氘-氚气体的压缩引起的热核聚变反应所致。由此明确证实利用聚爆有可能得到惯性约束核聚变,各国都在大规模且有组织地竞相从事以得失相当为目标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十字簧板支承可有效提高激光核聚变光路系统中的大口径伺服反射镜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理论上介绍了十字簧板支承的设计原理及基本特性,并从实验上验证了这种结构对核聚变光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计划在1974财政年度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上花费4450万美元。这比上一财政年度增加750万美元或20%。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一年,美国刊物发表了一篇文章,透露了保密达十年之久的激光热核聚变研究。近几年来,在理论上已证实用激光实现热核聚变是一种可行的途径,而且优点很多,它比之传统的磁约束法更有希望提早实现发电。从实验上亦取得了激光引起局部热核聚变反应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16.
激光核聚变     
将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它们发生热核燃烧而聚合成较重的元素,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氢弹的爆炸就是氘氚的热核聚变过程。热核聚变反应也是太阳和宇宙中星体能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太阳。这个观察起来和月亮一般大小的炽热星球,实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依据。距离地球达1.5亿千米的太阳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强大的能量,同时又如何将这些能量泽被地球的呢?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气球”,在它的中心,热核反应(核聚变)将氢变成氢,生成微中子和辐射,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术振兴会激光核聚变座谈会于3月汇编了“关于激光核聚变研究推进计划的报告书”。报告书谈到,现在核聚变研究的主流是由托卡马克代表的低密度等离子体的“磁场约束方式”,与此平行相补助的努力推进不用磁场的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惯性约束方式”的核聚变研究,即它所代表的激光核聚变的研究,报告书同时列举了它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在XeF受激准分子C-A跃迁上用光学激励反转行波放大激光器-激励器输出级中钕激光的二次谐波及其用于激光热核聚变的可能性。计算结果显示将输出能量放大至10^5J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去年秋天,刊登在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报上以及《前进》杂志上的文章,泄露了以前保密的热核聚变原理的资料。这些文章发表后,能源部修订了部分关于惯性约束聚变的保密政策。特别是解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聚爆可以由靶上产生的软X辐射所驱动。显然,核聚变武器(氢弹)同样也是软X辐射驱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