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两档短窑入窑生料分解率的控制、薄料快烧、火焰形状调整、旁路放风系统使用、二次风温控制等操作技巧,分析了两档短窑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烟室缩口结皮、频繁掉窑皮、窑内结圈、熟料出现生烧料、多片状熟料等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桥龙水泥有限公司2 500 t/d水泥生产线存在着原材料石灰石CaO含量低,MgO含量高,熟料烧失量大,结粒粗,窑内易结圈,结厚窑皮,易结球,熟料强度偏低等现象。选用SR4高效煤粉燃烧器、优化配料方案后,窑系统运行稳定,熟料烧失量降低,结圈结厚窑皮现象消失,熟料结粒基本均齐致密,熟料强度有所提高,吨水泥熟料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窑炮在处理窑结圈上的应用高金辉,张群辉福建南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53000)回转窑内结圈好比是窑内长了“肿瘤”,给窑的产质量、能耗和运转周期带来极大影响。常见结圈包括前圈和后圈,见图1。前圈乃熟料粘挂形成,而后圈的形成原因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  相似文献   

4.
戴乃金  项国为 《水泥》1991,(2):34-36
一、概述如果水泥回转窑烧成带温度严重过高,热料和窑皮温度也很高,以致熟料开始结块形成结圈,甚至熟料开始液化而使窑皮脱落。 TW—1型窑筒体智能红外温度监测系统(简称TW—1系统)用于水泥回转窑筒体温度扫描检测和监视,在柳州水泥厂3号湿法窑在线投运11个月,取得明显效益,于1990年3月30日通过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5.
1.前言回转窑在实际生产中,窑内结圈是企业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前圈比较常见,后圈相对较少。由于后结圈不易预知,生产中较难得到及时控制,且后圈形成后,结圈也较厚,质地坚硬,处理较困难,并且来料较少,通风不畅,窑的热工制度不稳定,从而影响窑的长期安全运转以及熟料的产质量。2.干法中空窑结圈具备条件根据对我厂干法中空窑结圈位置的实际考察以及相关资料,干法中空窑后结圈多发生在过渡带。形成结圈必有大量液相存在,根据热力学观点以及资料介绍,后结圈应具备如下条件:(1)结圈区域应具有高于某些矿物熔点的温度。(2…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价格相对便宜的含硫量较高的燃煤以及工业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使用量的增加,硫对水泥熟料煅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泥熟料在煅烧过程中,原燃料中的硫生成不稳定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在预热器系统较高温度部位和回转窑筒体中后部位的耐火衬砖的表面形成结皮、结圈、结长厚窑皮的现象,影响烟气和窑料的运行、熟料的生产热耗和产、质量。此外,硫化物和硫酸盐还对金属筒体、耐火衬体产生腐蚀和损坏,熟料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随  相似文献   

7.
立波尔窑后结圈的形成、处理及预防吴健忠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66014)后结圈通常发生在烧成带与放热反应带交界处,圈体成分与结构同熟料相似,层次紧密,粘结牢固,对熟料的产、质量影响很大。我公司有两台Φ4×42m立波尔窑,有过优质高产的经验,也有过经...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在利用高镁石灰石生产时,由于经验的欠缺,配料方案没有及时改进,导致各条生产线窑内结圈、结蛋,分解炉缩口及窑尾烟室结皮,预燃炉锥部结皮堵塞等工艺事故频发,被迫多次停窑,而且煅烧出来的熟料强度也很不理想。为此,我公司通过调整配料方案、优化操作参数等措施,合理地利用了高镁石灰石,煅烧出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  相似文献   

9.
刘孝定 《水泥技术》1995,(6):39-41,54
水泥窑用含锆高铝砖抗结皮机理的研究刘孝定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耐火所(100024)1引言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回转窑某些部位和分解炉某区域往往发生结圈和结皮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水泥回转窑的正常生产,降低了熟料产质量,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热耗。为解决和缓解...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回转窑的后结圈是回转窑煅烧熟料过程中的一个顽症。不少回转窑由于后结圈严重,使窑内通风困难、火焰压缩,烧成带窑皮蚀薄,结圈处物料大量飞扬,使窑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消耗猛增,严重地影响窑的长期安全运转。长期以来,国内外水泥界对后结圈问题作了不少研究,发表过不少论点,尚有不少争议。窑外分解技术问世以来,只要是稳定状态,任何窑都是适应的,可使窑的热工制度更趋稳定,从而为消除后结圈创造了条件,并为探讨后结圈的主要原因提供了线  相似文献   

11.
李涛  郭相永  宋修兰 《水泥》2006,(9):32-34
安厦水泥有限公司一条带TDF型分解炉和五级双系列预热器的新型干法窑,其设计能力为日产熟料2500t。窑头和分解炉均采用三风道燃烧器,熟料冷却采用充气梁冷却机,生产一直正常。但改用当地产劣质烟煤作燃料后,经常出现结皮、结蛋和结圈等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熟料产质量和窑炉安全运行。本文介绍生产中使用劣质煤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水泥回转窑烧成带需要稳定而坚固的窑皮,因窑皮能保护耐火衬料并降低窑壳散热损失。几厘米厚的窑皮不仅能成倍地延长衬料寿命,而且还降低窑壳温度数百度。它意味着热损失约减少25%。窑皮形成过多主要在局部区域,因此可称作“结圈”。结圈严重干扰操作,其主要是它以缩小窑横截面而妨碍窑内物料和废气的连续流动。在结圈不能自行  相似文献   

13.
水泥窑经常会发生结窑、结圈等不正常窑况,严重影响熟料的产质量.原料成分的波动将会引起生料率值的很大变化,但用传统的钙铁控制方法无法确保生料率值的稳定.另外,从熟料结块温度分析,指出了生料率值的波动会引起熟料结块温度的变化,从而容易引起结窑、结圈.而采用生料率值控制系统则可确保出磨生料率值的稳定,为避免结窑、结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熟料生产成本,水泥企业多采用优质烟煤和低质煤搭配成混煤使用.进厂采用多家原煤供应商供应,按发热量核价.以灰分作为煤质指标进行过程控制.但对生产中出现的窑前温度提不起来、窑内结皮、结圈、熟料率值波动的现象,往往找不准直接原因,致使对窑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不能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预分解窑水泥熟料在1400℃以上温度的烧成带内生成,熟料离窑温度是波动的,从1100℃至1400℃,平均温度为1274℃,而入窑二次空气温度也随熟料离窑温度波动,从900℃至1100℃,平均温度稍低于1000℃。熟料煅烧温度随燃料成分变化而变化,一般超过1450℃。此温度下,熟料内C3A、C4AF等熔体仍然存在,熟料颗粒表面熔体未完全固化,下落至冷却机的数量减少,此时,二次空气温度相应降低,当熟料下落量增加时,熟料和二次空气温度相应增加。熟料离窑平均温度高达1274℃,最高接近1400℃,表面熔体易粘在窑衬上,形成结圈,也易堆积成"雪人"。反之又影响熟料在冷却机内的分布,使二次空气温度波动。解决的途径是提高熟料易烧性,生产小晶格C3S熟料,此外,可在结皮部位设置空气炮,打碎"雪人"。  相似文献   

16.
许多水泥厂都曾遇到过回转窑后结圈(亦称熟料圈)。后结圈的形成大幅度降低了熟料产量,严重地影响着熟料质量,增加了煤耗、电耗及其它成本支出。由于我厂经历过长达几年的频繁结圈的困扰,也有过长期优质高产的顺利局面,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照,使我们对回转窑结圈问题有了一点浅薄的认识。这里着重谈一谈煤粉对结圈的影响。我厂有三台φ4×60米的立波尔窑,每  相似文献   

17.
李胜保 《水泥》2021,(9):19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对水泥熟料的生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一次典型的工艺事故,从原燃材料、物料特性、危险废物种类等方面展开分析找到了窑内结厚窑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了结圈问题。  相似文献   

18.
UCC万吨线烧成系统内存在顽固性结圈和结粒不好,经分析,这与喷煤管的调节使用以及烧成操作制度有决定性关系。采取的措施是:调整喷煤管的定位位置;调整喷煤管的拢焰罩长度;调整内外净风通道的截面积:扩大外净风的截面积,提高外净风的风量;缩小内净风的截面积和风量;合理控制窑头罩的压力;停止使用筒体冷却风机,保证烧成带形成均匀稳定的窑皮;减少窑头喷煤管的用煤量,防止煤粉落入熟料中。采用性能好的喷煤管并且调整使用合理,再配以合理的操作技术,可以解决烧成系统经常出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回转窑在实际生产中,窑内结圈是企业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前圈比较常见,后圈相对较少.由于后结圈不易预知,生产中较难得到及时控制,且后圈形成后,结圈也较厚,质地坚硬,处理较困难,并且来料较少,通风不畅,窑的热工制度不稳定,从而影响窑的长期安全运转以及熟料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134预分解窑窑内后结圈的原因是什么实践证明,预分解窑内同样会受结圈等故障的干扰,对于1000t/d熟料的预分解窑,由于窑径小,这种干扰的可能性更大;5000t/d熟料的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