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证奇迹     
《数码精品世界》2011,(11):33-34
70年代末.当时还在念初中的我.在美国中西部一个朋友农场的家里,第一次使用了电脑.Apple Ⅱ,当时被它强大的功能震惊了。之所以特别强调使用时间和地点.是因为在电脑这个科技产品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并不是在学校或者某家公司里,也不是在四周环绕着高科技产品的氛围下.更不是在大城市里使用电脑。相反,是在一个离城镇好几公里.被玉米地和大豆棚包围的农场里。  相似文献   

2.
在BBS上曾有朋友给我出了个题:电脑与美眉。当时我就相信,这是一篇值得一做的文章。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再往电脑上这么一扯,发挥去吧。  相似文献   

3.
说实话,从接触电脑开始,我从来就没有把电脑病毒当一回事,反正我的电脑里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病毒尽管放马过来吧,大不了Format一把,不行的话用无毒系统盘启动,FDISK分区,再不行了我低格,看是你病毒狠还是我狠。也许是傻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吧,在这种“大不了一死”的心态下,我的电脑倒也和病毒相安无事。 随着电脑水平的逐渐提高,慢慢的有朋友来找我做个课件、写个小程序什么的,最让我得意的是居然得到了给某知名网站做兼职的机会。渐渐的,电脑里我舍不得的东西开始多起来了,而对电脑病毒我仍然是  相似文献   

4.
吴桢     
很多朋友从大学进入社会中间大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和适应、学习过程。能回想一下您当时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情况和印象深刻的事么?在念大三的时候我和几个好友共同去一家玩具公司面试一份兼职的插画师的工作。那是我们第一次去面试,当时我们三个人居然没带身份证.甚至三个人连写字的笔也没有准备,后来弄得很狼狈……毕业后很多朋友选择继续考研究生或出国读书.我却没有什么具体打算,对工作没有太多期望.总想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由于种种原因踏入了小学教师的行列,原以为当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挺容易,谁知道我想错了。我要教一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我要教其他的老师来操作多媒体教室,我要教他们做课件(其实是我给他们做课件),我要维修学校的电脑,我要为校长打字,我要处理学校管理软件上的一些数据,我要……真的有种崩溃的感觉!很郁闷,我觉得我像一个勤杂工,我真是铁人……  相似文献   

6.
成功经验 虽然有些事并不见得能够给人的一生带来多么重大的影响,但确实有很多经历值得回忆.提起成就感王超会想起自己和朋友在中关村创业之初的一次西北行。为了推广公司的产品,他曾经跑到青海去进行市场工作.几个月的时间.做市场活动、办展览展示会,亲自拜访每一位潜在的客户。虽然当时的人们对于电脑的认识还很不够,而且由于方言的差别交流也很困难,  相似文献   

7.
阿呆急诊室     
《软件》2005,(5):87-91
首先.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名叫阿呆,虽说名叫阿呆,但我其实挺聪明的.是个有名的电脑医生。或许大家还不是很了解我.一直关注某大型IT类报纸的朋友就会知道我的名字:是的.我还是以前那个阿呆.不过就是胡子多了一圈.呵呵.你们的电脑出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好了.阿呆乐意为你们解答。  相似文献   

8.
王伟光 《电脑爱好者》2004,(23):109-110
1994年,我和朋友小韩一起毕业.我是本地上学分配到本地当老师。小韩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科毕业.学的专业是焊接工艺。可是小韩很喜欢电脑.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在学校机房里一待就是一天,因此毕业后他很希望能找个与电脑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俞木发 《玩电脑》2005,(8):63-65
虽说电脑这玩意儿挺现在普及的.可还有不少地方在多人共用一台电脑,例如在学校的寝室,一人一台电脑是不太现实的,两三个人共用一台电脑也就算幸福了。另外在很多公司.由于业务不需要.多个人共享电脑也是很普通的。多人共用电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个人的隐私保护,有时候则还牵涉公司的机密和文件的安全.怎么办,其实Windows XP早就为大家考虑好了……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没什么别没钱。可是怕没钱你就得挣。我是公司的推销员,凭心而论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真的不错.可眼下竞争激烈,要想把自家产品打入各大商场还真不容易.进去难,真进去了,结帐更难,而里边的人际关系就更难办了!这些话我跟小胖说了,他郑重地对我说:“买台电脑吧!”小胖是我同学,毕业后在中关村做电脑生意,每每找他时都见他埋在电脑里也不知在敲些什么.值得那么上瘾。电脑对他有用,我花上五六千买个那玩意回来除了玩游戏,顶多再看个武打片,我要它了吗?可小胖说:”咱别干那事呀,别把电脑庸俗化了”。看我不解,他进一…  相似文献   

11.
闲人居 《大众硬件》2002,(10):78-79
使用此文章标题是因为很多朋友最近问了我一个有趣的问题:“电脑到底要用多少电?为什么自从我开始休假以后家中的电费就多了许多?”被问的我愣了一下,忽然想到自打进入电脑行,从来都是人云亦云地为电脑配备当时可以买得到的最大功率电源,虽然也有一些朋友问电脑中各配件的功率以及使用多少瓦的电源合适,我也总是以大功率电源可以提高将来电脑的扩充升级为由建议他们来个最大的,也没仔细想过为什么要这样。这次就让我们来仔细算一下吧。  相似文献   

12.
大家一起炫     
《电脑爱好者》2010,(5):94-94
各位CFan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大三学生,对有关数码的东西热衷程度可谓达到骨灰级别了。 我的电脑是三星的R23系列,平时用它在学校上网、写论文、看课件、玩游戏……  相似文献   

13.
李鹏 《电脑爱好者》2002,(21):24-24
国庆节回家后,好友非让我帮他配一台电脑,经过N天的市场调查,终于把电脑买了回来,朋友也非常满意。但是因为朋友刚刚学电脑,经常会发生一些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软件问题,所以朋友经常要我去他家里修电脑。短短的一周马上过去,我也要回学校了,可朋友的电脑水平却没有长进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员的成长、离去,企业家要适时总结,以做提高。笔者有一个好友,企业做得不错,快速发展,一切欣欣向荣。企业在构建硬件平台和体系的同时,积极更新原有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运作管理体系。不好的消息是,最近的一年中,有两位中高层经理先后辞职,于是朋友找了个机会,和我唠叨唠叨。经理A,跟随我朋友有七八年,人很单纯,之前所在的公司发生重组和兼并,面临转行。遇到我朋友,当时公司也正在搞建设,A在技术上还不错,在管理上很弱,到了新公司,遇到一堆问题,我朋友力挺他,并悉心  相似文献   

15.
编辑希望我跟大家谈谈课件制作的体会,其实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制作课件难不难,二是课件如何做。对于第一个问题,先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经历。五十年前,一场历史的风暴夺去了我的青春,当我重新被社会认可时,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于是我退休后闯海南,六十二岁学摩托、六十三岁摸电脑、六十四岁办网站、六十五岁做课件,接着,获课件大奖、出课件专著、编香港计算机教材、多次担任课件大赛评委、受聘为本刊特约作者……于是,有媒体报道:“七旬老翁再攀事业高峰”。因此,在这里我只想告诉年轻人,一个老人能做到的事,你们会做得更好。对于第二个问题,必须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件,这就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明白了需要什么,你才会去做,但不要忘记,要做出好课件,理念比技术重要,这一点你会在下文中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网络》2011,(24):15-15
在北京落脚,没什么朋友。除了上班以外,也不知道要做什么?经常搬家,行李越来越精简,很多时候,感觉这个家不像家,我仅仅是个过客。房子里的东西没有一件是我的,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唯独——宏碁EZ1810一体电脑,它是我北漂的第一个大件。我总觉得家里有了电脑,家就像家,也就不孤单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个在小圈子里小有名气的DIYer帮人买电脑是免不了的事情。渐渐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帮忙原则:只帮配,下帮售后,懂电脑的朋友就帮忙DIY.有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不太懂电脑的建议买国产品牌机.这样价格不算很高出了问题找厂家技术人员来解决.我也清闲.  相似文献   

18.
平时没事就喜欢折腾电脑,倒也在朋友之中折腾出一个“电脑高手”的称号。朋友们在电脑方面遇到问题,也总会找我帮忙。不过最近我遇到这个问题就比较挠头了一有个朋友的公司需要建个企业网站,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公司里网龄最长”的他。但是,他跟我一样都对架设网站方面的事没啥了解……还好,通过短短两天的摸索,我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帮朋友配置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过了没几天,朋友打来电话说:“电脑出了问题,让我赶紧过去。”可当我过去一看,原来是本来在屏幕下方的Windows任务栏给型到屏幕左边去了。看着朋友一脸困惑的表情,我真是苦笑不得。谁叫朋友是公司有名的“脑盲”呢。就这样笔者在以后的日子里为朋友诸如此类的电脑问题奔波劳碌着。  相似文献   

20.
阿呆急诊室     
《软件》2005,(6):93-99
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名叫阿呆。虽说名叫阿呆.但我其实挺聪明的.是个有意的电脑医生。或许大家还不是很了解我.一直关注某大型TT类报纸的朋友就会知道我的名字;是的.我还是以前那个阿呆.不过就是胡子多了一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