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通信技术》2015,(4):71-76
为帮助电信运营商更好地了解移动支付市场形势,有的放矢地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文章从政策导向、技术发展、场景建设、主体竞争与市场发展五个角度阐述移动支付的发展动态,并从产业、用户、运营商自身三个角度就移动支付业务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发展建议。经过分析与归纳,发现移动支付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良好,移动支付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增长空间巨大,电信运营商应该把握时机,分别从产业、用户、运营商角度考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移动支付业务,进一步促进移动支付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移动支付业务进程,客观对比分析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情况及优缺点,重点比较了近场支付中NFC与RFSIM技术。在阐述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运营商策略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国内电信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接着分析了运营商做移动支付业务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指出运营商以竞争为基调的经营思维是导致移动支付等互联网业务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变经营思路,建立运营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发展移动支付以及其他互联网业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现已成为互联网支付发展的重要方向.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主要是增加用户黏性与转型需要,从而进行差异化经营,拓展增收渠道来保障收益.本文从移动支付国内市场多方竞合的现状谈起,分析运营商移动支付独特优势和壁垒,并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对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以NFC为例,探讨了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及其应用;接着,以移动支付业务为例,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和业务模式;最后,提出了运营商引入NFC技术应考虑的相关问题,并展望了NFC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方波 《移动通信》2008,32(6):22-25
文章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以NFC为例,探讨了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及其应用;接着,以移动支付业务为例,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和业务模式;最后,提出了运营商引入NFC技术应考虑的相关问题,并展望了NFC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信运营商的参与将极大推动RFID市场化的进程,而RFID也有助于移动业务的差异化。”斑马科技RFID大中国区业务发展经理马永青就RFID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说:“现在的移动业务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者,总体来看业务的附加值不是很高,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所以怎么在手机上面找到新的增值服务以拓展移动业务的应用领域也是各移动运营商考虑的问题,而RFID技术可以将3G网络引入高附加值的企业和行业市场。3G网络的特点是传输带宽更大,让上下行的大数据量传输成为可能,而RFID与传统条形码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支…  相似文献   

8.
颖颖 《中国新通信》2011,13(2):46-48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核心成员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根据向用户提供移动支付的主体不同,产业链模式可以分成三类: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即运营商主导模式。在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的提供者,又是移  相似文献   

9.
一直在移动支付标准上各执一词的银行业和电信运营商开始了合作之旅,但各自为利的现状,还是决定了这两大阵营在短时间内无法让移动支付走上坦途即使移动支付大局未定,银行业和电信运营商均认为这无碍双方接下来共谋发展。6月21日,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在上海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研  相似文献   

10.
基于RFID专用读写模块和IC卡的手机支付新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逆水 《电信科学》2006,22(10):4-7
本文首先研究了移动支付业务需求、业务模式、技术背景与实现方式,然后描述了将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技术方案,最后针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基于RFID专用读写模块和IC卡的手机移动支付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3G业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RFID智能卡为核心的移动支付成为各大运营商重点发展的业务。13.56 MHz双界面卡作为现阶段国内移动支付RFID智能卡主要解决方案之一,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其刷卡灵敏度和成功率不够理想,大大制约了13.56 MHz双界面卡的规模推广,也制约了整个移动支付业务的规模应用。本文通过对现网产品射频特性的测试,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影响13.56 MHz双界面卡刷卡灵敏度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13.56 MHz双界面卡刷卡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公众对移动支付不断增强的需求,推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分析了移动支付的整个产业链,确定移动支付的最佳商业模式,即移动运营商、银行、支付平台和终端。根据商业模式提出实现移动支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产品方案的核心单元RFID手机的关键技术给予了分析,给出了RFID手机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最后对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充值和挂失等功能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13.
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施涛 《电子测试》2009,(6):49-5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第三方电子支付手段的市场空间正在迅速扩大。RFID技术作为手机支付的核心,本文简述了移动手机支付的基本概念,RFID的工作原理,功能及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因素,并针对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发展领域的广阔前景,从加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完善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健全手机支付信用体系及协调手机支付产业链等方面提出相关方法建议来促进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小额支付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妹  申敏 《世界电信》2006,19(4):54-57
作为一种移动数据业务,移动小额支付业务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必将成为移动运营商竞争的一个领域.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核心技术,针对当前小额支付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小额支付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结构、业务流程和安全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冯岩 《山东电子》2012,(4):90-92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支付作为横跨多个产业链的特殊领域,一方面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丰富金融、商贸和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模式。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讲,当前发展何种模式的移动支付业务,利用自身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便捷,并加快将其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必须加快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营销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凌 《电信科学》2011,27(8):11-15
互联网公司在过去10年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运营商的业务运营和商业模式。对传统电信运营商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模式,对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和业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接着总结当前流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模式,然后提出传统电信运营商关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模式创新的方向和建议,最后介绍电信运营商以产品基地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施涛  王琼 《数字通信》2009,36(1):90-92
简述了移动手机支付的基本概念和RFID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因素。针对目前RFID技术应用的发展制约因素和瓶颈,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手机信用体系及手机支付产业链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传统的基于固定地点的圈存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快速发展,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公共的、架构开放的空中圈存系统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为公交应用、金融应用以及运营商自有应用等多种形式的应用提供公共、开放的圈存功能和便捷的圈存流程,而且还兼容了电子钱包和电子现金两大类应用。文章指出该系统平台能够满足目前重要性和紧迫度不断提升的、随时随地的圈存需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从软硬件两方面分析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发展趋势,包括芯片与屏幕技术、多模多频融合趋势、智能操作系统以及HTML5新型Web应用等,提出运营商应对策略及定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