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一步法"脱酚棉籽蛋白生产技术的工艺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工艺过程和特点。将6号溶剂与醇类溶剂混合对棉仁进行浸出,同时萃取油脂和棉酚,得到脱酚棉籽蛋白。其成品棉籽蛋白残油低、棉酚含量低、蛋白含量高、产品质量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脱酚棉籽蛋白生产的预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棉大国,年产棉籽达500万吨。棉籽中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但在传统的预榨工艺中,生产出来的棉粕中蛋白质破坏很大,其中对必须氨基酸中的赖氨酸的破坏达7%—10%;而且含有大量的游离棉酚,含量超过2000mg/kg以上。这对棉粕的利用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每年除少部分棉粕用做饲料外,有大量的棉粕作为肥料回田而浪费严重。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工艺已获得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在新疆北疆已建成的三条生产线中,去年三个厂共处理近45000吨棉籽,日处…  相似文献   

3.
孙亚森  韩文杰  杨伟国  王如南 《中国油脂》2023,48(11):96-99+111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通过实验室及生产线跟踪研究了溶剂萃取法脱酚工艺参数、脱酚方法(膨化预处理法、溶剂萃取法)、原料产地和储存时间对棉籽粕脱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在棉坯粉末度25%~28%、棉坯水分含量3.5%~4.5%、甲醇体积分数85%~90%、脱酚温度55℃左右、逆流萃取脱酚料液比(物料质量与新鲜甲醇溶剂体积比) 1∶(0.5~0.6)条件下,棉籽粕脱酚效果较好;溶剂萃取法脱酚效果优于膨化预处理法;对于棉籽原料产地,棉酚的脱除容易程度为北疆>南疆>河北,与棉籽的粗脂肪酸值大小正好相反;棉籽储存时间越长,棉酚越难以脱除。因此,选择新鲜、粗脂肪酸值低的棉籽原料,严格控制溶剂萃取脱酚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更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  相似文献   

4.
棉籽糖是植物界中存在的低聚糖中含量仅次于蔗糖的低聚糖,提取主要是以甜菜糖蜜为原料,而从棉籽粕中提取棉籽糖的研究则较少.对棉籽粕中棉籽糖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温度,乙醇溶液浓度和提取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14(W/V),乙醇浓度为75%.在此工艺条件下,棉籽糖的浸出率为95%.提糖后的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由原来的0.085%降低到0.029%,低于FAO所规定的0.04%的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一种脱酚棉籽粕新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对工艺过程中各阶段产品的关键成分(粗蛋白质、游离棉酚、赖氨酸和蛋氨酸等)进行了测定。以脱壳棉仁为原料,经低温压榨和己烷浸出制得脱脂粕,再经甲醇浸出制得脱酚棉籽粕。结果表明,脱酚棉籽粕保留了大部分赖氨酸和蛋氨酸,而粗蛋白质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50.15%和0.008 2%;棉仁低温压榨结合己烷及甲醇浸出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优质脱酚棉籽粕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棉籽料坯高碱水蒸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金宝 《中国油脂》1998,23(1):55-56
棉酚在棉籽油及棉粕中的存在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棉粕的使用。为此,我公司运用棉籽料坯高碱水蒸炒工艺。此工艺运用碱与棉酚及脂肪酸的结合作用来降低产品中棉酚和脂肪酸的含量。采用本工艺流程操作简单,使产品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棉酚甲醇浸出液提取棉酚的生产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锐 《中国油脂》2007,32(8):75-76
利用甲醇提取棉酚,可以使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降低到0.01%以下,达到安全食用标准,为棉籽蛋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同时获得了游离棉酚含量为0.15%的甲醇浸出液,也为提取生产棉酚提供了条件。通过提取棉酚的生产实践,二苯胺棉酚的收率达到57%,棉酚的提取收率达到55%,棉酚含量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公司在棉籽加工枝术中采取的各项改进措施,对棉籽加工过程中影响棉粕蛋白质含量的各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在仁壳分离工艺中采用多道循环筛分工艺,将阶梯筛和平面回转筛进行优化组合;在棉仁压坯过程中通入蒸汽,提高坯片的软化效果;对浸出器增加预浸和料翅改造,有利于棉粕中棉酚的脱除;湿粕经离心机分离、圆盘烘干机低温烘干、蒸脱机脱溶,可缩短湿粕的烘干时间,降低烘干温度,减少蛋白质变性。通过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棉粕产品中残油一般在0.5%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0%~62%,氢氧化钾溶解度达70%~75%,游离棉酚含量不高于200 mg/kg,大大改善了棉粕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两种溶剂萃取棉籽油和棉籽粕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己烷和异丙醇作溶剂,分别萃取棉籽仁得到棉籽油和棉籽粕.对棉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溶剂萃取得到的棉籽油在理化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所得棉籽粕的蛋白含量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中粗蛋白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吸油性、泡沫稳定性小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但是吸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却高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分析游离棉酚含量时,发现异丙醇萃取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FGP)含量高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油.用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中FGP含量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使用限量范围内,用作饲料时不需再增加脱毒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棉籽原位酸催化转酯化联产生物柴油和无毒棉粕。考察了棉仁粒径、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时间、酸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对产物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和棉粕中游离棉酚(FG)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棉仁粒径小于0.335mm,反应时间7h,酸油质量比1∶1,醇油摩尔比310∶1,反应温度65℃,搅拌速度600r/min。在此反应条件下,通过验证试验得到反应产物中甲酯含量为93.3%,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为0.018%,低于FAO规定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1.
杨锐 《中国油脂》2007,32(5):24-26
棉仁蛋白是一种潜在的重要食品资源,由于棉酚的存在一直未被人类充分利用。通过甲醇脱酚、4#溶剂脱脂、低温连续脱溶的棉籽粕生产工艺和碱溶酸沉的蛋白生产工艺,于2001年首次实现了工业化利用有腺体棉籽粕生产食用棉仁分离蛋白的实践,获得了高安全性的棉仁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棉籽及棉籽油中的苯并芘来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来源地的棉籽进行了苯并芘含量测定,并对苯并芘含量较高的棉籽及不同含量苯并芘的棉籽制取的油脂进行了苯并芘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棉籽中的苯并芘含量都不高且与种植区域无关,基本都小于1μg/kg;棉籽本身苯并芘含量不会增加,但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会受到苯并芘污染,比如运输车辆打扫不干净,储存中受空气污染及尘土侵袭都有可能使棉籽中苯并芘含量升高;受污染的棉籽中苯并芘主要分布在棉籽壳上,棉籽中的苯并芘会在棉籽油中聚集。  相似文献   

13.
棉籽饼的脱毒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畜禽饲料中棉籽饼用量过大,棉酚含量超过畜禽的耐爱量,会引起畜禽中毒,饲喂前对绵籽饼进行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法脱毒均可达到较好的脱毒效果。对于棉籽饼作猪,牛,鲤鱼饲料的配合使用方法,试验情况和结果进行了介绍。无腺体棉籽中不含或有少量棉酚,用于饲养畜禽不会引起中毒,是一种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主要叙述了以棉籽为原料,生产加工后得到两个主要产品——棉粕和棉籽油,分别分析了影响棉粕蛋白质含量和棉籽油色泽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各因素的关键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控制这些关键因素,可得到高蛋白的棉粕和高品质的棉籽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三级棉籽油为原料,采用冬化分提工艺制取高品质棉籽油的工艺.试验表明:采用分提工艺得到的棉籽油液体油冷冻试验可达11h以上,完全符合一级棉籽油冷冻试验的要求;与未分提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相比,棉籽油液体油中棕榈酸降低1.81个百分点,棕榈一烯酸降低0.062 2个百分点,硬脂酸降低0.395个百分点,油酸增加0.17个百分点,亚油酸增加1.79个百分点,亚麻酸增加0.1049个百分点;棉籽油固体脂中棕榈酸增加13.19个百分点,棕榈一烯酸降低0.210 5个百分点,硬脂酸增加1.582个百分点,油酸降低2.02个百分点,亚油酸降低10.85个百分点,亚麻酸降低0.047 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肇立春 《中国油脂》2007,32(12):29-31
生产棉籽蛋白的原料棉籽粕在预处理、浸出、脱溶工段与普通的工艺相比有着特殊的要求,从而保证制得的棉籽粕在含杂、蛋白质变性程度、色泽、纤维素含量等方面符合要求。通过生产试验研究了低变性棉籽粕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棉籽混合油精炼理论、精炼工艺及精炼的关键控制点,包括棉籽混合油浓度控制、脱胶控制和碱炼控制;并且对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与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在精炼得率、成品油色泽、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溶剂法浸出棉籽油和脱除棉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采用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浸出棉仁生坯(或饼),提取棉籽油并脱除棉籽粕中棉酚的工艺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棉籽油及其副产品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或含40%乙腈的缓冲溶液(v:v)提取后,过0.22μm滤膜净化,再经Agilent ZORBAX RX-SIL(100 mm×3.0mm,1.8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以0.2%甲酸+10 mmol/L乙酸铵水为A液,甲醇为B液;以流速0.4 m L/min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结果 使用该方法检测矮壮素和缩节胺在0.2~0.5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在1.0、5.0、10.0 mg/kg三个加标水平回收率分别为92.2%~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6.7%之间。结论 说明此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准确、具有比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可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0.
Effects of varying amounts of gossypol from whole Upland cottonseed (WCS) and cottonseed meal (CSM) were evaluated in 40 midlactation Holstein cows. After 14 d of pretreatment, cows were assigned to 1 of the 5 treatments for 84 d: control (no gossypol), 931 mg/kg total gossypol (TG) and 850 mg/kg free gossypol (FG) from WCS (moderate TG and high FG); 924 mg/kg TG and 91 mg/kg FG from CSM (moderate TG and low FG), 945 mg/kg TG and 479 mg/kg FG with equal amounts of TG from WCS and CSM (moderate TG and FG), or 1894 mg/kg TG and 960 mg/kg FG with equal amounts of TG from WCS and CSM (high TG and FG).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gossypol (PG) and its isomers we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FG intake. Concentrations of PG reached a plateau after 28 d on treatment, and they were highest in cows receiving a diet with high TG and FG. Erythrocyte fragility differed among treatments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G intake. Plasma gossypol returned to negligible concentrations 28 d after withdrawal of cottonseed products from the high TG and FG diet. Serum vitamin A was similar among treatments, but vitamin 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G intake. Serum enzymes were generally unaffected by treatments, but urea N increased in diets higher in TG and FG. Intake of dry matter was higher for the diet high in TG and FG than for the control diet, but was similar for other treatments. Cows receiving the high TG and FG diet produced more milk and 3.5% fat-corrected milk, with no changes in milk composition. Feeding a diet containing 1894 mg/kg TG and 960 mg/kg FG for 84 d increased PG concentrations and erythrocyte fragility and resulted in minor changes in blood metabolites and enzymes, but no detrimental effect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Indicators of liver, kidney, and muscle cell viability suggest that the higher amounts of gossypol consumed in this study had only minor effects on those tissues in lactating dairy c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