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冷旭东  刘平 《电源学报》2011,9(5):83-86
从变电站控制室内电源、照明、温湿度等基础环境现状入手,提出互动型控制室环境系统的迫切性,定义并提出控制室基础环境整体设计、专业生产.实现互动型控制室环境系统的方法。并分析系统可行性及系统实施效益。变电站控制室基础环境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是变电站安全稳定的基础,也是建立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施浩楠  倪佳  顾于昊 《电气开关》2021,59(5):55-57,60
直流电源系统是变电站二次核心设备,是进行控制与保护的基础,为变电站中的控制装置、保护装置等提供工作电源.当变电站的交流电源失效后,作为应急电源,直流电源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产生关键性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直流应急电源,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提供电能,保证二次设备工作的连续性.该直流应急电源采用了高频开关技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宜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变电站往往将站内交直流设备集成到一套系统内,优化布置,统一监控,形成一体化电源系统,该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维持变电站内其他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而目前该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一起典型的一体化电源系统缺陷,提出了该系统在基建过程中易忽略的环节,以及日常维护时易疏忽的隐患,并且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这对降低运行变电站一体化电源体统的故障率、提高站内交直流系统运行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电源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甚至电网的正常运行。电源好比变电站的"心脏",对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源的可靠稳定是保护装置、自动化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广泛采用,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源系统的问题日渐显现,其重  相似文献   

5.
正变电站直流系统为断路器控制、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以及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提供直流供电电源,其正常运行是保证变电站二次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直流系统经常出现接地现象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行。众所周知,变电站直流系统出现两点接地会造成断路器误动和拒动。下面具体分析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秦灏 《华东电力》2001,29(12):27-28
笔者认为 ,有人值班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根本区别在于管理的广度有了较大增加。以前一个运行班面对的是一个变电站 ,而现在一个操作班要应付十几个到二十几个站 ,这必然造成管理的深度有了一定的收缩。虽然自动化设备、免维护、高可靠性设备的使用 ,可以大量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 ,但是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计也应该适应无人站固有的特点 ,即运行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无人站管理得过细。1 控制室部分(1 )有人值班变电站往往有较多控制屏 ,为了使值班人员坐在工作台后能看清控制屏 ,往往对控制室的屏前进深要求较大 ,而无人值班变电站 ,在这方面布…  相似文献   

7.
高频开关通信电源担负着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变电站内设备及蓄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作用,若其存在缺陷或发生故障,将危及变电站机房及保护小室内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而影响变电站供电可靠性.本文以一起高频开关通信电源故障为例,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结合通信直流电源检修工作中的经验,对通信电源的运行及维护提出相应建议,保证系统及设备...  相似文献   

8.
1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变电站在运行中,所有数据均通过站内通信设备从保护测控终端传送至后台系统。值班人员通过后台系统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对发生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变电站后台系统以及通信设备的电源多为交流电,电源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通信数据丢失、后台计算机设备损坏、故障状态下送电延误等后果。同时,运行人员无法在后台系统中实时察看现场数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苏州供电公司对220kV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工作的实践,介绍了在完善四遥功能方面为保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需增设的信号,并通过装设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提升数据通信处理能力,改进计算机电源系统以及对一、二次设备进行改造等多方入手,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基础,视频监控是无人值守的核心内容,时刻监控变电站安全、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为变电站运维提供重要信息。在原有视频监控基础上,通过视频设备的升级融入图像识别系统,研发基于人眼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变电站内重点区域、设备运行、人员车辆、安全防火等智能视频监控,自动分析视频图像信息,感知变电站实时监控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实现变电站智能视频监控,为变电站运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效率,真正达到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当前运行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信阳供电公司规划设计了一套直接面向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远程联网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变电站的各个监视点(如主控室、主变、断路器、隔离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图像传输到集控和调度中心,集控和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时图像和远动信息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控、分析和调度。  相似文献   

12.
陈正佩 《继电器》2003,31(1):64-66
沙角B电厂500kV开关站作为沙角电力生产基地的供电枢纽,对广东省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介绍开关站主要设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近年来的设备故障,探讨设备老化的必然性,总结主要的例行检测及试验情况,提出了必要的运行监测手段和运行管理措施,并指出了其对安全运行及指导主设备定期维修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关电气防跳回路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开关控制回路的特点 ,结合实际 ,分析微机保护、电磁型触点去分流保护防跳回路的构成 ,提出了解决具体工程中防跳回路异常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日趋壮大,变电站无人化已势在必行。厂站运行辅助设备、环境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均相对较多,实现设备的高效、集中监控管理便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难题。基于自动控制和新型传感技术采集设备的相关开关量信息,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厂站运行辅助设备及环境设备的集中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电力通信网和内部信息网络完成厂站运行辅助设备及环境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回传,从而实现了地调主站端对厂站运行的辅助设备和环境的集中实时监控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该研究为今后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使得变电站无人化的运行和开展可更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15.
葛荣良 《华东电力》2007,35(5):37-40
固态电力电子技术是FACTS(DFACTS)技术发展进程中具有前瞻性的电力前沿技术,未来的固态变电站是基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固态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固态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灵活控制和操作的变电站.介绍了未来固态变电站的基本组成、技术原理与特点以及国内外固态电力电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跟踪研究应用的建议,以迎接未来输电系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钟 《四川电力技术》2005,28(4):43-44,62
现代电力工业生产,特别是高压及超高压变电站存在和应用大量电气、电子设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电磁环境。如何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达到电磁兼容是现代电气设计施工必须解决的课题。在探讨变电站电磁兼容问题时,接地装置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情况的好坏不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也是影响变电站电磁干扰的重要方面。以成都电业局500kV龙王变电站为例,分析了变电站电磁干扰特性和传播形式。在提出了一般性的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通过500kV变电站接地技术设计来改善和控制变电站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变电站绿色照明方法,对220 kV西泾智能变电站照明设计进行优化。针对西泾变电站布置特点,提出户内采用LED光源代替传统光源,达到智能变电站降低能耗等要求,同时将照明配电箱集中组屏布置在二次设备室,提高维护效率,接入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自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变电站采用户内布置时,绿色照明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短期内即可收回投资,同时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中推荐采用独立的照明配电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电压合格与无功充足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确定适宜的无功补偿方法和电压调节方案对电网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立体九域图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与传统九域图控制策略相比,增加了时间轴,在不同的时间段(时区)九域图的无功功率上下限和电压上下限是变化的。通过基于负荷预测的全局无功优化模型得到配电网各变电站的预计调节方案,以此将一天划分为若干个时区,并根据优化曲线得到各时区的运行边界。基于立体九域图的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结合了动态无功优化与实时调控的优点,避免了无功补偿设备和主变分接头的频繁调节,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内照明设计采用LED绿色设备,对站内安全运行以及建筑节能减排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分析LED绿色照明优势为基础,对站内安全运行以及建筑节能减排进行论证,阐述了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与LED绿色照明设备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