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角分辨电子谱仪测量了偏析O存在的V(100)-(8×1)和编析S、O同时存在的V(100)-(2×2)表面中O(KVV)、S(152.5eV)与V(L_3M_ 2,_3V)的极分辨谱。O(KVV)和S(152.5eV)极分辨曲线拟合分析及(2×2)中O(KVV)/S(152.5eV)随极角θ增大而增大,得出偏析S在偏析O层之下。V(L_3M_2,_3V)Auger电子衍射分布表明该电子前向散射起主导作用。并进而讨论了偏析S、O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进口ADES-400型角分辨电子能谱仪的计算机控制录谱系统进行了改造,使谱仪增加了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的计算机控制录谱功能,并且使HREELS谱的灵敏度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了中能X射线自由空气电离室在入射不同能量光子时的电子损失修正因子.根据此结果,获得中能X射线基准电离室在5个辐射束规范下的电子损失修正因子,为中能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的绝对测量和国际比对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室原有二台进口的大型表面分析仪器(英国VG ADES400型角分辨电子能谱仪和ESCALAB-5型多功能电子能谱仪)均有十年的历史,用来进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对进口仪器进行技术改造,扩展其功能,本实验室利用国内条件,与沈阳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1976年,笔者曾比较详细论述了恒弹性合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该文把电子工业中频率元件用恒弹性合金的发展趋势归纳为:降低频率温度系数(β_f)、提高和控制品质因数(Q)、提高性能的再现性(一致性)和研制新型恒弹性合金四个方面。随后恒弹性合金的发展表明上述观点迄今仍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本文针对近10年来电子工业用恒弹性合金的新进展,着重介绍国外所采用的工艺路线和动向,并对我国发展电子工业用恒弹性合金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子能损谱的发展和分类;综述了透射式电子能损谱(TEELS)和反射式高分辨率低能电子能损谱(HREELS)的特点及其应用;着重举例介绍了中能反射式电子能损谱(REELS)的最新进展和它在表面科学各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密度函数理论的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方法和超晶胞方法对L12结构Co3(Ge,W)析出相的电子结构以及弹性常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Co3(Ge,W)析出相的弹性性质.Co3(Ge,W)析出相的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通过Voigt-Reuss-Hill方法计算得到.弹性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L12结构CO3(Ge,W)析出相的剪切模量较Co基体高且能对Co基体起到强化作用,指出Co3(Ge,W)析出相在本质上是一种韧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角分辨光电子谱作为表面电子结构研究的有力工具,是人们熟知的。由于光电子从邻近原子的散射而引起的终态相干性,使人们预计从角分辨光电子谱中也包含有表面结构的信息。1974年,Liebsch从理论上预言了这种相干作用,并认为在实验上是可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为基础,用键距差(BLD)法对5种二元AlRE3化合物进行了价电子结构的计算.通过分析发现,5种二元AlRE3化合物的最强键键能远大于Al的最强键键能,且塑性、弹性和强度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三维全五向(Q5D)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其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合理的边界条件, 计算得到了Q5D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 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 所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 编织角等工艺参数对材料弹性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将计算结果与三维四向(4D)和三维五向(5D)编织复合材料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Q5D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纵向导热性能, 其零膨胀结构的可设计性更强, 为进一步研究此种结构材料的强度问题和热力耦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弹性补偿法(ECM)在计算复杂结构的极限载荷时存在的较大误差,通过引入调整因子f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弹性补偿法(MECM)。该方法在保留弹性补偿法简单、高效等优点的基础上,提高了复杂结构极限载荷的计算精度。通过三个典型算例比较了弹塑性增量法(EPAM)、两倍弹性斜率法(TESM)、弹性补偿法以及修正弹性补偿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弹性补偿法对于复杂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柔性复合材料前掠翼飞机静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计算分析的是柔性复合材料前掠翼概念机的静气动弹性特性。文中作者利用NASTRAN计算了单独机翼的发散速度,并重点计算和分析了该机在亚音速情况下,飞行载荷和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分别随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相同高度下,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刚体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和弹性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分别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且某些变化相差甚大;机翼剪力、弯矩和扭矩随翼展变化的曲线中,刚体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小,弹性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机翼的最大垂直挠度(在翼尖前缘处)和最大扭角(在翼尖处)略有增加。(2)相同马赫数下,随着动压的不断增加,刚体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保持不变,弹性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呈线性变化;机翼剪力、弯矩和扭矩随翼展变化的曲线中,也同样是刚体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小,弹性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机翼的最大垂直挠度(在翼尖前缘处)和最大扭角(在翼尖处)略有增加。(3)使用复合材料剪裁技术可以适当减小机翼内洗,从而提高发散速度,减小机翼前缘垂直挠度和飞行载荷中弹性部分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在三维全五向(Q5D)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了Q5D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所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编织角等工艺参数对材料弹性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三维四向(4D)和三维五向(5D)编织复合材料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Q5D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纵向导热性能,其零膨胀结构的可设计性更强,为进一步研究此种结构材料的强度问题和热力耦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钢球和刚性平面弹塑性正碰撞恢复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法(FEM)研究了理想弹性和分段线性/幂指数强化材料钢球与刚性平面的弹性和弹塑性正碰撞。弹性碰撞FEM计算结果和Hertz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弹性碰撞FEM计算结果说明波动效应在球体与刚性平面正碰撞中引起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弹塑性碰撞的FEM计算结果分别与Johnson和Thornton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弹塑性碰撞中,当碰撞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发生有限塑性变形,FEM计算结果表明恢复系数与[(v/vy)/(E*/σs)]-0.27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功能材料》2021,52(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在300 GPa下正交Cmca-FeH_5晶体的结构、力学及结构电子特性进行理论研究。获得了Cmca-FeH_5的晶格常数和键长,计算结果与之前的理论数据相符合;计算分析了其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表明压强为300 GPa时Cmca-FeH_5呈弱金属性;采用能量-应变(E-S)和应力-应变(S-S)两种计算方法得到了Cmca-FeH_5的单晶独立弹性常数C_(ij)和s_(ij)以及其多晶弹性模量等值。分析发现在300 GPa下Cmca-FeH_5是力学稳定的且呈韧性。通过对Cmca-FeH_5的各向异性因子、杨氏模量和线性压缩系数的三维立体图像的分析,说明其具有弹性各向异性。在压强300 GPa时Cmca-FeH_5的德拜温度值相对较高,其原子之间的键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大型浮体水弹性作用的频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斌  勾莹 《工程力学》2006,23(Z2):36-48
对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的频域计算方法做了综述和介绍。分别介绍了干模态法、湿模态法和直接计算方法,对于干模态法的五种结构弹性模态函数做了介绍,研究了五种模态函数下计算结果的收敛速度。对于水动力分析方法的计算量和存储量做了分析,介绍了降低计算量和存储量的一些新计算方法,实现了一种柱坐标下的多极子展开高阶边界元方法,积分方程中的固角系数和柯西主值积分均采用直接方法计算,应用该方法计算了波浪与大型弹性浮体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得到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了CaNi2和CaMgNi4合金的相稳定性、弹性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由于原子间作用力得到释放,CaMgNi4更稳定。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显示,CaMgNi4的体模量远大于CaNi2。利用弹性系数、体模量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合金的熔点,结果显示,CaMgNi4的熔点(1379.6K或1458.4K)大于CaNi2的熔点(1075.4K或979.37K)。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表面振动光谱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着重阐明研究表面吸附分子结构的三种表面振动光谱方法,其中包括反射红外光谱(IRRS),低能电子损失谱(EELS)和非弹性电子隧道谱(IETS)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复合材料固化度和温度相关黏弹性本构方程的分析,定义一个能综合反映固化度和温度等对复合材料黏弹性性能影响的无量纲参数De_m。当参数De_m都大于10~2时,复合材料基体处于流动状态;当参数De_m都小于10~(-2)时,复合材料为弹性状态;仅当部分参数De_m小于10~2而大于10~(-2)时,复合材料处于黏弹性状态。以AS4纤维/3501-6树脂复合材料为例,基于对其参数De_m在典型固化工艺过程中的演化,研究该复合材料黏弹性性能的发展过程,发现基于参数De_m分析得到的凝胶点时间与实验结果一致。根据复合材料黏弹性性能对残余应力发展的影响,将复合材料残余应力计算分为流动阶段和黏弹性阶段,并建立了相应的状态相关黏弹性本构模型。最后通过与原始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提出的本构模型,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与原始黏弹性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一致,但大大降低了计算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对高精度引力波测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超光滑光学元件,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其表面散射特性的非傍轴标量散射模型Generalized Beckmann-Kirchhoff (GBK)。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入射角度、散射方位角对P偏振和S偏振入射光的角分辨散射分布的影响,以及入射角度、散射方位角、自相关长度、斜率、截止频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不同表面统计分布特征下的角分辨散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引力波探测系统中超光滑光学元件的加工、系统杂散光的产生及抑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