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行腹部肌肉锻炼,盆底肌肉锻炼,个体化排尿训练,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2组均在术后第4天开始夹闭尿管,锻炼膀胱括约肌.观察2组术后第10天拔尿管后,经2~3次自然排尿后第2天B超检查提示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尿潴留2例,对照组8例,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能有效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07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3例,实验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和常规拔管,实验组采用术前排尿训练和膀胱功能锻练,排尿困难者采用针刺穴位促排尿,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管,比较2组的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前实施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腹腔镜子宫全切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66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即积极主动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早期指导膀胱功能锻炼等.比较2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的时间、患者术后焦虑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焦虑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早期干预能充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调动患者术前术后锻炼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排尿困难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提高,留置导尿比率降低.结论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的自行排尿,是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3月入住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58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79例.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值.结果 实验组术后尿潴留率和导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经干预后的焦虑值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焦虑和痛苦,术后患者尿潴留率明显下降,促进术后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排尿训练配合穴位注射,预防和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应用镇痛泵引起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9月骨折病人术后应用镇痛泵病人100例,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采用早期排尿训练配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对照组只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法.结果:训练组50例全部自行排尿达100%.对照组自行排尿33例占6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术后早期排尿训练配合穴位注射对预防术后应用镇痛泵引起尿潴留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49例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及心理护理,术后督促排尿,缩短卧床时间及患肢制动时间,诱导排尿.认为术前术后的完善护理有利于减少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51例干预组患者采用针时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时间有所缩短(p<0.05).干预组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为21.6%.而对照组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44.7%(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后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求更有效、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70例脑卒中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1-3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取科内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治疗时间均为4周.以两组治疗后均采用Barthel的ADL指数计分法进行治疗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日长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缩短了病程,而且对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减少了后遗症发生,使其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身时间不同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健康指导,训练床上轴式翻身,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后平卧硬板床6小时后给予轴式翻身.观察组术后给予侧位2小时与平卧4小时交替翻身,对照组给予每2小时翻身1次.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翻身效果.结果 2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切口局部肿胀、切口疼痛、切口渗出、引流管脱落、患者对翻身不接受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侧卧2小时与平卧4小时交替轴式翻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愿意接受,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组.观察组患者由护理人员采取术前疼痛宣教、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疼痛评估和疼痛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心理状态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术前疼痛宣教、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疼痛评估和疼痛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心理状态,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182例实施TUR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法,即明确问题,寻求证据,引入并应用证据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不断加以总结并比较观察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尿失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有效地减少TURP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强化护理干预,并于入选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分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强化护理干预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共11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骨伤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8例,对比2组护理后疼痛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疼痛情况比较,干预组病人疼痛情况大大改善,经秩和检验有显著差异(z=-4.89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减轻了骨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本院就治并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做好特定的心理护理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我院实际及相关的文献,总结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CPR、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d、7d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年及3年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癌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合理应用自控镇痛泵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控镇痛泵的操作应用方法,而且还应了解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在护理、治疗、饮食及锻炼等方面不做统一要求.结果 实验组通过心理干预对疾病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满意度,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7月~2009年12月本科收治的1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控制良好,胸水明显减少或消失,结核灶明显缩小或闭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促进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肛周疾病手术后伤口水肿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100例肛周疾病术后伤口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及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伤口、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4.0%,而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疾病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伤口疼痛与水肿,获得了较佳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