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5):1061-106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中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XCL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健康者24例)和肝癌组(原发性肝癌患者36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CXCL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肝癌组随机分为两组: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19例)和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XCL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正常对照组与肝癌组均抽血送检,其中肝癌组中的中药组服用清热解毒中药方;通过RT-PCR、Western检测血清CXC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正常对照组与肝癌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比较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与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之间的差异,探讨清热解毒中药对CXCL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肝癌组两组血清CXCL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肝癌组;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与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比较,CXCL1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显著低于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②正常对照组、肝癌组两组血清CXCL1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显著低于肝癌组(P<0.01);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与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CXCL1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显著低于未服用清热解毒中药组。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XCL1的mRNA、蛋白水平高于健康人的表达,清热解毒中药方可以显著下调肝癌患者血清中CXCL1的mRNA含量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3):1-3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MEG3(LncRNA-MEG3)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生存期的关系,并分析它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过表达技术对AML细胞系HL-60、THP-1和U937的Lnc RNA-MEG3进行过表达,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收集初发未治的10例AML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骨髓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Lnc RNA-MEG3在骨髓中的表达情况。检测75例被确诊为AML患者骨髓中Lnc RNA-MEG3的表达情况,并跟踪随访5年,分析Lnc RNA-MEG3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比较,AML患者骨髓中LncRNA-MEG3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显示,MEG3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162个月,明显短于MEG3高表达组的41.715个月(P<0.000 1)。MTT结果显示,LncRNA-MEG3过表达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MEG3在AML骨髓中表达下调,LncRNA-MEG3低表达可能是AML预后不良的新生物标记物,并能调控AML细胞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目的检测微小RNA-335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钙调蛋白(Ca M)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106例AIS患者及98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335表达情况;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查询分析miR-335对钙调蛋白编码基因CALM1的靶向结合关系;脂质体转染法将miR-335模拟物、抑制物以及相应阴性对照物分别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并进行细胞培养,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预后HUVECs中钙调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IS组患者血清miR-335表达明显下调(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的查询分析显示CALM1存在miR-335潜在靶向结合位点;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335模拟物组Ca 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miR-335抑制物组Ca 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335表达明显下降,表达下调的miR-335可能通过上调钙调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8-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多效生长因子(PT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购买结直肠癌组织芯片标本90例(实验组),正常结直肠组织芯片70例(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两组PT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另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原发结直肠癌患者90例,分析PTN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PTN mRNA阳性表达率为62.2%,PT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肿瘤类型之间,PT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PTN 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 mRNA及其蛋白与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硫还蛋白结合蛋白氧(TXNI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获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的肿瘤标本及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肿瘤标本,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标本中TXNIP表达的变化。并取一部分正常肺组织做为对照。结果正常人肺组织中TXNIP呈一定水平表达,相比之下,NSCLC患者癌标本中TXNIP信使RNA(mRNA)显著降低。当患者经2周期GP方案化疗后,癌标本中TXNI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再次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人群肺组织中TXNIP呈一定量的表达,而NSCLC患者癌标本中TXNIP表达量极低。但经GP方案治疗后,癌标本中TXNIP的含量增高。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能上调非小细胞肺癌TXNI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头颅CT、MRI和造影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畸形患者30例为观察组,收集其血清和手术切除的标本;选取脑外伤非血管性疾病患者18例为对照组,收集其血清和脑动脉标本。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MMP-2和MMP-9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 mRNA在脑动脉标本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2和MMP-9蛋白在脑动脉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MMP-2和MMP-9在mRNA及蛋白表达高,在动脉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和MMP-9在脑动脉畸形患者中异常表达,并且在脑动脉畸形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32-33
目的:探讨HMGB2、CCL1与NO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HMGB2及CCL1在骨关节炎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取54例KOA患者作为试验组,2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MGB2、CCL1,用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分析HMGB2与CCL1、NO在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HMGB2、CCL1和NO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HMGB2、CCL1和NO三个指标在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表达与正常人的关节滑液比较异常增高。HMGB2与CCL1和NO的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912、0.88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HMGB2可能是炎症因子CCL1和NO的趋化因子,可促进KOA的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形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63-64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Ki-67、Tau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7例,均接受紫衫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后实施手术治疗,并取手术前后标本进行病理检测。观察化疗前后乳腺标本中Ki-67、Tau表达水平,统计新辅助化疗后疗效情况及其与Ki-67、Tau表达水平间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标本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标本中Tau蛋白阳性表达高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67例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4例(5.9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42例(62.69%)、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患者21例(31.34%)、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无。新辅助化疗后CR+PR及SD患者乳腺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CR+PR患者乳腺组织中Tau阳性表达高于SD患者(P<0.05)。结论:紫衫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好,其近期治疗效果可能与乳腺癌组织中Ki-67、Tau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临床治疗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大鼠血清孵育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s)生长的影响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NPE大鼠模型的血清,将体外培养的大鼠PMECs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PE24 h组、NPE48 h组、辛伐他汀24 h组、辛伐他汀48 h组;NPE组予NPE大鼠模型的血清分别孵育24 h和48 h,辛伐他汀组在NPE大鼠血清孵育的基础上予1μmol/L辛伐他汀干预24 h和48 h。通过细胞计数法描记生长曲线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Western-bolt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PMECs内Bax和Bcl-2蛋白与mRNA表达情况。结果 NPE24 h组及48 h组PMECs生长明显减慢,倍增时间延长,有大量漂浮的细胞碎片;辛伐他汀24 h组和48 h组PMECs数量显著增高。同正常对照组相比,NPE24 h组和48 h组PMECs内Bax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与相应NPE组相比,辛伐他汀24 h组及48 h组Bax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P<0.05)。同辛伐他汀24 h组相比,辛伐他汀48 h组PMECs内Bcl-2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NPE大鼠血清孵育后PMECs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中和肽素(Copeptin)、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COPD患者,按病情分为轻度组(n=15)、中度组(n=28)、重度组(n=29)。分析各组患者Copeptin、HMGB1水平变化。结果随着病情由轻到重,患者血清Copeptin、HMGB1、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肺组织HMGB1 mRNA及其蛋白水平依次均显著升高。重度组患者住院天数均长于轻度、中度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结论 COPD患者的严重程度和Copeptin及HMGB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Copeptin及HMGB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临床上评价COPD的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
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Caspase 1)、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患者血清中NLRP3、人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PYCARD)、Caspase 1、NF-κB mRNA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NLRP3、TLR4和NF-κB含量显著升高,L-Iβ、IL-18、TNF-α和Caspase 1含量显著增高,NLRP3、PYCARD、Caspase 1、NF-κB mRNA含量显著增高。说明检测患者血清中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利于了解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状态并协助前列腺炎患者的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5):697-703
目的:观察精元康胶囊对齐多夫定(azidothymidine,AZT)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骨髓Notch信号通路中jag1 mRNA、numb1 mRNA和numb2 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探究精元康胶囊治疗骨髓抑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7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利可君片组(简称利可君组)、贞芪扶正胶囊组(简称贞芪组)、精元康胶囊高剂量组(简称精高组)、精元康胶囊中剂量组(简称精中组)、精元康胶囊低剂量组(简称精低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处理,连续14 d。断颈处死小鼠,分离右股骨,制备骨髓单细胞悬液,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jag1 mRNA、numb1 mRNA和numb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小鼠经AZT造模后,模型组及各药物组Notch信号通路中jag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jag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精高组、精中组效果明显优于贞芪组、利可君组(P<0.05),而精低组、利可君组、贞芪组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numb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numb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精高组、精中组num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贞芪组、利可君组(P<0.05),而精低组numb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利可君组、贞芪组。(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numb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numb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精高组numb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贞芪组、利可君组(P<0.05),精中组numb2 mRNA表达水平与贞芪组、利可君组相当(P>0.05),而精低组numb2 mRNA表达量低于利可君组、贞芪组。结论:精元康胶囊可下调骨髓抑制小鼠增高的jag1 mRNA的表达量,同时使原本降低的numb1 mRNA、numb2 mRNA的表达升高,使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得到抑制,进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3):10-13
目的:探讨FEZ1基因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标本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6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各标本中FEZ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FEZ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和宫颈鳞癌组织(P<0.05);FEZ1蛋白的表达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而与患者年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EZ1的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与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
目的探讨循环miRNA-4281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QRT-PCR技术分别检测45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及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miRNA-4281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清标本中miRNA-428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是0.805,microRNA-4281作为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4.40%,特异度是73.30%。miRNA-4281的表达与AFP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提示miRNA-428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具有较短的生存期限(P<0.05)。结论检测miRNA-4281有利于肝癌的诊断,可作为HCC潜在的临床诊断标志物,同时其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9):52-54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60例PNS患儿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单纯型(34例)和肾炎型(26例),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分为A组(15例)、B组(16例)、C组(16例)及D组(13例),同期选择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及门诊健康体检儿童血清、尿液中的RBP表达水平及血清BUN、Scr等指标。结果:PNS组及不同疾病类型亚组患儿血清、尿液RBP及血清BUN、Sc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肾炎型患儿血清、尿液RB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而各亚组血清BUN、Sc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亚组血清、尿液RBP及血清BUN、Sc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亚组血清、尿液RB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血清、尿液RBP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而各亚组血清BUN、Sc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及尿液RBP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PNS患儿疾病类型及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536-53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老年性痴呆(Alzhel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β-APP)和β-分泌酶(amyloidβsecretase1,BACE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0右侧海马区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予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与海马组织中Aβ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β-APP和BACE1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海马中Aβ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β-APP蛋白表达、β-APP mRNA和BACE1 mRN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对BACE1 mRNA调控作用,阻断β-APP裂解进程,抑制Aβ在脑内生成与沉积,从而减少Aβ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3):38-41
目的:研究小泛素相关修饰物泛素结合酶9(Ubc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癌旁新鲜标本50例,腺瘤3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Ubc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原代培养结直肠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组织对顺铂及5-氟尿嘧啶的药物敏感性,分析Ubc9蛋白的表达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Ubc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和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c9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Ubc9蛋白的高表达与顺铂的耐药呈正相关(r=0.323,P<0.05),Ubc9蛋白的表达与5-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r=0.283,P>0.05)。结论:Ubc9蛋白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顺铂的耐药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
目的 探索Klotho蛋白在乙肝肝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肝功和透明质酸(HA)的相关性,为非创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提供新的监测参数。方法 收集正常组77例、轻中重度乙肝组各59、51、64例、肝硬化组68例五组入选人群标本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肝功指标、Klotho、HA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中Klotho在轻中重度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中表达均更高,HA蛋白水平在重度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表达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Klotho与AST、ALP、TBIL、DBIL、TBA、以及HA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负相关(P<0.05),与ALT、GGT、TP无相关性(P>0.05)。结论Klotho蛋白可能成为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更为敏感的检测指标,它与HA的正相关关系也预示着它们在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
目的研究中国X-连锁显性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X-linked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XLH)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特征,以及其与患者基因突变型及疾病表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至2017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XLH患者233例,所有患者均已明确致病突变。收集患者初次就诊血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进行i FGF-23水平测定。分析全段FGF-23 (intact FGF-23,i FGF-23)水平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差异,及其与致病基因PHEX突变类型/位置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33例XLH患者均行i FGF-23测定,患者整体i FGF-23中位水平为101. 9 (71. 37,143. 81) ng/L,较正常参考范围(16. 1~42. 2 ng/L)显著升高,但XLH患者i FGF-23水平个体差异很大(6. 46~542. 57 ng/L)。XLH患者i FGF-23水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68),且与患者年龄亦无显著相关性(r=-0. 082,P=0. 254)。i FGF-23水平不受患者PHEX基因突变类型(截短/非截短突变)或突变位置(N端/C端突变,锌离子结合域/非锌离子结合域)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i FGF-23与患者疾病临床表型严重程度[起病年龄、血磷/正常上限比、身高(SD值)及佝偻病骨骼表现严重程度]亦无显著相关性(P>0. 05)。结论中国XLH患者人群血清i FGF-23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但个体差异较大; i FGF-23水平与患者年龄、PHEX基因突变类型或位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i FGF-23可以作为明确诊断XLH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其升高程度并不能预测或代表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6):24-26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作为AECOPD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4例作为SCOPD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水平,同时检测肺功能指标(FEV1Pred,FEV1/FVC),组间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HMGB1、IL-17、IL-23、TNF-α、IFN-γ、MIP-1α均明显高于SCOPD组和对照组,SCOPD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ECOPD组FEV1Pred,FEV1/FVC值最低,其次为SCOPD组,最高为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HMGB1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MGB1与炎症细胞因子在AECOPD患者中的显著性增高,其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AECOPD肺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