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偏斜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偏斜预应力管桩承载性能的研究还不多见,如何正确评价偏斜预应力管桩的承载能力仍一直困扰着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数值计算,对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的Bowles方法进行改进。桩与土之间作用机制采用荷载传递法,可避免现场测量的限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力学模型,通过对多层土体算题计算,得出该模型计算结果与FORTRAN程序计算结果相吻合,说明采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采用该模型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的工作性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补桩与加地基梁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的影响及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与群桩受力机制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补桩与加地基梁可明显提高偏斜预应力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与群桩之间的工作机制明显不同,从而得到一些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加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措施。所得结论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高强空心桩(管桩和方桩)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应力高强空心桩(管桩和方桩)工程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用材相当的情况下,预应力高强管桩的性能较预应力高强空心方桩的优越;预应力高强管桩可以适用于抗震设防区;预应力高强空心桩可以作为抗拔桩使用。同时对预应力高强空心桩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单桩设计承载力高,适用性强,施工快捷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其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管桩)是一种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作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桩)。PHC桩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PC桩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C80。管桩按外直径分为:300、400、500、550、600mm等规模,壁厚65-125mm。  相似文献   

4.
PHC管桩预应力传递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镦头释放、切割、大锤凿桩和风镐凿桩等不同截桩方式试验研究,分析了截桩方式对PHC管桩预应力传递长度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PHC管桩截桩后的预应力传递长度,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波早期预制方桩与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工程应用调查与分析,结合现在预应力管桩与沉管灌注桩成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采用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结合的新组合桩型,对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型施工工艺与构造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泥质砂砾岩场地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制方桩两种桩型的试桩方案,对沉桩施工过程和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静载荷试验结果对桩基设计参数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制方桩沉桩难度不大,相比之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了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GB13476-199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新旧标准之间的差异;并以管桩400(95)AB桩型为例,采用新标准详细计算了混凝土管桩的有效预压应力、抗裂弯矩、抗裂剪力、桩身轴心受压承载力、桩身轴心受拉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周炜 《山西建筑》2015,(2):46-48
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受腐蚀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依据管桩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提高桩身、预应力钢筋、桩尖以及接桩处耐久性的一些具体措施及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依托实际工程,详细阐述了PHC预应力管桩的工程特性,重点从施工准备、桩位放样、管桩存放、管桩吊装、接桩、终压等方面研究了PHC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强调要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以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砼管桩是预应力技术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结合体。静压预应力管桩法逐步传统锤击法沉桩工艺,减少沉桩过程污染环境,做到城区沉桩不扰民。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沉桩工艺在广泛应的同时,施工过程工艺质量仍不稳定。对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的有地质条件方面的、材料质量、设计,制桩或打桩施工管理方面的,工序多,涉及环节多,任何加工制作和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就会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1.
杜爱民 《山西建筑》2010,36(2):243-244
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预应力管桩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对管桩施工方法控制、质量预控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桩施工将会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郭杨  吴平 《建筑结构学报》2018,39(2):162-167
针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普通管桩)水平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开发研制了采用玻璃纤维筋与钢筋复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配筋管桩),进行了复合配筋管桩与普通管桩受弯和受剪性能的对比试验。受弯试验结果表明:GFRP筋的配置较大幅度改善了普通管桩的承载性能;与普通管桩相比,复合配筋管桩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均有显著的提高,且其裂缝分布范围小、数量少且长度略短于普通管桩;两种类型桩裂缝出现前跨中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时复合配筋管桩受压区混凝土破碎而管桩的预应力筋被拉断。受剪试验结果显示:配置GFRP筋较大幅地改善了普通管桩的受剪性能,其开裂剪力有显著的提高;两种类型桩破坏过程相似,均是支座处先出现裂缝,并沿与桩长方向大致30°夹角方向开展延伸,当延伸至加载点垂直面时,以平行于桩长方向继续扩展,最后形成贯通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璃纤维筋与钢筋复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受弯和受剪性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有效解决普通管桩水平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管桩常见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双喜  张汉忠 《山西建筑》2009,35(33):109-110
总结了预应力管桩的一些优点,同时概括了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施工方法,旨在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从而消除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PHC管桩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脆性破坏特征,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已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PHC管桩中加入非预应力钢筋形成复合配筋管桩可提高其抗震性能。目前针对管桩破坏机理以及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或振动台试验,未能充分考虑实际工程中桩的受力条件和土体的作用。为研究复合配筋管桩的抗震性能,在软土地区对PHC管桩和复合配筋管桩进行了现场足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比较了常规管桩以及掺入不同含量非预应力钢筋的复合配筋管桩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曲率分布等数据,分析复合配筋管桩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PHC管桩相比,复合配筋管桩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对于提高管桩延性来说,存在最优的非预应力筋配筋率。  相似文献   

15.
工程中常采用填芯,掺加钢纤维以及配置非预应力筋等方式来增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弯承载力,但是这些改进后的管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还不明确。通过三组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别从滞回耗能延性和承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管桩(SFPHC管桩)、添加普通钢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RC管桩)的抗震性能以及填芯对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普通钢筋能够很好地改善PHC管桩的抗震性能。填芯能够提高PHC和SF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并能增强PRC管桩的耗能能力。各类填芯管桩的延性相对于未填芯管桩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史坤  孙鹏辉 《山西建筑》2014,(17):102-103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性能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其竖向及水平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施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根堂  王飞飞 《山西建筑》2010,36(29):89-90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总结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优点,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预应力实心方桩的抗裂试验,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分析了预应力实心方桩的裂缝发展和最终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挠度,验证了预应力实心方桩抗裂试验进行非线性分析的可行性,并结合预应力管桩、空心方桩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以研究在相同桩径条件下,不同桩型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抗裂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预应力实心方桩的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技术特性、优缺点 ,锤击法及静压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应解决问题的全面论述 ,对预应力管桩的推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