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以某工程1000 MW框架式汽机基础为例,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该基础的数值模型,通过对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来探讨二层隔振平台与基础耦合分析时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超高层束筒结构为例,将超高层束筒结构与其基础等效连续化为一个半无限大弹性地基上的加劲薄壁筒中筒组合体,并以此三维模型,用半解析法分析计算了该结构地基基础刚度变化对其上部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基础刚度变化对超高层束筒结构的顶端侧移、层间侧移、上部结构的翘曲位移,地基和基础结构底部应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屈曲约束支撑内核屈服后刚度骤降的不足,提出二重刚度屈曲约束支撑,说明其构造、工作原理及恢复力模型,并给出其各工作阶段的恢复力表达式.采用Benchmark钢框架结构模型验证该新型支撑对结构的减震效果,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二重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在罕遇地震下能有效抑制结构变形,且使得层间位移角分布更加均匀,耗能更加分散,可避免形成薄弱层.  相似文献   

4.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中加强层刚度的合理取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已有简化理论分析结果,提取出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顶点侧移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sap2000对带加强层高层建筑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倒三角形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侧向刚度、构件内力与加强层伸臂相对刚度及外柱相对刚度的关系.分析了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提出在适当加强加强层附近楼层的前提下,通过结构侧移及构件内力与加强层伸臂刚度、外框架柱的刚度等的关系曲线对带加强层结构伸臂刚度取值进行优化,可供此类结构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稳定平台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及军事等领域.其结构、精度分析对保证、优化稳定平台的强度、刚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稳定平台其中一个关键零件为例进行应力及应变的有限元计算,为改进稳定平台的结构、减轻自重和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半无限大弹性地基-空间杆系-层模型,它由半无限大弹性地基、巨型文克勒弹性地基梁和巨型剪切型弹性地基柱组成(二级框架柱考虑其轴向刚度作为巨型梁的文克勒弹性地基;二级框架梁、柱考虑其弯曲刚度作为巨型柱的剪切型弹性地基),可同时考虑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刚度变化以及地基的弹性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的简化振动分析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的整体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一种可行的简化方法,对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乌龙江大桥(新建复线桥)墩基础为深水基础,共设24根覆盖层内直径为2.8m、基岩内直径为2.5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位置的最大水深超过40 m.通过方案比选采用钢管桩平台方案,并针对初步方案的缺点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刚度.以主桥4#墩基础的施工平台为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平台形成过程中钢管桩的打设、平台使用阶段2种工况进行了强度与稳定性及位移分析.结果表明:钻孔施工平台整体结构稳定,各杆件应力均小于容许应力,平台应力和变形均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芯层结构弯曲性能,对芯板结构为矩形、梯形、三角形和余弦形的复合材料波纹板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利用ABAQUS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进行试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尺寸、厚度和晶格数目条件下,夹层结构芯层和下面板首先发生破坏.通过对不同芯层弯曲刚度计算可知,矩形芯板弯曲刚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有别于现有侧重于研究结构具体构件(梁、柱及支撑等)的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提出应直接从整体开展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框架结构转换成"等效剪切型"结构,数值分析表明,结构具体构件出现损伤(即刚度发生退化)时,会引起受影响层的等效剪切刚度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采用层等效剪切刚度变化率与层抗侧刚度作为指标来进行结构损伤定位与损伤程度评定.通过大量的框架结构数值模拟计算,归纳出了一套能将损伤定位到结构层及从整体来评定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情况,应用该模型对-7层的框支密肋壁板结构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密肋壁板结构侧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8度区框支壁板结构的第2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宜控制在0.9~1.7之间,最优刚度比为1.3.  相似文献   

11.
天津港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津港物流信息平台仅限于区域内或企业级的情况,结合天津港实际业务和天津港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背景,基于港口代系及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天津港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及发展思路。根据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及横向一体化的管理原则,设计了天津港物流信息平台的综合模型。该模型以专项物流体系为基础,园区物流协助体系为扩充,电子口岸、电子政务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为支撑,港口中心增值服务体系为特色,兼具港际合作接口的区域性、整合型和综合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经验,中间平台的振动经常明显大于顶板的振动,减小中间平台的振动是工业环境振动控制的一个新课题.为了使汽轮发电机基础中间平台的振动有较明显的改进,进行了新型吸能的阻尼材料与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板——约束阻尼混凝土板的研究工作.通过振动及噪声的对比试验,得出约束阻尼混凝土板与普通板的模态阻尼比相比,其值的变化随频率的不同而不同;约束阻尼混凝土板的阻尼效果与板的振动型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阻尼层板和普通板相比,有一定的降噪效果,最高可降噪15dB.证明该技术对管道传递到平台上的振动及其激发的噪声可以起到减振降噪作用,为今后在动力基础工程中推广应用新型减振降噪材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平移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工程技术.针对天水市某中学教学楼的平移工程,根据其场地条件及建筑结构形式,需对场地土进行地基处理,使基础坐落于第②层土上.根据平移路线及建筑物使用功能,选择原位为条形基础、行走段为平板基础、新位为筏板基础.对平移旋转中心、行走梁、滚轴选择及到位后的连接等进行了设计.平移过程中采用实时检测,避免出现突发振动和不均匀沉降,确保平移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由GPP/DSP/FPGA组成的软件无线电异构处理平台中,处理器通过不同高速总线互连,需要解决处理器间有效数据路由问题。基于硬件抽象层,构造统一的处理器路由模型,并抽象和评估平台的计算资源,生成静态的路由表,实现了一种最大化利用通信能力的异构平台处理器数据路由方法。基于该方法能够完成ATCA、VPX两类总线平台的数据路由,为实现支持应用分布式执行的软件框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虚拟大学园”是高等学校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广阔技术平台。“虚拟大学园”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柳州市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重振柳州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淤泥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重点是放缓上游坝坡 ,施工难点是处理坝前淤泥问题 .该淤泥层松软、饱水、强度低 .经方案论证 ,施工中采用砂井加压坡平台的处理方案 ,加速了地基的固结 ,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 .此施工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1.3和1.5μm波长低密度自组织双层量子点被期望首先用在在单个光子光纤传输中,这种结构是基于由一薄层GaAs隔离的双层InAs量子点实现的,由于应变场的存在,第一层量子点为第二层量子点提供了一个成核区,低温生长的双层InAs量子点发光主要来自于顶层量子点,顶层量子点发光波长会向长波长移动。在本论文中,利用低密度InAs量子点作为获得长波长双层InAs的种子层,实验制备的双层InAs量子点,波长约为1.4μm。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竖向与横向荷载组合作用下倾斜桩基的横向承载特性,结合珠海市横琴桥桩基选型工程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桩身倾角、不同桩顶间距、不同竖向荷载及不同层厚比条件下倾斜桩基在组合荷载下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增大桩身倾角、桩顶间距、承台顶竖向荷载、层厚比有利于提高倾斜桩基横向承载力,其中桩顶间距对桩基横向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桩身倾角、承台顶竖向荷载、层厚比。倾斜桩基中的2#角桩桩顶弯矩最大,1#角桩桩顶弯矩次之,3#中桩桩顶弯矩最小;各基桩桩顶弯矩随桩身倾角、桩顶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竖向荷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各基桩桩顶横向荷载分担随桩身倾角、桩顶间距及承台顶竖向荷载的增大趋于均匀。倾斜桩基右侧地基土横向变形随横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桩基左侧地基土横向变形随横向荷载的增大几乎不变,但其桩-土脱离程度逐渐增大;增大桩身倾角可减小桩-土脱离的程度;靠近承台底的地基土位移等值线呈波浪形,远离承台底的地基土位移等值线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19.
桶形基础平台沉浮过程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桶形基础平台下沉上浮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模型试验和仿真结果.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在下沉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主要与吃水深度、平台的结构参数以及入水角等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稳性与平台的摆动倾角关系不大.随着吃水深度的增加,平台的稳心高变大,但平台入水角减小,所以平台的容许摆动幅度降低.鉴于此,平台的沉浮稳性要综合各因素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电池包箱体进行静、动态有限元分析,找到箱体结构的薄弱位置。 采用Optistruct软件,运用形貌优化和复合材料优化技术对箱体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在箱体上盖设置的凸包结构的最优几何参数和平面布局,并构建了优化后上盖的三维模型,同时得到下箱体各层组的厚度分布情况及最优厚度。经验证,优化后箱体最大变形量较优化前降低了82%,刚度提升显著,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70%,箱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其一阶固有频率为32.5Hz,可避免共振情况发生,优化后箱体重量减轻了67%。优化后电池包箱体对动力电池安全工作能起到更有效的防护作用,且轻量化效果显著,此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实际电池包箱体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