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集输管道的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多种腐蚀机理并存,集输管网的腐蚀完整性管理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者,制约着油气田企业完整性管理水平整体提高。西南油气田借助于先进的清管检测技术,对集输管道的腐蚀缺陷的检测、识别和管理形成了系统思路,在集输管道的腐蚀缺陷的完整性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于在役运营集输管道,在清管现场检测工作中检测出的缺陷及时进行高质量的修复;加大对集输管道阴极保护的检测,管道不宜长期处于"欠保护"或"过保护"状态运行;加强巡检,及时发现管道泄漏,杜绝事故发生。对于待建拟建新集输管道,强化防腐概念,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将腐蚀防护工作一并考虑;强化安全环保意识,注重防腐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起源、概念及其技术内涵,以及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管道修复补强技术及管道GIS技术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我国加强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是评价内腐蚀对埋地管道完整性影响的方法,是管道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ICDA的预评价、间接检测与评价、直接检测与评价和后评价四个步骤进行梳理和简析,针对内腐蚀严重的管道,对检测出的破损点、防腐层老化管段、管体腐蚀等实施修复措施,通过实施防腐层修复,管体腐蚀点段补强修复,打补丁、包覆,局部更换等手段,可实现隔离腐蚀介质、延长管道寿命的目的,为管道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4.
腐蚀是造成管道油气泄漏和失效事故的重要因素。腐蚀速率是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价准则,也是制定管道维修计划和内检测周期的依据。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确定管道腐蚀速率已成为完整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包括试验法、NACE经验值、数学分析方法和基于内检测技术的完整性评价法。介绍了应用腐蚀速率在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方面的实践案例和应用效果。针对管道管理者选择科学、适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提出选用原则和使用建议,有助于提升我国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和腐蚀防护工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腐蚀是造成管道泄漏和失效事故的重要因素。超期服役管道腐蚀风险更严重。腐蚀速率是管道阴极保护设计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通过计算腐蚀速率、监测腐蚀变化趋势和制定维修计划,保障管道可靠性。腐蚀速率计算方法有试验法、NACE经验值、数学分析方法和基于内检测技术的完整性评价法。文章阐述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国内外管道工程的应用情况。针对管道管理者选择适用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提出选用原则和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海底管道安全评估现状的基础上,从工艺分析、腐蚀分析和结构强度分析等3个方面建立基于完整性技术的海底管道腐蚀失效多维度评价体系,并以某腐蚀海底管道为例全面开展腐蚀失效评估工作,判断其能否继续安全运行,以期为今后海底管道腐蚀失效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输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Internal Corrosion Direct Assessment Methodolog for Dry Natural Gas,DG-ICDA)是在管道完整性管理基础上进行的输送干气管道的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通过DG-ICDA方法确定最易腐蚀的部位并对其进行直接检查,检测其腐蚀情况,用以推测其余管段的腐蚀情况.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无须大面积开挖等优点,广泛用于国外的长输干气管道的内腐蚀检测.本文对干气输送管道DG-ICDA的基本原理、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说明.通过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测、后评价四个步骤,对管道腐蚀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管道内易发生腐蚀的高风险区域,提高管道腐蚀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正>"气田湿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研究完成,该技术的创新点为形成了基于流动指标表征的内腐蚀高风险点识别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对管道内腐蚀风险的认知,对降低管道失效率、提升管道本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作为一种整体性的、主动型的管道内腐蚀评价技术,是对无法实现内检测的管道进行完整性检测的有效手段。内腐蚀直接评价主要利用管道基础数据,采用流动分析和腐蚀分析相结合,预测管道可能存在内腐蚀较大风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大庆油田埋地管道的建设现状和内外防腐措施,明确了在役埋地钢制管道腐蚀的主要因素。根据大庆油田埋地管道完整性管理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管道检测与预防性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的认识,得出如下结论:确保管道外防腐层的完整性和阴极保护系统的达标运行是油田完整性管理的重点;对于单井管道、无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保护的站间管道的外腐蚀检测采用皮尔逊法;对于有阴极保护的站间管道宜采用直流电位梯度法;管道检测与修复是控制管道腐蚀穿孔的重要技术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检测维修管理制度,形成定期检测、专业维修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0.
管道完整性及其管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黄志潜 《焊管》2004,27(3):1-8
管道完整性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服役状态;管道完整性管理是指对所有影响管道完整性的因素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的管理。管道完整性管理是国外油气管道工业中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领域。结合美国等国管道事故统计数据,论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列举了国外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业标准;详细阐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内容、管道完整性检测的方法、以及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