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采用直接投加碱化剂的方式来提高内冷水的pH值可达到减缓和防止发电机铜导线腐蚀的目的.通过静态挂片试验研究铜导线在不同体系和不同水质中的腐蚀情况,试验温度为50℃,挂片时间为72 h.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性较差的体系中,即使挂片前试液的pH值高于8,挂片后试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仍可达到106.57μg/L;在密闭性较好的体系中,pH值为8时,挂片后试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85.14μg/L;在密闭性很好的体系中,当pH值为7.16时,挂片后试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为14.45μg/L,且pH值、电导率均合格.因此当采用碱化剂调节发电机内冷水的水质,要使内冷水pH值、电导率和铜离子含量同时达到标准要求,需加强系统的密封性.  相似文献   

2.
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应满足不腐蚀,不结垢并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可采用以凝结水、除盐水作补充水,辅以铜缓蚀剂处理的方法,控制发电机内冷却系统的腐蚀。  相似文献   

3.
邻菲罗啉(PHEN)及其衍生物可有效抑制金属及其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但目前还未见其对铜材缓蚀的报道。采用失重法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PHEN及其衍生物2-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PIPH)这2种有机缓蚀剂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缓蚀剂浓度为1.0 mmol/L、温度为30℃,吸附成膜时间4 h,2种缓蚀剂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均达最大值,PHEN和PIPH对铜的缓蚀效率可分别达到96.4%和99.7%;2种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均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碳钢酸洗时的腐蚀,采用加热回流萃取法从薄荷叶中提取了一种新型绿色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试了薄荷叶缓蚀剂在20~50℃时对2 mol/L HCl中热轧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效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最大缓蚀率达到87.8%;当浓度小于80 mg/L时,温度升高,缓蚀效率减小;浓度大于80 mg/L时,温度升高,缓蚀效率增大;薄荷叶缓蚀剂在热轧碳钢表面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薄荷叶缓蚀剂对热轧碳钢的缓蚀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同时抑制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增重法和金相显微技术研究了含硫油样对铜片的腐蚀行为,以及噻二唑类缓蚀剂(用A表示)在含硫量为50μg/g的模拟油样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A对铜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提高。当缓蚀剂浓度为25.0μg/g时,缓蚀效率达到86.45%。经吸附等温线拟合可知,缓蚀剂A在铜片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
以1-甲基咪唑、1,4-丁烷磺内酯和浓硫酸为原料,用乙醚洗涤合成了1-甲基-3-(4-硫酸基丁基)咪唑硫酸盐(4-BMIM)缓蚀剂。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4-BMIM在5%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浓度为0.03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同一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降低。动电位极化表明咪唑离子的加入对铜的阴、阳极腐蚀过程均有抑制作用,是混合型缓蚀剂。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咪唑离子液体吸附在铜表面,其吸附机制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并且在铜/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叶男  廖柯熹  何国玺  甘宇涛  焦守田  覃敏  赵帅 《材料保护》2021,54(9):142-147,178
对某页岩气田集输管道现场输送介质及腐蚀产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现场输送气质中含有CO2(0.438%~0.529%,摩尔分数),水质中高含Cl-(91925.95~25246.46 rag/L)和SRB[(1.1×102~ 1.1×105)个/mL];腐蚀产物化学组成主要为Fe、C、O、S,分析得到造成集输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原因是CO2、 SRB细菌以及Cl-的协同腐蚀作用.对现场使用的缓蚀剂、杀菌剂和缓蚀杀菌剂进行了缓蚀效率评价和杀菌效果评价,采用室内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法评价缓蚀效率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挂片腐蚀产物及腐蚀形貌,发现500 mg/L浓度下的HB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盐酸介质中咪唑啉缓蚀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咪唑啉型缓蚀剂及其衍生物,探讨其腐蚀机理对于金属的腐蚀防护意义重大.为此,用月桂酸和二乙烯三胺合成了咪唑啉型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线性扫描极化曲线法考察了其在5%HCl溶液中的缓蚀电化学性能及与KI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A3碳钢的腐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30 mg/L时缓蚀率达到99.0%;可以有效抑制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与Ⅺ有良好的缓蚀协同作用,10mg/L缓蚀剂与10 mg/L KI复配可以使缓蚀率达到99.2%,并且能将腐蚀速率控制在0.6 g/(m2·h)以下.  相似文献   

9.
复合气相缓蚀剂对纯铜缓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应用广泛,但在湿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中其易被腐蚀,采用苯骈三氮唑(BTA)和酚类W制成一种新型复合气相缓蚀剂,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测试方法、扫描电镜和激光拉曼显微镜研究了该复合气相缓蚀剂对纯铜的缓蚀性能及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气相缓蚀剂在铜表面形成的膜是一种自组装缓蚀膜,具有很好的防蚀和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市场上的大多缓蚀剂在CO2和H2S共存环境下的缓蚀效果较差.为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抗H2S/CO2磷酸酯季铵盐缓蚀剂.采用动态失重、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该缓蚀剂在某油田采出水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腐蚀表面.结果表明:磷酸酯季铵盐缓蚀剂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70±2)℃模拟油田水中50 mg/L该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达90%,可有效抑制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