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某选煤厂50—0.5 mm不同密度原煤进行了泥化实验,分析了不同密度的原煤泥化产物的矿物及粒度组成状况,得出了泥化特性对煤泥澄清因素:随着原煤密度的增加,泥化煤泥中石英的含量逐渐增大,中间密度原煤泥化煤泥中高岭土含量最高,这样高密度和中间密度的原煤泥化现象最严重;而在泥化的煤泥中,+1.70 g/cm3密度原煤含0.045 mm以下粒级的颗粒最多,同时石英和高岭土又不利于颗粒间的絮凝团聚,这些煤泥特性都是煤泥水澄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和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共同研发的“原煤中残留雷管拣出装置”日前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广清 《煤》2014,(3):64-65,76
文章通过对阜生选煤厂入选原煤的筛分、浮沉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煤与矸石泥化对入选原煤的可选性的影响,从而推断得出阜生选煤厂入选原煤可选性。  相似文献   

4.
刘令云  闵凡飞  张明旭  赵晴 《煤炭学报》2012,37(Z1):182-186
对淮南矿区不同密度级原煤进行泥化研究,并分别用激光粒度仪和 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密度级原煤泥化产物的粒度组成、矿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1.6 g/cm 3原煤的泥化率较大,为10.23%;>1.7 g/cm 3原煤的泥化率最大,高达13.79%;泥化煤泥中含有大量<0.045 mm粒级的细颗粒,其中>1.7 g/cm 3原煤泥化<0.045 mm粒级煤泥中<0.025 mm的微细颗粒占99%;随原煤密度增加,泥化煤泥中石英含量逐渐增大,中间密度级原煤泥化煤泥中高岭土含量最高;泥化煤泥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高岭土,其严重影响了煤泥水的澄清处理。  相似文献   

5.
入选原煤泥化对浮选、浮精脱水作业以及重介旋流器分选有重大影响,因而针对选煤厂入选原煤泥化特征的研究对选煤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场指导意义。按照煤的转筒泥化试验方法对田庄选煤厂入选主要矿别的原煤进行泥化试验,即对平煤股份一矿、二矿、十矿、十一矿、十二矿、十三矿和首山矿该7个高泥化矿别的入选原煤进行不同粒度、不同翻转时间的泥化条件试验,分析泥化特征量化试验数据以判断其泥化程度,从而提出高泥化原煤配比建议与洗选方案。研究表明:田庄选煤厂主要入选的7个矿别原煤泥化比均大于30. 0%,泥化实验结果中粒级小于0. 045 mm的产品灰分显著高于其他粒级,即其均为高泥化程度煤;田庄选煤厂入选原煤的煤泥化现象较为严重,所产生的高灰细泥量较大,需尽量缩短洗选过程以减轻泥化;分析次生煤泥灰分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翻转时间延长其灰分逐渐增加,说明矸石有泥化现象,但当翻转时间为45 min时的次生煤泥灰分比翻转时间35 min时降低了0. 33%,说明翻转时间超过35 min后入选煤的碎化现象加重,次生煤泥的灰分有所降低且含煤量占比提高,由此说明入选的7种煤在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在组织田庄选煤生产时需降低高泥化煤配比,并尽量缩短高泥化煤洗选过程以加强煤泥水处理及降低循环水浓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石圪台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对分煤层、混煤层的煤样泥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沉降试验研究煤样的沉降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2-2煤层和3-1煤层两个煤层原煤中的矸石泥化程度不同,2-2煤层原煤中的矸石泥化程度较高,在配煤过程中2-2煤层原煤的含量不宜过大;采用Mg Cl2作为凝聚剂,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根据配煤比例实时调整加药比例,可以改善煤泥水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潘一选煤厂因入选原煤煤泥泥化严重而影响浮选产品质量的问题,结合浮选工艺流程特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浮选最佳操作条件,充分发挥脱泥池、二次浮选的降灰作用,有效地降低了煤泥泥化对浮选的影响,保证了浮选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业性试验看出,气力分级机组在原煤水分6%左右时,对-0.5mm煤泥分级效率达90%以上;认为,该设备对泥化程度较严重的原煤分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梁宝寺煤矿原煤中含有大量容易泥化的细泥,对煤泥水系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通过煤泥分选、煤泥的沉降和回收及产品结构的调整等优化改造方案解决了煤泥水问题,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10.
原煤密度对泥化及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南矿区丁集选煤厂50~0.5 mm不同密度级原煤进行了泥化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泳试验分别对原煤矿物组成和煤泥微细颗粒表面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入选原煤中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高岭石、绿泥石等;高密度和中间密度级原煤泥化率大,+1.60 g/cm3原煤泥化煤泥中-0.045 mm颗粒最多,其中约90%以上为-0.025 mm的微细颗粒;随着原煤密度的增大和煤泥粒度的减小,泥化煤泥微细颗粒表面电位呈减小趋势,水的硬度、原煤中可溶性盐及颗粒表面性质对煤泥微细颗粒电位产生重要影响,微细煤泥颗粒表面电位增大会导致其在煤泥水中处于更加稳定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1.
义煤集团新义煤矿地面煤流生产系统运转以来,因原煤含水量较大,黏结和泥化现象严重,经振动筛筛分后,严重堵筛孔,而且湿粉末煤黏结在大块煤矸上进入矸石仓,造成部分粉末煤资源流失。对振动筛影响生产运转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着重介绍了螺旋分级筛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其改造后在地面选煤系统中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旻 《煤炭技术》2006,25(11):84-86
介绍了正阳矿在煤炭灰分高、热值低、销售困难的情况,经充分论证考察,在原煤生产系统安装了复合式干选机,有效地排除原煤中的矸石,将精煤灰分降低近10个百分点,受到了用户的好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樊爱军 《煤炭技术》2007,26(4):50-52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童亭煤矿在7414工作面应用了DWS12/25-250型单体支柱,成功地解决了因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等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安全高效,降低了吨煤成本。  相似文献   

14.
引用经典的Anderson断层模式分析了正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正断层两盘的裂隙发育情况,以安徽淮北童亭煤矿边界断层赵口断层为研究背景,通过7#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及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分析,越靠近赵口断层瓦斯压力及瓦斯涌出量越小,验证了赵口断层对7#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并通过瓦斯涌出量反推7#煤层的瓦斯压力,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对3个区域瓦斯压力进行预测,测压结果也验证了相关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强煤矿研制的刨煤机在薄煤层开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文章重点介绍了自制刨煤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孟晓光 《山东煤炭科技》2021,(3):171-172,176
西曲选煤厂主要入洗西曲矿井下原煤,现由于井下原煤煤质的变化及原煤小时处理量的提升,脱介设备脱介较为困难,选煤介耗增加,通过对工艺流程的逐一分析排查,对每一环节制定脱介筛的入料量、脱介效果、介质回收系统等不同的措施,实现降低生产介耗的目的,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平煤矿通过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减少了提升过程中原煤的洒落和残留,保证了提升设施及操作人员安全,减少了重复无效提升能耗,提高了原煤提升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春辉 《煤矿机械》2007,28(9):186-187
阐述了吕梁山煤电公司洗煤厂技改原由,提出了采用块煤动筛分选工艺的技术方案,介绍了动筛跳汰机的主要结构原理、应用注意事项以及在店坪矿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提出了动筛跳汰机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煤股份一矿丁6煤层冲击倾向性参数的测定,分析了平煤股份一矿丁6煤层的冲击危险性,为煤层采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主井井底煤仓有东煤仓、中煤仓和西煤仓,本文对顾桥矿井井底西煤仓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支护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类似的井底煤仓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