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水稻钻蛀性害虫的有效药剂,2016年开展了防治水稻大螟、二化螟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甲虫肼SC 1 20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L/hm~2、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C 450 g/hm~2对大螟的防治效果好。33%阿维·抑食肼WP 900 g/hm~2、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C 450 g/hm~2、10%阿维·甲虫肼SC 1 20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mL/hm~2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好。连续用药2次处理的防效明显好于1次用药处理,生产上应根据大螟和二化螟的发生情况确定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2.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穗期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剂量相当的情况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穗期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与可湿性粉剂一致,使用24~40g/hm2时对小麦蚜虫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药后1d的防效即达65%左右,到14d时效果仍接近90%,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不同剂型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水稻大螟的有效药剂,开展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7种药剂防治水稻大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 1 200 mL/hm~2、10%阿维·甲虫肼SC 1 200 mL/hm~2、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6 000 g/hm~2等3个药剂处理对3代大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保穗效果良好。34%乙多·甲氧虫SC 450 mL/hm~2、33%阿维·抑食肼WP 600 g/hm~2对大螟有一定防效。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 1 500 mL/hm~2和20%阿维·二嗪磷EC 1 500 mL/hm~2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生防制剂与毒死蜱混配对化学防治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替代效果。[方法]将白僵菌、绿僵菌、烟碱肥分别与毒死蜱按比例混配,对暗黑鳃金龟幼虫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3种生防制剂与毒死蜱混配防治暗黑鳃金龟幼虫,相对于单独施用生防制剂防治效果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白僵菌与绿僵菌可部分替代毒死蜱,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的目的。施用7.2 kg/hm~2白僵菌+3.6 kg/hm~2毒死蜱防治效果为81.69%,与单独施用7.2 kg/hm~2毒死蜱无显著差异;施用7.2 kg/hm~2绿僵菌+3.6 kg/hm~2毒死蜱和3.6 kg/hm~2绿僵菌+3.6 kg/hm~2毒死蜱防治效果分别为85.58%和80.23%,均与7.2 kg/hm~2毒死蜱单独施用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田间试验中施用7.5 kg/hm~2白僵菌+7.5 kg/hm~2毒死蜱、7.5 kg/hm~2绿僵菌+7.5 kg/hm~2毒死蜱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独施用9.0 kg/hm~2毒死蜱。[结论]生产上建议使用绿僵菌+毒死蜱混配制成的毒土防治暗黑鳃金龟幼虫,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可减少化学农药(毒死蜱)用量1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95%四氯虫酰胺原药对甜菜夜蛾的LC50值为0.123 7 mg/L。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30~60 g/hm~2时,药后3 d、7 d、10 d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大于90%。  相似文献   

6.
田间接种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至破口初期人工接种稻曲病粒浸泡液可显著提高稻曲病发病程度,可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的可靠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SC 93.75g/hm~2、75%肟菌·戊唑醇WG 168.75 g/hm~2、36%丙环·咪鲜胺SC 270 g/hm~2等对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施药1次,防治效果在70%左右。430 g/L戊唑醇SC 129 g/hm~2和10%嘧菌酯CS 120 g/hm2防效较低,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激健助剂对减少2种药剂防治棉花蚜虫用量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考察氟啶虫胺腈和氟啶虫酰胺在用量减半情况下,与激健助剂混用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 75 g/hm~2+激健300mL/hm~2、10%氟啶虫酰胺WG 150 g/hm~2+激健300 m L/hm~2处理的防治效果与22%氟啶虫胺腈SC150 g/hm~2、10%氟啶虫酰胺WG 300 g/hm~2处理防效相当,药后7 d的防效均在98%以上,持效期长达21 d。使用激健助剂,可以减少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8.
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2016,(11)
[目的]通过氟啶虫酰胺田间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试验,评价其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条件下设置制剂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0、750、900 g/hm~2,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药后1、3、7、14、21 d调查白背飞虱、蜘蛛虫口数量,计算药剂对飞虱的防治效果、蜘蛛的杀伤率。[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0、750、900 g/hm~2药后1~21 d对飞虱的防治效果为45.23%~85.41%,中高剂量防效(57.02%~85.41%)与对照药剂吡蚜酮(62.76%~92.62%)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药剂对田间蜘蛛杀伤力与吡蚜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啶虫酰胺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对稻田蜘蛛安全,推荐剂量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750~900 g/hm~2,在白背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9,(11)
[目的]明确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沟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 202.5 g a.i./hm~2的防效最好,植株发病率最低(5.75%),2年的块茎防效分别达到73.53%、74.71%,与嘧菌酯处理没有显著差异;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 168.75 g a.i./hm~2保苗性最好,产量最高,防治效果与25%嘧菌酯SC差异不显著。[结论]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沟施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剂量168.75~202.5 g a.i./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红麻根结线虫的高效低毒药剂。[方法]选用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分别调查施药后30、60、90、120 d对红麻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对红麻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41.7%氟吡菌酰胺SC防效最好,施药后30、60 d对红麻根结线虫2龄幼虫防效分别为94.15%、85.78%,90、120 d的根结防效为83.25%和72.35%;3%阿维菌素CS防效次之,施药后30、60 d对红麻根结线虫2龄幼虫防效为87.96%、76.70%,90、120 d的根结防效为76.90%和71.12%。[结论]41.7%氟吡菌酰胺SC 104 g a.i./hm~2和3%阿维菌素CS 6 g a.i./hm~2对红麻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好,持效性长,可作为红麻根结线虫的防治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叶成磊  尹设飞 《农药》1997,36(6):41-41,43
1996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667米^2,防治水稻稻秆潜蝇效果为86.4%、保苗效果达89.5%,效果接近本县常用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价格比克百威低60%,而且可起到蝇、虱兼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吡虫啉防治北京地区葡萄叶蝉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平均添加回收率85.20%~95.64%,相对标准偏差3.74%~6.87%.最小检知量0.5 ng,在葡萄中最低检出质量分数0.01 mg/kg,吡虫啉用量分别为30、60 g a.i./hm2时,在葡萄上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9、4.02 d.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在葡萄上各施药3次,末次施药后14 d残留量均低于0.20 mg/kg.  相似文献   

13.
吡虫啉防治大豆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存达 《农药》1998,37(1):44-45
小区试验证明,吡虫啉对大豆蚜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每公顷用吡虫啉有效成分15、22.5、30、45g,施药后4周防效仍达70%以上。以每公顷用量22.5、30g进行大面积示范,药后4周平均防效分别为84.0、86.7%,产量比氧乐果处理区分别提高9.1、10.9%。  相似文献   

14.
锐劲特等农药防治水稻穗期灰飞虱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5%锐劲特SC 60 ml防治水稻穗期灰飞虱,药后19 d的防效为97.16%,持效期可达20d以上,极显著好于5%吡虫啉WP 60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防治黄蓟马的有效药剂及用量。[方法]选择8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对黄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结合防效试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50%噻嗪酮SC和1.80%阿维菌素EC对黄蓟马有较高的活性。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4.14 g a.i./hm2在施药3 d后防效最好,达到92%;1.80%阿维菌素EC 1.20 g a.i./hm2和25%噻虫嗪WG 5.13 g a.i./hm2在施药7 d后防效最好。[结论]25%噻虫嗪WG和1.80%阿维菌素EC可推荐为防治黄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适合交替使用,防止黄蓟马快速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爱芝  李世功 《农药》1999,38(5):29-3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hm^2,50%抗威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为91.21-100%,倨于4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及40%久效磷乳油2000倍;而对在敌昆虫七星瓢虫成虫的杀伤率为11.8-60.8%,明显低于40%氧乐果乳油10002000倍及40%久效磷乳油2000倍。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防治棉蚜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海民  石庆宁 《农药》1995,34(8):33-34
吡虫啉拌种有效成分150克/公顷防治棉花苗蚜可控制到播种后40天,吡虫啉喷雾防治棉花伏蚜,有效成分60克/公顷,第7天的防治效果达100.0%,优于目前推广的拌种剂克百威和喷雾剂甲胺磷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花伏蚜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200 g/L吡虫啉SL、200 g/L丁硫克百威EC、50%吡蚜酮WG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3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以200 g/L吡虫啉SL15~45 g a.i./hm2、200 g/L丁硫克百威EC 90~180 g a.i./hm2和50%吡蚜酮WG 60~90 g a.i./hm2剂量叶面喷雾,药后1、7 d防效分别为82.31%~92.02%、77.23%~95.31%、76.67%~91.11%和86.30%~96.71%、86.83%~96.53%、94.87%~98.73%。[结论]200 g/L吡虫啉SL和50%吡蚜酮WG持效期均在7 d以上,200 g/L丁硫克百威EC速效性较强。200 g/L吡虫啉SL、200 g/L丁硫克百威EC和50%吡蚜酮WG的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30~45、135~180、60~75 g a.i./hm2。  相似文献   

19.
平贝母菌核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清  孔祥森  林春驿 《农药》2006,45(10):710-711
分别在2004、2005年,应用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25%咪鲜胺EC、40%菌核净WP田间防治平贝母菌核病,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的防治效果最好,用量1500mL,hmz(制剂用量),防效达87.6%;40%菌核净WP次之,用量1500g/hm^2,防效达80.0%。  相似文献   

20.
20%吡虫啉SL不同施药方式对棉田天敌数量动态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20%吡虫啉SL茎叶喷雾和灌根施药对棉田天敌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草蛉卵数量有一定影响外,吡虫啉600 g/hm2灌根处理对天敌较安全;吡虫啉600 g/hm2茎叶喷雾处理对天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各种天敌数量明显减少;吡虫啉225 g/hm2喷雾处理除了对蚜茧蜂寄生僵蚜数量影响较大外,对其他天敌数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