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PSO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构造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合理选择组成神经网络集成的个体,使各个体间保持较大的差异度,从而提高集成所建模型的仿真精度,提出一种新的神经网络集成构造方法.独立训练出一批神经网络,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用多维空间中0或1取值的粒子描述所有可能的神经网络集成.网络集成预测误差的估计值用组成集成的个体网络之间的相关度表示,并作为优化过程中的适应度函数.优选得到参与构成神经网络集成的部分差异度较大网络个体.对8个典型数据集回归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构造的神经网络集成普遍使用了较少的网络个体,而预测精度均好于Bagging方法等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深井中能有效地工作,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WSN数据融合算法(IFA-IACOBP).通过规划蚂蚁运动方向和引入节点剩余能量对蚁群算法启发因子进行改进,优化蚂蚁下一跳节点选择概率,利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引入井下WSN数据融合,数据经两级融合处理后,能去除大部分冗余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FA-IACOBP算法能有效减少网络数据通信量,提高数据实时性,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3.
将文献报道的两种蚁群算法融合,得到一种新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在启发函数中加入下一个节点与最终节点的距离;在信息素更新时,根据最优解和最差解,相应增加或减少信息素浓度,提高算法性能。将改进的蚁群算法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在栅格障碍环境下,让机器人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无碰撞的最短路径。实验发现,改进蚁群算法仅需在第3次迭代后就可以找到最优路径。改进蚁群算法不仅提高了收敛速度,还增强了解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蚁群系统算法在解决有容量约束的普适性车辆路径优化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系统算法.采用改进的距离启发函数因子调整蚂蚁状态转移概率,利用改进编码方式的萤火虫算法作为搜索机制,改善蚁群系统的全局搜索能力,应用信息素震荡程序探索新路径的信息素,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能够节约寻找最优路径的时间,加快收敛速度,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蚁群系统算法在解决有容量约束的普适性车辆路径优化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系统算法.采用改进的距离启发函数因子调整蚂蚁状态转移概率,利用改进编码方式的萤火虫算法作为搜索机制,改善蚁群系统的全局搜索能力,应用信息素震荡程序探索新路径的信息素,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能够节约寻找最优路径的时间,加快收敛速度,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蚁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蚁群算法是一种仿生类非线性优化算法,具有并行性、正反馈性和全局极小搜索能力强等特点.蚁群算法的机理是:生物界中的蚂蚁在搜寻食物源时,能在其走过的路径上释放一种蚂蚁特有的分泌物信息素,使得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蚂蚁能够觉察并影响其行为.当某些路径上走过的蚂蚁越来越多时,留下的这种信息素轨迹也越多,以至信息素强度增大,使后来蚂蚁选择该路径的概率也越高,从而更增加了该路径的信息素强度.为了将起源于离散网络路径优化的原始蚁群算法思想用于连续函数优化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必须对有关实施细节进行改造和修正,本文基于网格划分策略的连续域蚁群算法实现了连续域大地电磁蚁群算法.通过选择蚂蚁数、信息素挥发系数等参数,利用三层K型模型和四层HA型模型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可以稳定收敛,反演结果接近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蚁群优化算法是受蚂蚁觅食的通行机制的启发而提出的一种群集智能算法.介绍了蚁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蚁群优化算法,应用到TSP问题求解中,并根据启发函数、信息素进行算法性能优化,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求最优解的能力,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蚁群算法中基于知识引导的信息素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蚁群算法在求解旅行商问题性能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引导的信息素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问题先验知识初始化信息素,旨在提高算法运行初期信息素对蚂蚁搜索的启发能力;采用群知识引导信息素更新,加强信息素对蚂蚁搜索的引导能力,增强蚂蚁搜索的目的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种信息素控制策略的蚁群算法的总体性能明显优于当前最先进的蚁群算法.  相似文献   

9.
借鉴蚁群算法和惩罚函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连续空间约束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应用自适应调整惩罚因子的惩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再结合自适应调整全局选择因子和信息素挥发系数的连续域蚁群算法,求解连续空间约束优化问题.通过对基准测试函数进行编程求解,对比采用固定参数的蚁群算法求解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中,基于蚁群算法的流调度策略在对路径进行选择时存在收敛过慢和搜索停滞等缺点,容易导致数据中心网络时延过高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改进的流调度算法.该算法以最大化平均链路带宽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将流调度问题抽象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重定义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更新方式对大流的重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神经网络集成中个体独立训练的低效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集成的免疫学习算法NEIL,通过对集成单体神经网络的免疫优化,借助免疫算法的多峰值搜索和并行优化特性,将最终的收敛抗体群分别对应神经网络集成的各个单体,实现集成的同时训练过程,仿真结果表明NEIL算法是有效的,既保持了启发式优化方法的并行性,提高了神经网络集成的学习效率,又可保证单体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具有较大的差异度,进一步增强神经网络集成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的负相关神经网络集成算法.所提方法结合了负相关学习和进化算法,采用同时训练的方式对多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不仅能使网络之间产生有效的差异度,而且能促进网络之间的交互性和合作性.此外,在进化过程中引入了一种改进的小生境技术,能更有效地维持网络种群的多样性,从而保证神经网络集成的差异度.所提方法在6个分类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并且与一些相关神经网络集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得到一个有效的神经网络集成.  相似文献   

13.
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问题,提出了集成学习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为成员分类器的集成学习方法,并分别用自协方差编码方式和二肽组成来表示蛋白质序列的特征集合,预测的准确率和ROC曲线面积分别达到92.16%、94.38%和0.972 5、0.981 5.通过对成员分类器、集成学习方法以及集成学习方法之间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方法可获得更优的预测效果,并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避免采样学习带来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大样本高维度状态监测数据对剩余使用寿命(RUL)精准预测有着技术性挑战,为了提高以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代表的复杂装备的预测精度和收敛效率,提出一种两阶段的选择性深度神经网络集成方法. 第1阶段为多方法联合扰动下的候选集生成方案,通过采用异质神经网络结构、多时间尺度设计和算法参数随机化消除模型内部耦合关系,强化候选深度神经网络集多样性;第2阶段利用遗传算法集成修剪冗余模型,有效剔除性能不佳的冗余学习器,以获取多样化最优候选子集,并按平均集成输出预测结果. 与个体模型的数据实验对比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同步增强集成模型准确性和多样性,提升了近20%的RUL预测精度,可为运维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车间派工问题是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热点,合理的派工方案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系统的响应能力.蚁群算法非常适合这类问题的处理,利用5个城市旅行商问题研究信息启发式因子、期望启发式因子、信息素挥发系数以及信息素强度这四个参数与迭代次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求解小规模问题的蚁群算法参数推荐值;建立车间派工问题的析取图模型,使其成为适合蚁群算法的一个自然表达;给出基于蚁群算法的车间派工问题实现步骤,以一个3*3问题为例在JBuilderX中得出总完工时间最短的派工方案,验证了蚁群算法在车间派工问题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将最大团问题看作子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子集类问题的特殊蚁群算法用于求解最大团问题。该算法将信息素和局部启发信息与图的顶点相关联,而不再与边相关联,从而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仿真实验研究表明,该算法较传统求解最大团问题的蚁群算法有着更短的运行时间,较强的求解能力,更适合用于求解最大团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弹药运输车辆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求解该问题具有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予以求解。在改进算法中引入一种基于信息素的遗传交叉算子,该算子能利用以信息素形式保存的全局信息,从而提高收敛速度;算法中的变异算子采用Relocation、Exchange、2-opt*及2-opt 4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尽可能扩大搜索范围。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弹药运输车辆调度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功能,进化设计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得到一组独立的神经网络集成个体.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其综合信息,再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对其处理,生成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以此建立股市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神经网络集成的泛化能力,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聚类选择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农作物精准施肥量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聚类选择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采用回放取样方法来生成多个神经网络个体,其次利用网络聚类算法FEC从这些神经网络个体集中选出部分个体,再次对选出的神经网络个体分别用线性加权方法和非线性方法进行集成,最后对两个集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预测结果。于2008年在吉林省榆树玉米试验田七号地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优于传统的施肥模型、神经网络线性加权集成和神经网络非线性集成方法,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