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泡茶的工具,更加是一种文化的沉积,是中国艺术的发展。对于紫砂壶的审美,人们大多是先看它的形状观察外形美,然后才是喝茶,最后才是鉴赏它的艺术水平。现以紫砂"秋韵桂香壶"为例(见图1),谈谈壶器的造型以及气韵。1紫砂"秋韵桂香壶"的造型紫砂"秋韵桂香壶"的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此壶为上宽下窄的圆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辅相成,涵盖了茶道"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给陶艺爱好者带来茶道与壶艺相结合的美感.本文以紫砂作品"秋韵套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立意,感受紫砂壶中的自然景致和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3.
王林仙 《江苏陶瓷》2021,54(2):62-63
意蕴美是紫砂壶创作的最高追求,精湛雅致的造型传达出悠长的余味,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美的境界."暗香"一壶在造型设计上具有鲜明的 自然特征,以精致的泥料与精湛的工艺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其中,揭示了紫砂壶艺术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周学琴 《陶瓷》2022,(3):93-95
"雅"是紫砂壶艺术的标志性特征,如何呈现"雅味"是制壶工匠关注的重点问题."归真"一壶在泥料色彩上已颇具"雅"的气息,在造型与装饰上呈现出明显的竹的形态,独有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构成了作品"精"与"雅"的内在支撑,探究此壶的艺术特征亦是了解紫砂壶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继忠 《江苏陶瓷》2021,54(5):61-62
紫砂壶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表现在具体造型上,也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提炼于壶中.不论如何,我们在创作一把紫砂壶时,首先应确立主题,通过主旨展开延伸,尽量使其文化特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卧虎藏龙壶"以成语为主题,该壶在造型上力求形象到位,在装饰上力求新颖别致,进而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紫砂造型不断的衍变,在数百年的历程中谱写一系列完美的乐章。正如音乐是由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那样,紫砂壶的创作也是由种种不同的元素融合而成,在这其中造型和文化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点,形态结构让紫砂壶成为了一件优秀的泡茶工具,而文化内涵则促进了紫砂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以作品"秋韵壶"为例,来谈一谈这方面的制作。  相似文献   

7.
生肖文化流行于民间,口口相传早就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中,十二生肖民俗文化也已成为紫砂壶创作喜闻乐见的重要元素.十二生肖"鸡"有小凤凰之称,人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头地,草窝中飞出金凤凰,因此鸡是一种吉祥动物,有吉祥之意."其乐融融"套壶突破传统造型,大胆创新,把生肖鸡文化的多种内涵揉合在一起,以抽象的鸡设计创作而成,气宇轩扬的公鸡、温柔慈祥的母鸡,以及一群睡意朦胧、憨态可掬的鸡仔们,构成了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壶是造型的艺术,外形新颖独特的"其乐融融"紫砂套壶体现了外形美、工艺美、功能美.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手工陶艺的代表作之一,历经数百年的创新与传承.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紫砂壶以其丰富的造型设计、巧妙的手工技法、务实的实用主义造就了紫砂业的繁荣和文化延伸.当然最具影响力的前提就是设计理念与现代审美相契合,设计思路超越常规传统,从而创造出形式多样、卓尔不群的美壶尚品."古墩壶"则是借助紫砂壶传统造型,重新定位设计,展现紫砂壶古风雅韵之美.本文便主要围绕"古墩壶"的艺术之美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都令人震撼.从古代发展流传的祭祀礼仪繁杂多样,所需的器具大都精美绝伦,有些物件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当中的艺术瑰宝,青铜礼器也由此发展,历史十分的悠久.几千年来,它的地位一直都很高,青铜器的特殊质地和精致的细节装饰,使得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甚至对其它艺术品的创作灵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所介绍的紫砂"吉金·合"套壶就是借鉴青铜器的风格特点进行创新设计的,实现了紫砂艺术和青铜文化的完美结合.此套壶做到了汲古求新,表达出了紫砂创新设计的现代思维与传统时代风貌的巧妙融合,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本文将浅谈紫砂"吉金·合"套壶的造型以及它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0.
《青玉四方壶》取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借鉴了青铜文化器皿造型的钟鼎,设计成方形壶的壶体,而在壶的嘴、把、钮上,又借鉴了新石器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鱼"、"玉龙"及良渚文化的"玉琮"。  相似文献   

11.
范月琴 《江苏陶瓷》2021,54(2):55-56
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和宗教情怀."祥和套壶"以一大一小两把主壶和四只造型各异的杯子共六件组成一套,彼此风格一致、巧妙对应,通过独特的造型构成和装饰细节,将吉祥文化这一主题充分提炼并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何卫枫 《陶瓷》2022,(2):102-104
紫砂壶方器端庄大方、儒雅俊秀,与圆器共同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两种不同气质."金砂四方"壶以方为本,融合了圆之美,造型个性鲜明,其中精美的泥绘装饰更令人过目不忘,提升了作品的工艺价值与审美效果,赋予作品文化雅趣,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更彰显紫砂壶工艺的精妙绝伦与中国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吴亚勤 《江苏陶瓷》2021,54(1):18-19
如今,宜兴红茶和紫砂壶相得益彰、壶茶同誉,共同谱写出新时代的健康饮茶生活范式.无论是造型流畅的圆器、横平竖直的方器,还是惟妙惟肖的仿生器,紫砂艺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意境和匠人的巧夺天工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休闲放松、愉悦身心的同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蕴含在紫砂壶中的精气神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韵壶",采用了最为纯正的紫泥来精心制作,器型的选择也没有过多的繁琐设计,而是稳扎稳打,一招一式之间就把紫砂艺术作品最为经典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细节和功力注入其中,通过点点滴滴的捏塑把秋天的无穷韵味浓缩在简洁的造型之中,让我们在秋日五彩斑斓的山野之中,择一方静谧之所,泡一壶清香徐徐的茗茶,赏一会心爱的紫砂壶,体会着入世间的大雅之趣.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创作常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涵进行艺术构建,表现出对人民的祝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期盼."福禄提梁壶"将"福禄"作为主题,利用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配合紫砂壶造型结构特征构建起吉祥之美,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力与中国吉祥文化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春秋壶"的创作以及对青铜文化元素紫砂器的相关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紫砂壶艺的原则与变通,它既秉承青铜器敦厚凝重的造型特点,但也不局限于表现其沉穆古拙之气,而是将对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的见解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使之虚实相映、气息丰盈.  相似文献   

16.
紫砂壶艺术在当代所具有的价值,是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基础。"青铜式莲纹壶"将古典艺术品造型与自然花卉纹样结合起来,构建起作品外在及内部的复古美,以实践说明了继承优秀古典艺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石瓢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之一,造型独特耐看,具有文人色彩,历来受制壶者与欣赏者们的喜爱,衍生出多种风格.此件"龙瓢壶"在"石瓢壶"原型的基础上结合了龙图腾与文字装饰,进一步发挥了中华民族艺术特色与文化底蕴,展示了紫砂壶工艺的丰富与精湛,揭示了紫砂壶经典造型的魅力与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中国古代辉煌灿烂,是世界瞩目的一大强国。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时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耕时代最喜悦、最美好的事情。在时代不断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中,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和有意寓丰收喜悦的元素相结合,这也是一个大丰收。同样,丰收也会成为一种情感,借物抒发这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情。就像这把"南语秋歌",它其实就是一把南瓜提梁壶,这把壶的造型形态丰满,代表了丰硕和丰收,在传统文化中诞生的这把"南语秋歌"把丰收的喜悦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中,宜兴紫砂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悠长的历史岁月演变中,不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系列造型装饰艺术,其中所彰显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生活气息十分的浓厚,一路发展到现在,不管是在国内外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还是政治经济活动中,紫砂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得十分迅速,足以称得上是我国的瑰宝.本文便主要以紫砂"三足鼎立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点以及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突出个性始终是紫砂艺坛的热门话题.本文以紫砂新敖“天鸡壶”为例,阐述了新颖别致的金鸡造型、承接传统的青铜元素和寓意深邃的酉鸡文化,并浅谈了一些自身对传承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