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略论建筑电气的接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接地的有关概念,对各种接地的类型特点及其易发生的故障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防雷接地、交流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指出建筑电气接地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较为经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白晋文 《山西建筑》2004,30(23):128-129
介绍了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几种主要的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结合工作实践,就防电气火灾接地的特点及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有效防止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和损害。  相似文献   

3.
王素军  刘胜华 《建筑电气》2009,28(12):34-37
现代高层建筑中的电气接地系统.各国各地区根据不同的规范及当地供电管理部门的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介绍了巴基斯坦人马座建筑工程的电气接地系统设计.依据国际国内的一些规范和标准,优化了国外设计方的原设计方案。采用了防雷接地、电源系统接地、弱电接地和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的综合接地形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与接地保护措施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思亮 《中外建筑》2009,(11):124-126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电气安装实践,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介绍了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特点,并从电气竖井内电气管线设备安装、楼层板面电气安装施工及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并对其电气接地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雷 《门窗》2012,(7):277-278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到电网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李玉梅 《山西建筑》2012,38(12):143-145
介绍了建筑物电气装置内的接地装置的组成及供电系统接地问题,列举了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形式、等电位联结的类型、直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为电气设计施工人员提供指导,提高建筑电气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9)
对于民用建筑来讲,电气保护接地设计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处理好电气接地,否则不仅会影响后期的使用,甚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做好民用建筑电气保护接地设计和施工之间关系到居民未来的生活质量,但是因为现代的地下管道和线都很多,这无疑增加了民用建筑电气保护接地设计与施工难度。本文主要通过对民用建筑电气保护接地的定义的介绍以及对民用建筑电气保护接地的原则的概述,进而探讨了民用建筑电气保护接地的设计以及施工验收,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付江华 《中外建筑》2009,(7):204-20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业设备电气施工实践,介绍了土壤特性对接地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方法,并结合几种大型设备电气接地保护安装施工对其电气接地保护技术要点几故障电流的监测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10/0.4kV变电所的接地需更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厚余 《建筑电气》2009,28(11):3-6
现时我国建筑电气10/0.4kV变电所接地的一些做法恐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就地接地、PEN线和PE线的设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打人工接地极的必要性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变电所的接地应按IEC标准.摒弃一些过时的做法。更新观念,满足用电技术的新要求,使变电所的接地既能保证电气装置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又可避免不应有的人力物力浪费。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几种低压配电接地型式的比较和分析,提出适合作为智能楼宇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以及智能楼宇电气接地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立琴 《上海煤气》2010,(3):6-9,13
文章针对燃气工程安装特点,着重结合工作实际,对燃气工程中涉及防雷接地系统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防雷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选择最适宜的防雷接地方式,为燃气管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原志明 《山西建筑》2007,33(5):189-190
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下,对人身触电、单相接地情况下的电流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得出变压器中性点经阻抗接地方式是比较可取的,它与电网电容自动补偿,可减小单相接地电流。  相似文献   

13.
以往电信和电力行业有关防雷接地规范采用的"联合接地"方式,只能满足单独机房在雷击下不受浪涌大电流的影响,不能满足互联多机房(特别是跨楼层互联)的特殊应用。本文推荐的"防雷接地汇集线与工作、保护接地汇集线分离"防雷接地方式,能够完全克服雷击浪涌形成的跨步电压对设备的威胁,在多楼层机房互联情况下保障各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压柴油发电系统作为10 k V系统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公用电力网的备用电源时如何选择高压柴油发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低压柴油发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系统接地型式的选择及用于安全电源时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的思考;对高压柴油发电系统用户接地配置问题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室外照明采用TN-S和TT两种接地形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TT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取值要求、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取值要求、灵敏度校验及选择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设备与电气设备的接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洪泉 《建筑电气》2008,27(2):25-30
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其涉及的是工频系统,而电子设备多为高频,其接地应考虑自身运行的要求及整个系统的相互影响。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表明其参考电位并非工程中的接地,不能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将其一概作统一接地,如果接地不当,会产生问题。解决工程上的问题应考虑现场实际情况,措施的异同会直接影响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接地模块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非金属接地模块的组成以及降阻原理,利用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接地模块的安装位置,接地模块个数,接地网面积以及土壤电阻率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地网散流时,在地网边角上的电流最大,接地模块最佳的安装位置是地网的边角;相同的接地模块对不同面积地网的降阻效果是不同的,地网越小,降阻效果越好;接地模块之间会产生屏蔽现象,影响降阻效果;土壤电阻率越高,接地模块的降阻效果越明显;在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情况下,使用接地模块而产生的地网接地电阻下降率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对中压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接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凤文 《建筑电气》2009,28(9):34-36
对10(20)kV电源侧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配电变电所中,高压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低压中性点系统接地分网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措施存在低压接地型式选择受限;当低压配电柜内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无法消除危险接触电压;以及接地分设规定执行困难且存在隐患等问题。进而提出采用共用接地及相关防范措施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10/0.4kV变电站系统接地与保护接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0/0.4kV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危害.指出单相接地故障容易造成设备绝缘损坏与电击事故的发生,介绍减小10/0.4kV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所引发危害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TN—S接地系统型式的学习和对工程设计实例分析,结合相关规范,阐述10/0.4kV变配电所接地系统及接地平面图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