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现有的设计、施工规范出发,初步探讨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圈梁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圈梁施工的意见,以提高圈梁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住宅建设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砖混结构的应用量大面广,圈梁和构造柱的设计则是砖混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在施工图纸中,因梁构造柱布置图,圈梁节点大样和构造柱节点大样等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把砖混圈梁构造柱施工图CAD软件编好,对于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推动CAD技术的普及具有很大作用。我们从1996年下半年起,对PMCAD主菜单六、“砖混圈梁大样”的功能全面改写。新版改进的要点是:第一“人工方便输入”,第二“大样自动成图”。“人工方便输入”就是设计人员用简便易学的方式布置、修改圈梁…  相似文献   

3.
辛威  徐陈 《云南建材》2011,(6):273-273
本文试以对多栋多层砖混结构的圈梁调查情况为例,从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圈梁构造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构造柱及圈梁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均具有直接影响。为缩短建筑构造柱及圈梁的施工周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本研究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以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设计了一种新的构造柱及圈梁加固施工技术。首先,通过设计装配式建筑构造柱及圈梁墙基,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然后,利用吊装机将构造柱及圈梁预制构件吊运至指定施工位置;最后,采用加固连接的方式,完成加固施工。通过实例分析可知,应用本研究设计的加固施工技术后,在不同荷载作用力下,构造柱及圈梁的开裂位移与破坏位移均小于传统技术,稳定性与牢固性较高,且建筑结构刚度退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排桩式支护结构中圈梁的作用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还缺乏充分研究,因而圈梁的设计与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前人关于圈梁-排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将计算模型进行简化,给出了一种考虑圈梁-排桩相互作用的便捷计算方法,探讨了圈梁作用下排桩式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涛 《建筑技术》2004,35(4):285-286
近年来我国钢筋混凝土现浇圈梁施工方面对钢筋材质、模板安装、混凝土质量缺陷、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关注较多,且已取得不少成果和进步,但也存在由于圈梁构造不当致使圈梁失去了提高房屋整体刚度的作用,有些工程影响了结构抗震,并影响了工程验收。本文试以对多栋多层砖混结构的圈梁调查情况为例,从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圈粱构造问题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梅雪 《中州建设》2004,(11):54-54
众所周知,圈梁是根据构造要求来设置的,设置圈梁的目的是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空间整体性和刚度,减轻震害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影响,抑制墙体开裂的宽度和延迟开裂的时间。圈梁布置得合理,满足构造要求,就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致使圈梁构造处理不当,而使圈梁失去了提高砌体房屋整体刚度的作用,影响了结构抗震,不能很好地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影响了工程验收。本文就多层砖混结构的圈梁设置存在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监理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圈梁构造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桩圈梁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弯曲剪切扭转有限元模式与杆系有限元增量法相结合分析圈梁效应。从圈梁作用机理、圈梁截面优化、圈梁效应与基坑边长的关系三方面对基坑支护桩结构圈梁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排桩式支护结构中圈梁的作用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还缺乏充分研究,因而圈梁的设计与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关于圈梁一排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将计算模型进行简化,给出一种考虑圈梁一排桩相互作用的便捷计算方法,探讨了圈梁作用下排桩式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农村,很多住宅没有考虑抗震设计,遭受的破坏更为严重.对青岛地区农村住宅抗震设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住宅的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横墙间距等不满足抗震要求,提出了应加强屋盖及墙体连接、改变房屋的结构形式、设置构造柱及圈梁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桩预应力梁托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对托换梁施加预应力以减小使用阶段梁的挠度变形、降低梁的高度,通过加载预顶,有效地控制了托换结构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
梁立 《山西建筑》2005,31(3):33-35
论述了几种钢筋混凝土梁常用的加固方法,从工程特点、加固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任先明 《山西建筑》2002,28(4):129-130
分析了多层砖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在抗震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保证抗震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如何确保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的施工质量,如何消除其质量通病,施工缺陷,从而保证构造柱,圆梁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增强其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确保构造柱,圈梁形成类似主“小框架”的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山西建筑》2006,32(5):289-290
根据双幅同步转体弯斜梁桥的自身特点,对传统的平铰转盘结构千岛走板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转盘结构形式,改进了转盘的加工和安装工艺,解决了弯斜箱梁旋转体重心和转轴中心不重合的转体问题,使平转施工更加简单、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5.
王晖  马德尚 《新建筑》2005,(4):45-48
介绍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景观大道两个标段的概念设计。本发概念设计经历了设计理念提炼、论证、完善、确认的过程。如何将旅游度假区两个标段的规划设计和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脉相互融通,是设计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钢环梁的安装及技术措施,环梁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 5根简支体外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普通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和预应力加固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与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18.
王步斗 《山西建筑》2003,29(4):81-82
为解决某工程拱形屋顶拱脚处钢筋混凝土梁、圈梁及挑檐上出现的横向裂缝 ,通过对同类工程实地调查研究 ,发现裂缝普遍存在且有一定类同性。并就裂缝的成因 ,提出应从设计、施工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王勉  杜文 《山西建筑》2012,(25):45-46
就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建筑场地选择、基础设计、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墙体和屋顶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中的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对保证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兴奇 《山西建筑》2005,31(13):109-110
结合和信商场工程实例,从钢管柱制作、钢管柱的现场安装等方面,阐述了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并对混凝土环梁的施工及技术措施作了介绍,经实践证明,钢管柱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