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倡导适宜技术寻找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书斌 《新建筑》2003,(1):59-61
在当前中国建筑技术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发挥建筑师的主观创造力对于中国建筑走向世界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师应该从盲目追随高新技术潮流转到对建筑适宜的关注上来,摈弃浮躁的建筑创作心态,从建筑本体的各个部分寻求中国建筑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建筑能效设计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初始阶段,还不能获取详细设计资料时的建筑能效设计简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建筑窗墙维护结构,建筑方位,照明及设备的合理设计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该方法编制成计算机软件,使用灵活,方便,可供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对各建筑设计方案的供热,空调,通风,照明能耗及CO2排放值进行比较,进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该方法适合于新建或改建的非住宅建筑。中国各地区的气候资料可以集成于此软件中,供建筑师用于中国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3.
《北京勘察设计》2006,(1):62-63
一.中国建筑文化西临的问题 中国有数千年的建筑史,但中国建筑师史是短暂的。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制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建筑师作为一个职业在中国出现不到一百年,建筑师的职业化运作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以及建筑师对职业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市场和职业模式有很大差距。因此,建筑师应该尽快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提高素质,走上健全的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爽 《南方建筑》2003,(3):40-41
一般而言,人们都乐于从事新建项目。而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又要求在原有建筑上进行再造。这往往会令建筑师们更为费神,它要求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运筹新老部分的有机结合,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其实这也是创造性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年新建了一些生态节能示范建筑,而建筑师往往缺位,折射出当前生态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建筑师面临着极大的困惑。文章从分析建成的几个案例入手发现问题,解析了建筑师困惑的主要方面,并分析其成因,最后就思想意识、学科素养、设计实践和设计工具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四川省广安市对邓小平故居环境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展示邓小平生平事迹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领衔设计这座纪念建筑的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邢同和。本刊对他进行了专访,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对小平同志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7.
程翌 《世界建筑》2012,(11):100-103
本文通过对全球新建演艺建筑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在现代声学技术支持下,观众厅设计的新方式。指出观众厅的设计是一个协作的艺术:建筑师的空间设计应以声学概念为起点;而声学顾问能因建筑师的大胆创意而激发出声学新概念。  相似文献   

8.
林伟 《新建筑》1995,(2):29-30
曾昭奋和他的建筑评论林伟人的一生有大半时间是在建筑中度过的,我们今天能居住在舒适的房屋中生活和工作,应该感谢建筑师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不应该忘记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的建筑评论家。在我们中国,有一支人数可观的建筑师队伍,但建筑评论家却是凤毛麟角;在北京...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国的城乡建筑记录着由中国建筑教育培养的一批批建筑师的足迹,但在建筑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在本土建筑师与国外事务所和建筑师的打拼或合作中,中国建筑师群体明显暴露出自身理论体系薄弱、忽视工程技术、文化艺术修养不足、建筑文化感断裂、建筑理性感缺失以及建筑艺术形式混乱等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中国社会环境、建筑市场薄弱以及国人先天素质不足等原因,但是让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中国建筑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和过程——建筑教育是上述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温床。  相似文献   

10.
在原点上反躬自问——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建筑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思考,作者提出对建筑基本原则问题上的反思,重新思考建筑的本质,并从建筑师职业操守的角度分析三种建筑师,提倡建筑师应主动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最后作者呼吁让建筑教育走出大学课堂,以提高全民族的建筑修养,创造产生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和优秀建筑作品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11.
信息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5):105-107
巴西将新建另一座古根汉姆博物馆,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工作正式启动,美国加州当代建筑师作品特展,新北京天文馆即将亮相,2003年国际设计论坛5月在新加坡举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张妍 《山西建筑》2004,30(16):57-59
介绍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建筑行为,从理解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出发,并以后现代主义为参照,探讨了消费文化与大都市面貌及建筑的关系,指出建筑师如何保证建筑行为的适当性,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郑启颖 《陕西建材》2002,16(7):52-54
通过对建筑与文化之关系的探讨,阐明文学对建筑师,建筑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就是建筑师程庆平科学地认识建筑师自身、认识建筑师的职业,对于建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于建筑设计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一“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建筑师的构思。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但实践不可能是纯...  相似文献   

15.
旧有建筑火灾成因及消防浅论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银龙旧有建筑由于设计较早、使用时间较长、消防设施不全,出现火灾的几率比新建建筑大得多。可是,人们对旧有建筑的消防意识却远不如新建建筑,从而出现了一些旧有建筑发生的火灾。此外,在八十年代前,我国建筑消防法规不...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标新立异的公共建筑是能耗大户,今后新建建筑有望在设计阶段增加能效评估这一环节,引导建筑师设计更多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这是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所透露的信息。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个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北方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建筑与人的环境健康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认识上有了革命性突破。80年代初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第14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华沙宣言》中,明确地向世人指出建筑物的不适当设计与用社会对人类造成直接损坏或潜在隐患,号召建筑师们把建筑学科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空间综合艺术的科学加以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原创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骅 《新建筑》1997,(3):17-18
剖析了原创精神的内涵,自立精神,牺牲精神,作品独具的思想性,指出发展中国建筑文化不开原创精神,呼吁更多的建筑师进行原创性建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顾孟潮 《新建筑》2000,(6):70-73
渊上正幸著《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共介绍了50多位世界知名建筑师,是一部见人见思想的建筑作品集,是具有史料性、理论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资料,有助于读者破解建筑多元化之谜,体会建筑本质、不同的建筑哲学等。  相似文献   

20.
卫勇 《安徽建筑》2002,9(6):30-30
世纪之交,又逢中国加入WTO,我国承诺5年内逐步对外资开放勘察设计市场,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发展基地。面对即将涌入的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中国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师,尤其我们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应该怎么办?如何从建筑的地域特色入手,创作出真正本土的中国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