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体现了其代表之思想,即以德修身、齐家、治国,从而实现儒生们所追求的大道。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方面简述《论语》中所体现出儒家德治精神的影响力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政治化现象与儒家本身所强调和倡导的精神结合起来,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条路线来表现。古琴音乐深受儒家乐教论的影响,从一开始就表达着儒家的精神追求与艺术追求,古琴与儒家思想之间有着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象征意义与神秘感。  相似文献   

3.
范蠡是我国古代跨界传奇人物,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其一系列言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后世影响巨大。范蠡身上集中体现了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经世致用、苦身戮力的务实精神,不贪浮华、淡泊名利的士人风范,富行其德、造福社会的儒商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发扬。  相似文献   

4.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人格修养.儒家人格思想与先进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弘扬儒家安贫乐道的气节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弘扬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全局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弘扬儒家以和为贵的交际观,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5.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人格修养.儒家人格思想与先进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弘扬儒家安贫乐道的气节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弘扬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全局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弘扬儒家以和为贵的交际观,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6.
儒、墨、道、法诸家因对"道"的认知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人格.着重介绍了儒家士人以道自任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阶层肩负着公共管理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对于民族精神的创造和传承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近代以来,社会阶层流变加剧造成士人阶层消亡,民族精神因此丧失了原创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苟子的礼法思想,以“重建”整个社会制度为归旨,故而为儒家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8.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人格修养。儒家人格思想与先进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弘扬儒家安贫乐道的气节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弘扬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全局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弘扬儒家以和为贵的交际观,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9.
孝道在构建传统中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根基,维护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孝的产生源于社会和谐建设之需要;儒家以孝为人之德性的根本,强调塑造个人良好品德促社会和谐发展;孝为为政之本,以政治和谐维持整体社会和谐;孝产生后即和礼、法及宗教紧密结合,调节着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进行孝文化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华儒家传统文化的优胜价值使其自身源远流长,进而形成了东亚中华文化圈;同时,儒家文化精神价值之于西方文化精神价值亦有其相左局限的一面,由中华帝制根系导致其与科学文化精神不相一致,致使中国文化不能主动产生科学.  相似文献   

12.
分析朱元璋统治思想中的亲民思想及其根源.一方面察民情、重民利、惠民生,另一方面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在施政治国过程中有时矫枉过正、过于偏激.  相似文献   

13.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教育哲学培植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与现代社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其对人才培养、文献整理、注重道德修养及其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对当今时代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儒家英雄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或者伦理英雄主义,它建立在对既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内心道德观念,自觉地控制、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儒家英雄主义包含丰富内容,注重高度的道德自觉,推崇正心诚意,强调德才并重,尊重社会规范.认真汲取历史上英雄主义的合理因素,构建信息时代的英雄主义,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快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身体力行的准则,隐含着士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历代文人深受儒家进取参与精神的影响,埋藏在其内心深处的建功立业的理想与马的“致千里”产生了共鸣;在塑造马形象之时,不可避免地融注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和价值取向。古代文人强化了“骐骥”意象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来确证自身的价值及理想,同时用“骐骥不遇”、“病马、瘦马、老马”的凄苦意象表达自己失意、郁懑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大学之大,有博大精深理念为大.人是要有精神的,一个学校也是要有精神的.要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来统帅学校的思想和行为,来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来激励校长、管理者、教师的向上与进取.学校的这种精神背景与精神支撑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源自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承.这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淀、升华,成为学校自身的特有的办学理念.其外在表现是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实质内涵则是学校独特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塑造着学校每一个人的品行与禀性;它以它的精神感召凝聚着学校的前人、今人与后人,激励着莘莘学子的勤奋与进取,引领着学校的奋斗与发展,表征着学校在社会的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论述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文化方面继续解放思想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前提;经济方面推动科学发展为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奠定物质基础;政治方面发展民主政治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保障;社会方面促进社会和谐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建国之后,北魏皇族接收了经学,其文士基本都有过习经的经历,有的甚至还获得了较高的经学修为.受经学影响,北魏皇族,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儒家"诗言志"的传统;在赋文创作上,继承了儒家"以经世务"的精神;选材多以社会政治内容为主;语言质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负面伦理文化嬗变的历史轨迹 ;分析了中国古代负面伦理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它主张“恣情任性 ,尽享人生” ,与儒家伦理文化主张的存理灭欲论相悖 ;它主张“意志自由 ,超越现实” ,与儒家伦理文化主张的道德自觉论相悖 ;它强调个体利益至上 ,与儒家伦理文化主张的社会整体利益至上论相悖。  相似文献   

20.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墨学、儒家的大同思想和湖湘文化精神为蔡和森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