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志刚  王涛  刘斌 《中国涂料》2011,26(4):36-40
在筛选试验涂层体系基础上,通过浸泡、盐雾、阴极剥离、腐蚀电位监测和微观形貌分析,对12种舰船常用的无机富锌和有机富锌配套体系的腐蚀失效行为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模拟海水条件下,无机富锌耐阴极剥离性能差;基于无机富锌涂层与有机富锌涂层配套体系的阻抗谱,环氧富锌涂层将比无机富锌具有明显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恒豪  孙静  江拥 《涂料工业》2019,49(8):23-28
将碳纳米管( CNTs)以水性浆料的形式添加在环氧乳液中,制备 CNTs改性水性环氧富锌防腐涂料以解决传统富锌涂料高锌含量的问题。通过 SEM来观察涂层的形貌,附着力、耐冲击测试表征涂层的机械性能,开路电压、极化曲线和耐盐雾等方法探讨碳纳米管含量对环氧富锌防腐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添加 CNTs可以增强涂层的耐冲击性,且 CNTs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不显著;涂层防腐性能随 CNTs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 60.0%锌含量体系中,添加 0.2%含量的 CNTs,与 60.0%锌含量空白组比较,涂层腐蚀电流密度降低 66.7%,与 70.0%锌含量空白组比较,其腐蚀电流密度也可降低 53.8%,且耐盐雾实验 2 000 h后,涂层仍未出现明显腐蚀现象,即在60.0%锌含量体系中添加 0.2%含量的 CNTs,不仅可以降低涂层 10.0%的锌含量,还可以增强涂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钛杂化硅溶胶和未杂化硅溶胶,并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防腐涂层。对涂层耐盐雾性能、交流阻抗值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钛杂化硅溶胶涂层比未杂化硅溶胶涂层有更好耐盐雾性能,其交流阻抗值也比未杂化硅溶胶涂层高一个数量级;钛杂化硅溶胶涂层硬度、耐磨性高于未杂化硅溶胶涂层,但其抗冲击强度低于未杂化硅溶胶涂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三种不同锌粉含量的富锌环氧底漆的腐性能,包括厚度、硬度、附着力等物理测试,比较了这三种不同锌粉含量的耐盐雾性能的差异。从而在这三种不同锌粉含量的环氧漆中选择出一种,用以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其次,我们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增强富锌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包括物理性能的测试、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和耐中性盐雾测试。最后,我们研究了石墨烯(G)增强富锌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同样对添加石墨烯的复合涂层进行了物理测试、电化学测试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并对氧化石墨烯/富锌环氧复合涂层(GO/Zn)和石墨烯/富锌环氧复合涂层(G/Zn)的防腐性能进行了对比。发现,添加石墨烯的复合涂层(G/Zn)性能比添加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涂层(GO/Zn)好,且在石墨烯含量为1%时防腐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石墨烯底漆的制备与防腐原理,对比石墨烯底漆与富锌底漆耐中性盐雾性能,将石墨烯底漆配套环氧云铁中间漆和氟碳面漆制备不同膜厚的样片,与镀锌片和 316L不锈钢的耐中性盐雾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纯的石墨烯底漆防腐性能优于富锌底漆的防腐性能;石墨烯底漆配套涂层总厚度 >300 μm时,其耐中性盐雾时间 >2 000 h,镀锌片耐盐雾时间 900 h,316L不锈钢片耐盐雾实验 >2 000 h。分析防腐方案性价比得知,如果基材厚度 >1 mm,采用涂层防腐的性价比高。如要求单面防腐, 0.5 mm以上基材的单面防腐,涂层的性价比也是高于 316L。如果基材厚度 <0.8 mm时,需双面防腐时,采用 316L不锈钢材料更经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防污漆在玻璃钢导流罩表面的应用及性能,进行了涂层厚度、附着力、耐高低温、耐温度冲击、耐盐雾、透声性能、防污等试验。结果表明:防污漆用于玻璃钢导流罩表面,附着力优良,厚度200μm左右的涂层可有效实现防污防腐,且在30 kHz以下,防污漆对玻璃钢的透声性能影响较小,透声损失小于2 dB。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自抛光防污涂层在模拟海水浸泡过程中铜离子的释放及其在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的分布规律。防污涂层在浸泡过程中Cu2O会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Cu2+,并伴随着丙烯酸树脂的水解,Cu2+得到释放从而具有防污效果。浸泡一段时间后,铜离子的渗出率基本保持稳定并显著大于铜离子防污的最小渗出率。但防污面漆中的Cu2+也会渗入中间漆以及防腐底漆中,并且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防腐底漆以及连接中间漆中的铜含量都会增加,并且与时间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铝壳艇水下防污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铝合金配套防污涂层在厦门、三亚和青岛海域实海浸泡和厦门海域动态模拟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低表面能类防污涂料,在厦门海域可以保持9个月的防污效果;硫氰酸亚铜类防污涂料,不同的厂家防污效果有所不同,其防污效果可以达到6~12个月;无毒环保类防污涂料,防污效果较差,一般均在6个月以下。同时比较了各种防污涂料配套体系的耐冲刷性能和对铝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所选防污涂料配套体系均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对铝合金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聚苯胺环氧涂层的耐盐雾试验,考察了聚苯胺在环氧涂层中的防腐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苯胺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且600目的聚苯胺粉比200目有更好的防腐效果。聚苯胺与其他颜填料有较好的配伍性,添加到环氧磷酸锌涂料中,可提高其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氟碳涂层体系对混凝土防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附着力、耐碱性、耐盐雾、透气性和吸水率试验比较了溶剂型和水性氟碳涂层的防腐效果,研究表明:溶剂型和水性氟碳涂层均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碱性和耐盐雾性能,溶剂型氟碳涂层能够完全封闭混凝土的孔隙,水性氟碳涂层的吸水率较大。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H_2S、HCl、Nac1及部分有机酸介质中的耐蚀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上述介质中的耐蚀性与镀层中的P含量有很大关系。文中还分析探讨了该镀层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水性涂料,通过耐盐雾测试对比了不同涂料体系在铝合金上的防腐蚀性,同时探讨了膜厚、固化温度、助剂的选择对涂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新开发的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性能完全达到或超过现有溶剂型PU涂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电化学腐蚀原理及产品实际使用环境,在镍-磷合金/金双镀层基础上建立了镍-磷合金/铜/镍-磷合金/金的多层组合镀层,分析了多层组合镀层的腐蚀机理,并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铜/镍-磷合金/金的多层组合镀层可满足航空产品耐192 h盐雾腐蚀的使用要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况下铝合金传热管防腐涂层的使用环境、腐蚀影响因素等,选择了一种专用铝合金传热管的纳米涂层作为研究对象,与同类防腐涂料对比其耐工况腐蚀性能,同时对纳米涂层铝合金传热管进行了换热方面的性能测试及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以钒酸盐阴离子([V10O28]6-)柱撑纳米水滑石防腐颜料替代铬酸盐,用于AZ31镁合金腐蚀防护的有机涂层.研究了水滑石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里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以及钒酸盐缓蚀剂的极化曲线:考察了该水滑石防腐颜料的添加比例对镁合金环氧防腐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对各试样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添加了20%(质量分数)水滑石的环氧涂层对镁合金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交流阻抗谱(EIS)在金属腐蚀与涂层防护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交流阻抗技术在钢铁材料腐蚀、有机涂层和金属涂层以及模拟深海环境中有机涂层的耐蚀性能和腐蚀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交流阻抗数据分析拟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化学阻抗谱在腐蚀领域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无氰镀镉-钛合金的最佳后处理工艺,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试验测试了三种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三种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经96 h中性盐雾试验后,均未出现白锈;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低铬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重铬酸钠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从环保和耐蚀性方面考虑,建议选用重铬酸钠+硝酸钝化工艺作为无氰镉-钛合金镀层的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极化曲线法,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涂覆在A3钢上乳化沥青涂层在不同的涂层厚度、不同的腐蚀时间、不同的介质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乳化沥青涂层具有较大的阻抗值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同时在较长的浸泡时间后依然具有很好的防腐蚀能力。因此可作为水性环保防腐涂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工艺下的锌-镍合金镀层及不同厚度镀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工艺防腐性能优劣顺序为:电镀+钝化+封闭电镀+钝化电镀+封闭电镀,随厚度增加,镀层防腐性能提高,δ为8~12μm的锌-镍合金镀层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且产品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张卫国  李林  姚素薇  郑国钦 《化工进展》2005,24(11):1261-1264
通过化学改性,硅烷偶联剂(A858)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得到亲油性纳米SiO2,提高了SiO2与涂料的相容性。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表明,SiO2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50nm,分散均匀。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共同作用下,将纳米SiO2加入到油漆中,制备了纳米SiO2复合漆。浸泡腐蚀实验、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善了油漆在NaCl水溶液中耐蚀性,SiO2质量分数为0.91%时,复合涂料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