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我国北方阔叶木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进行深度脱木素的改良硫酸盐法蒸煮(EMCC),得到EMCC纸浆.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从原料和EMCC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EMCC蒸煮黑液中分离出黑液溶出木素样品,再经弱酸水解得到纯的黑液溶出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G)分析,对所得木素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检测,分析了EMCC蒸煮过程中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原料木素、纸浆残余木素和黑液溶出木素结构中各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研究木素结构在EMCC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规硫酸盐法蒸煮。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原料和KP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KP蒸煮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素样品,经过弱酸水解得到纯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对所有试样分别进行了分子质量的检测,得出各种木素样品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了木素溶出过程中的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原料木素、纸浆残余木素和黑液溶出木素结构中各官能团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比,研究了木素结构在KP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麦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规烧碱.蒽醌法蒸煮.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原料和纸浆中分离出原料木素和纸浆残余木素;采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索试样,经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有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埘比.结果表明,随着蒸煮的进行,麦草纸浆残余木素的平均分子质昔先增大后减小,升温后期和保温初期是造成木素平均分子质量降低的主要阶段;黑液中溶出木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麦草NaOH-AQ浆在氧脱木素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提取浆中残余木素;利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素试样,经过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利用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以全面了解术素结构在氧脱木素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氧脱木素后纸浆、ClO2漂白后纸浆中残余木素及氧脱木素溶出木素结构的变化。浆料经过ClO2漂白和氧脱木素后,残余木素紫外光谱中216 nm处的吸收明显减弱(分别下降了30.7%和10.0%),表明氧脱木素和ClO2漂白过程木素结构单元中有些苯环开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浆料经ClO2漂白和氧脱木素后,代表羧基的1701~1718 cm-1峰强度显著增强,代表游离酚羟基的3420 cm-1峰强度稍有增强,代表甲氧基的1266 cm-1处吸收峰减弱。通过对残余木素分子质量测定得知,与未漂浆残余木素相比,经氧脱木素和ClO2漂白后,浆中残余木素及氧脱木素溶出木素的平均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性也随之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大。由1H-NMR和13C-NMR分析得知,与未漂浆残余木素相比,ClO2漂白后木素结构中的对羟基苯基、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受到降解,部分β-O-4、β-1和β-5连接发生断裂。ClO2漂白浆残余木素羧基、芳环取代碳原子以及与氧连接的脂肪碳原子含量升高,而芳环甲氧基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三倍体毛白杨KP纸浆进行了OQP全无氯漂白,漂白后纸浆白度达到82%ISO。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KP纸浆、氧脱木素后KP纸浆和过氧化氢漂白后KP纸浆中分离纸浆残余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以上木素试样分别进行检测,得出各木素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总结了OQP漂白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分别得出木素谱图,对所有木素样品中各官能团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对比,分析了木素结构在KP纸浆TCF漂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龚关  丁文慧  杨莎 《国际造纸》2009,28(2):25-29
研究了回用黑液中可溶性木材组分对针叶木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黑液后,在大量脱木素阶段脱木素速率明显提高,残余木素脱除阶段脱木素速率降低。用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对针叶木制浆黑液进行分级,观察黑液中不同分子质量组分的木素如何影响脱木素速率。结果表明.脱木素速率主要取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而不是木素碎片的大小。但是,低分子质量木素组分比高分子质量的木素组分含有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结果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在针叶木硫酸盐法蒸煮的大量脱木素阶段加入工业黑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酸析-弱酸解两段法对麦草NaOH-AQ蒸煮中溶出木素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得出木素样品的平均分子质量及分布,分析了木素在溶出过程中分子质量的变化。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蒸煮各个阶段中溶出木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经过乙酰化后的木素试样,可以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羧基和总酚羟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功能基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得出了溶出木素在NaOH-AQ法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甲酸法蒸煮麦草,首先对蒸煮废液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分别对残余木素及溶出木素进行红外谱图分析,探讨木素在蒸煮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出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25℃下废液黏度1.25mPa·s,有机物含量19.30g·L~(-1),占总固形物的82.8%,无机物含量4.18g·L~(-1);蒸煮过程中由于α-醚键或β-醚键断裂产生了较多的共轭和非共轭C=O基团,溶出木素含有较多的伯醇-OH和仲醇-OH,有利于木素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溶出木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大于残余木素的平均分子质量,为甲酸法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未来麦草甲酸制浆法工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玉  詹怀宇  陈嘉川 《纸和造纸》2006,25(Z1):59-61
通过单段氧脱木素中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用碱量对三倍体毛白杨常规(KP)和改良硫酸盐浆(EMCC)的卡伯值、黏度和白度的影响,分析其氧脱木素的适应性,比较二者脱木素规律的异同,研究合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常规(KP)和改良硫酸盐浆(EMCC)单段氧脱木素效果明显,木素脱除率可达45%以上,在保持较小黏度降低的情况下,白度可以提高15%ISO,达到50%ISO以上.三倍体毛白杨改良硫酸盐浆(EMCC)比常规硫酸盐浆(KP)中的木素更容易脱除,同样条件下,纸浆黏度和白度较高.最佳的氧脱木素工艺条件为浆浓10%,用碱量3%,MgSO40.5%,氧压0.6MPa,温度95℃,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t organosolv pulping methods delignified raw materials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emainder)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cetone-acetic acid-water method (8/1/1, v/v/v), 1,4-butanediol-acetic acid-water method (8/1/1, v/v/v), ethanol-acetic acid-water method (8/1/1, v/v/v) and acetic acid-water method (4/1, v/v). Lignin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from different organosolv methods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gnin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1,4-butanediol-acetic acid-water method was the highest (39%) among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lignin from acetic acid-water method was the most effective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whos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IC50) was about 0.6587 mg/ml.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emainder (raw materials) and pulps were characteri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pulps strength properties. All lignin samples were analys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osolv pulping process had large influence on pulps morphology, pulps strength properties and ligni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刘玉  詹怀宇  陈嘉川 《中华纸业》2006,27(11):88-91
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从三倍体毛白杨原料木粉中分离出原料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对原料木素试样分别进行了分子量的检测,得出原料木素的分子量分布,计算出原料木素质均和数均分子量。经过衍生化后的原料木素,可以通过磷谱核磁共振(51P--NMR)技术得出原料木素结构谱图,对原料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和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功能基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对三倍体毛白杨原料木素结构有了更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3.
新疆杨AHP法与KP法制浆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沙生乔木新疆杨的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参数,以最高温度、用碱量、蒸煮时间及过氧化氢用量为蒸煮参数,在保持升温时间和液比不变的情况下进行L.(34)碱性过氧化氢法(AHP法)蒸煮正交试验,初步分析了新疆杨的制浆性能.结果表明新疆杨原料成浆性能良好,碱性过氧化氢法原浆白度较高.在相同的打浆度和定量下,AHP法浆的浆张裂断长、耐破度和撕裂度等与KP法浆相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APMP性能的影响.采取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APMP原浆和生物处理后的纸浆中分离木素.为了使木素在凝胶渗透色谱流动相四氢呋喃中能完全溶解,对所有试样进行了卞基化处理.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获得了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并计算出数均分子质量和质均分子质量,进而比较了漆酶和漆酶/介体体系处理的效果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针叶木深化脱木素连续蒸煮与无氯漂白的研究。深化脱木素连续蒸煮提高了蒸煮选择性,制得卡伯值较低、粘度较高的纸浆。使用氧、臭氧等无氯漂白剂,针叶木硫酸盐浆可以漂到90%ISO白度并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质,其关键是采用深化脱木素技术制备未漂浆。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种植的尾叶桉进行了深度脱森素煮的研究。发现延伸改良连续蒸煮比常规蒸煮 具有高的制浆选择性,可以在保持浆料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纸浆的卡伯值。  相似文献   

17.
用甲酚-浓硫酸法分离了蔗渣中性亚硫酸铵化机浆和碱性亚硫酸钠化机浆浆料、预处理废液以及蔗渣原料中的木素,与二氧六环分离木素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甲酚-浓硫酸法不但能有效地分离蔗渣原料及浆料中的木素,而且用于分离亚硫酸盐制浆废液中的木素也是同样可行的。研究结果说明,亚硫酸盐化学预处理后,浆料与废液中的木素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表现在木素提取率下降,分子量变化,红外光谱中的有关相对吸收强度改变。  相似文献   

18.
安国兴 《中国造纸》1993,12(5):47-54
研究表明:柳杉原料具有纤维短、细胞腔大壁薄、组织结构疏松、晚材率低、木素含量高等特点,用它煮得的浆容易用OC_DE_OD漂程漂至88%(ISO)以上的白度,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其纤维柔软,纸浆结合强度高,但撕裂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